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密:「一體雙核雙螺旋」

解密:「一體雙核雙螺旋」

——「文化場」視域下中國傳統文化內在結構新探

張雷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

摘要: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最為獨特的秘密,就是其「一體雙核雙螺旋」的深層結構。一體即從古至今的「多民族大一統」,56個民族及其前身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這一不可分割的主體。「雙核」即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他們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雙發動機」;「雙螺旋」即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它們在長期碰撞、融合的過程中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歷經危難生生不息,中國文化歷久彌新永葆活力,「天機」正在於此。

關鍵詞:文化場中國歷史多民族大一統雙核雙螺旋

中圖分類號:G2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588(2017)04-0054-05

首發期刊《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12月第33卷第4期

(一)文化以「場」的形式發生、發展和演化

「文化」的定義是學術界的難題之一。東西方的辭書或百科中較為通用的解釋和理解是:「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這句話中揭示了文化的基本屬性:屬人性、主體性、社會性、歷史性、創造性、整體性、多元性。人是社會性動物,而人的活動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生產、生活、交往。在社會性的生產、生活和交往中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既是人類的本質,也是文化的本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也可以理解為一定範圍內人的生產、生活和交往的內容與形式的總和。

人的活動,總要在一定的維度中進行。這些維度,包括但不限於時間、空間、人物、對象、事件、關係等。這些基本維度的組合與演化,就是一個多維的「演化場」。「場」,原本是一個物理學上的概念。文化以「場」的形式發生、發展和演化。文化場,就是在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人的生產、生活和交往活動的多維複合,即「時、空、人、事、物」的立體演化。「文化場」,這是一個「文理學科交叉」產生的新範疇,它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於人類歷史和文化演變的模型。

文化場的演化也遵循著「熵」的規律。「熵」,原本也是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統中,體系與環境沒有能量交換,體系總是自發地向混亂度增大的方向變化,總使整個系統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理論上來說,孤立系統總是趨向於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但是,對開放系統而言,由於它可以將內部能量交換產生的熵增通過向外部環境釋放的方式轉移,所以在開放系統中是有可能趨向熵減而達到有序狀態。

「熵」的規律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人類社會文化封閉和文化開放的道理相通。一個孤立的文化場,一個封閉的人群,如果不與周圍世界發生關係,不吸收外界的先進事物和優秀文化,也會導致封閉文化場的「熵增」,走向沒落和衰亡。文化場的活力,來自開放和學習,異質文化之間的開放、學習和交流,會帶來文化場的「熵減」,激發創新發展活力。所以,任何一個組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遵循著同樣的規律:開放創新則強,封閉保守則衰。

場與場之間一旦發生關係,就會引發「場變」。不同的「文化場」之間,也會因為相互作用而發生「文化場變」。異質文化的相遇、交流與融合,不同生產、生活和交往方式的相互借鑒吸收,都會給原來的文化場帶來「場變」,產生新的文化,激發新的活力。所以,文化的多樣性、互動性是文化充滿活力的源泉;擁有相對穩定的交互平台,使異質文化得以不斷發生交互融合,這是一個文化場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動力機制。

人類自誕生以來,大體經歷了原始採集漁獵、農業、游牧、商業、工業、信息六種生產生活和交往方式,即六種文化。人的世界由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構成,人類文化也同樣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層面構成,六種文化各有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

六種文化和兩大層面,在實際運行中又形成了一個排列組合的「矩陣」,它們既有歷時性的演化,又有共時性的共存與交融,從而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錯綜複雜的關係。比如商業文化貫穿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始終,但不同時代又有不同的商業精神;今天先進的農業生產,正在與信息社會商業精神相結合,從而創造出「互聯網+農業」的模式。

原始社會的文化,是以採集漁獵為主體的文化,尚沒有文字書寫的歷史。全球古代社會的文化,主要是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文化,只是各地文化融合的程度和不同。在全球範圍內,隨著游牧民族的遷移,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從未停下腳步。整個古代社會的歷史,就是農牧兩大民族、兩種文化互動融合的歷史。在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的互動與交融中,「農牧文化場」出現了諸如古希臘、古羅馬、春秋戰國、大唐盛世這樣的文化波峰,書寫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歷史。

在工業革命和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的過程中,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走向衰落,包括中國在內,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工業社會大生產的一部分,農民和牧民逐漸被工業生產所吸收,農村和草原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被逐步吞食。但是,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並沒有消失,而是內化在人的文化基因之中,作為傳統影響著生產生活和交往的各個方面。

隨著後工業化時代和信息社會到來,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逐步讓位於知識經濟、信息產業,信息文化主導了世界,互聯網一次次改變了世界。工業、農業、牧業、商業,紛紛成為互聯網世界裡的組分,按照新的規則和模式,建構起以「互聯網+」為特徵的信息文化場。

信息文化場是人類六種文化共時性交融的場域。只不過,原始採集漁獵、傳統農業,今天正在成為一種懷舊體驗和娛樂休閑。生活在信息時代的白領,他們本身屬於商業文化和信息文化,但是就具體的每一個人來說,有的喜歡釣魚打獵,有的喜歡養花種菜,還有的喜歡探險旅遊,實際上就是信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融合」。

