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爽無能?劉禪昏庸?這才是史書沒告訴的晉朝一統三國的真正原因

曹爽無能?劉禪昏庸?這才是史書沒告訴的晉朝一統三國的真正原因

原標題:曹爽無能?劉禪昏庸?這才是史書沒告訴的晉朝一統三國的真正原因


司馬懿自建安十三年(208年),以曹操丞相文學掾的身份出仕後,在曹魏政權中歷任三超、兩受顧命。與親貴的密切交往、公事及婚姻關係,使得司馬懿的權勢網路深深根植於曹魏政權內部。


出將入相的崇高地位,使得司馬懿通過辟舉、保薦、拔擢等手段,將自己的故友親朋及其子弟安插在朝廷各處,廣納賢才,收攏人心,建立了以自己為核心的權力網。正始十年(249年)的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誅殺曹爽,獨攬朝政,為魏晉易代奠定了基礎。


有人說司馬家能夠最終建立晉朝是因為司馬懿活得夠久,而曹氏家族從曹操之後都是短命鬼,宗族中又人才凋零,最終大權旁落,導致三分歸晉。這種說法雖然有些道理,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其實司馬懿最終能奪得天下的原因還得從曹操說起,董卓入京、天下大亂的時候,各大諸侯每天喝酒開會吹牛,只有曹操務實不務虛,不斷招兵買馬,又實行屯田制,讓流離失所的百姓有衣穿有飯吃,從而逐漸壯大自己的實力。


曹操在自己的領地內任人唯賢,唯才是舉,不注重出身門第,這樣一來就觸及了士族門閥的利益。因為在當時,士族壟斷了做官的渠道。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夠讀書識字的人就已經算作社會精英。

漢代以來一直人才的選拔制度是察舉制,簡單說,就是推薦一些道德、才學都很高的人做官,這使得官員擁有了推薦權。做官的人自然會培養、推薦自己的後代做官,由此滾雪球般成為地方豪強。一些人為了做官就開始作秀,做出諸如「孔融讓梨」的事,否則很難理解為什麼孔融讓個梨會鬧得天下盡人皆知。


士族享受到做官的甜頭,自然會用一切合法甚至不合法的手段保護住自己的利益,哪怕後代是豬要要做官。由於士族力量太強大,曹操只能既利用又打壓,常常兩者並用,這也造成了他晚年疑神疑鬼,殺人無數。崔琰、荀彧、楊修、孔融等人是魏國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然而出乎曹操意料的是,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接受了陳群的建議,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



曹丕的初衷原本是把選人、用人的權力完全收歸中央,取消地方的推薦權,然後留一些名額給寒門子弟。不料,曹芳即位後,司馬懿建立了「州中正」,簡單說來,就是又把推薦權放回地方,更方便地方豪門壟斷做官,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加上司馬懿本身就是士族的代表,一直代表著士族的利益,在士族中深得人心。


所以在鄧艾兵臨成都城下,被稱為扶不起的劉禪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想投靠實行「九品中正制」的魏國。因為諸葛亮治蜀,用的是法家的那一套,蜀國士族過得很慘。諸葛亮為了打壓士族,只能不斷北伐,轉移國內矛盾,增加凝聚力。所以,當非蜀國士族出身的馬謖犯錯後只能殺掉,不能給士族留下把柄。


正因為如此,劉禪心裡清楚,他若不投降,說不定明天就有人打開城門,把他的人頭獻了。這也是司馬懿之所以看起來在政治鬥爭中那麼順利的原因,並不是曹爽真那麼無能,是士族清楚,司馬懿掌權,他們會過得更好。因為士族掌握了政權,他們的後代肯定做官,不管多麼無能。

這種選官制度導致大量昏官、庸官的出現,昏官、庸官又治理不好國家,必然引發戰亂,這也是後來導致魏晉南北朝近400年大亂的根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走!挖紅薯去,探究摸金校尉的前世今生
新《三國》的司馬懿不但造型被吐槽 而且動作和台詞也有爭議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