(二)中國傳統文化是農牧融合的文化

中國文化,就是自古以來中國各族人民生產、生活和交往的內容與形式的總和。中國地大物博,地理空間複雜,氣候差異較大,生活環境多樣,孕育了多種多樣的文化。中國文化場,就是自古以來各族人民生產、生活和交往的多維複合、立體演化所形成的多元一體「融合文化場」。 中華文化場在地理上不限於中國國土,它還包括中國文化所影響和傳播到的地方。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都有「華人街」,有中國人聚居的地方;世界各地都有中國人的身影,他們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四方。

中國文化同樣經歷了原始採集漁獵、農業、游牧、商業、工業、信息六種文化。這六種文化既有歷時性的演化,又有共時性的共存與交融。在沿海發達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基本實現的今天,這種歷時性文化的共時性交融突出體現在新疆。在那裡,原始採集漁獵、農耕、游牧,這些傳統的生產、生活和交往方式,還在活生生地進行著,與現代化的工業、商業、信息業彼此共存,相映成趣,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種「古今大穿越」、「文化大融合」的絢麗景觀。

中國文化是農牧兩大文化的「合體」,一動一靜,一陰一陽,一文一武;動中有靜,陰陽調和,文治武功,這才是完整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中有一個代表性的圖形,即「太極圖」,最能夠體現出這種「陰陽交融」的特點。

有人說,中原王朝好文不好武,儒家文化崇尚「文縐縐」,其實都是誤解。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斌」的意思是「美好的樣子」,這是一種對「文治武功」「文武雙全」的崇拜和嚮往,還有「儒將」這個詞,其實就是「滿腹詩書,一身鐵血」的化身。不論是中原漢人當政,還是草原民族掌權,「農牧文化」都已經深入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之中。

很多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往往忽略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地位和作用,只看到農耕民族和中原王朝這「半個中國」的歷史,做出了一些諸如「中國古代歷史是封建王朝的更替史」、「中華民族是農業民族」、「中國傳統文化是封閉保守的農耕文化、黃土文化」、「中國古代是典型的小農經濟」等等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論斷。許多專家基於「半個中國」的歷史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種種批判,其實也只是對「一半中國文化」的批判。

正如高洪雷在《另一半中國史》中所指出的:迄今被我們稱作「中國史」的只能算半個中國的歷史,歷史學家們所記錄的大多是中原王朝的興衰榮辱,各少數民族即便偶然被提起,也不過是因為與中原王朝的瓜葛而被匆匆地一筆帶過。

事實上,所謂的「二十四史」,僅僅是中國歷史的「一半」,而「另一半」不僅包括現存的55個少數民族,也包括那些曾經歷史上曾經以民族或族群形式存在、已經整體融入各個民族之中的人群。中國古代歷史,是農耕、游牧兩大文化場長期互動、交融的產物。中國傳統文化,不是農耕文化,不是黃土文化,而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融合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混合文化,中國古代史是兩大文化不斷互動、混血、交融的歷史。

孟馳北《佔有論——歷史新視角》一書前言中指出:縱觀中國文化,是不斷地發生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混血的文化,是兩種文化融合的結果。

美國學者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一書中也有相似觀點:在公元220年的時候,中國及其長城邊疆歷史的特徵已經形成了一種相互影響的確定模式,其後這個模式的發展逐漸豐富並典型化。

費孝通先生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書中也有一個重要的論述:「中原和北方兩大區域的並峙,實際上並非對立,儘管歷史裡記載著連續不斷的所謂劫掠和戰爭。這些固然是事實,但不見於記載的經常性相互依存的交流和交易卻是更重要的一面。」

另一位美國學者巴菲爾德則提出「游牧帝國中心論」,認為中原王朝與游牧帝國存在相互依從的「兩極模式」結構。游牧帝國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實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農耕和游牧這兩大異質文化的混血交融,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個文化高峰出現的動力機制。文化的異質性越強,發生文化融合的強度和範圍越大,所產生的文化場「場變」就越劇烈,文化的「波峰」就越高。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是「一體雙核雙螺旋」

中國文化最為獨特的秘密,就是「太極圖」所揭示的特殊的深層結構:「一體雙核雙螺旋。」一體,即「多民族大一統」: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960萬平方公里國土、13億人口的文化場,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華民族是各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中國文化,是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中國歷史,是各個民族共同書寫的。

以往的史學界和文化界,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把中原王朝的歷史和農耕民族的文化當成了「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了草原民族和游牧文化的存在。就連巴菲爾德在《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一書中也這樣認為:「內陸亞洲是一塊有著強烈彼我觀念的兩個相互對抗的文化之間長期互動的區域。兩千多年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直面對著世界上最大的農耕國家而免於其政治上的吞併或文化同化。……在整個東亞,中國最大的對手位於北方的草原地帶。」這實際上是把游牧民族和農耕的「中國」分割了開來。

事實上,秦漢與匈奴,三國兩晉南北朝與「五胡十六國」,隋唐與突厥吐蕃回紇,兩宋與遼夏金元,明清與瓦剌韃靼回部,這些都是「中國」,草原民族與農耕民族在各種各樣形式的互動與交融中,凝為一體,聚成了一個「中華民族」。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的祖先,共同開拓和書寫了中華民族的壯美史詩。他們是彼此互動、不斷交融的一體,他們之間的「多民族大一統」才是真正的「大一統」,並構成了中華民族不斷強大的有機體。「多民族大一統」並不是形式上的「合體」,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互相學習,不知不覺中融為一體。

也就是說,最晚到秦漢時期,中國大地上的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就已經在長期的交往互動中成為彼此依存的一體,奠定了多民族大一統格局,形成了「一體雙核雙螺旋」的內在結構: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是中華民族的「雙核」,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雙發動機」;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雙螺旋」,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影響至今。中華民族歷經危難生生不息,中國文化歷史悠久歷久彌新,其根本的秘密正在於此。

農牧文化的大融合,造就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波峰」迭起:夏商周是一次大融合,把中原農牧混合社會改造成了一個大系統;春秋戰國是一次大融合,造就了中華文化的「百家爭鳴」青春期;秦漢重整天下秩序,農耕區走向大一統,與統一起來的匈奴游牧民族雙核互動;三國兩晉南北朝又是一次大融合,農耕游牧之間的界限被再次打破;隋唐重建農牧文化雙核結構;五代十國再次大融合,到兩宋再次形成雙核結構;蒙元時期一度打破農牧雙核結構,引發了全世界農牧社會的文化場變;到明代農牧文化雙核結構再次出現;清代徹底打破農牧社會的分野,中國古代農牧文化大融合的進度基本完成……此時,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興起,農牧文化與工業文化的「雙核結構」成為新的世界秩序。

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草原民族的歷史和農耕民族的歷史,共同構成了中國的歷史。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不管哪個宗教,都是中華文化場吸納外來文化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經過適應性改造和完善融入中國文化的機體,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新疆和其他區域一樣,都是這個文化場中有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洪雷在《另一半中國史》中曾經發出這樣的感慨:「不知道為什麼,公元前6世紀在人類歷史上會如此特別?這個時期不僅有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開始探求自然的本質,又有賽亞在巴比倫的猶太人中傳頌上帝的旨意,而且還有孔子和老子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家在中國講學,有釋加牟尼在印度佈道。從雅典到太平洋,整個人類的思想都被攪動起來。我想這裡面肯定包含了某種天機,只是我們的智力尚不能將它破譯。……在經歷了兩萬多年的童年時期之後,人類社會彷彿進入了青春期。」

高洪雷所說的「某種天機」,也許就在這七個字里:一體雙核雙螺旋。

(四)近現代以來「一體雙核雙螺旋」結構的演化及其現實意義

近代以來,中國傳統農牧業社會在全球工業化的進程中艱難轉型,中國走上了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道路,原來的農牧文化「雙核合體」,同時隨著新興的工業文化崛起,形成了傳統的「農牧文化」與新興「工業文化」的「新雙核結構」,工人和農牧民成為社會的兩大主體力量,工農形成「新雙核結構」。在這種「新雙核結構」的作用之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的是一條「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革命」的道路;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走的則是一條農業哺育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道路,整體社會呈現出工農、城鄉之間既相互分隔又相互依存的「二元結構」。

到了20世紀90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席捲全球,信息產業和信息文化的崛起,再次改變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社會結構。農業、工業變成了「傳統經濟」,農業文化、工業文化變成了傳統文化,工、農文化「合體」與新興的信息文化再次形成「雙核結構」,走上了以「互聯網+」為標誌的融合發展新道路。

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發展加速,中國在經歷了從農牧社會向工業社會的大轉型之後,緊接著就開始了從工農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大轉型。百年巨變,日新月異,中國社會在連續性的轉型中,走過了西方社會幾百年走過的歷程,十三億多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大踏步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行。

與傳統的農牧社會相比,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是「換了人間」。但是,傳統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雙螺旋」依然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染色體,中華民族「多民族大一統」的內在動力機制依然在起著主導作用,為民族大團結、文化大融合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在中華民族這個多民族團結、相親相愛的大家庭里,56個民族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因為自己作為一名中華兒女而自豪,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把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化作自覺行動。「一體雙核雙螺旋」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這一切必將爆發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創造出中華民族、中國文化新的輝煌,書寫中國歷史的嶄新篇章。

參考文獻

王威孚、朱磊《關於文化定義的綜述》,《江淮論壇》[J].2006年第2期。

高洪雷.另一半中國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引子。

孟馳北.佔有論——歷史新視角[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頁。

[美]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M].唐曉峰.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第15頁。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1頁。

[美]巴菲爾德. 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M].袁劍.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4頁。

[美]巴菲爾德. 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M]國.袁劍.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2頁。

高洪雷.另一半中國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第65、66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手雲 的精彩文章:

TAG:飛手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