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之「主食」
民以食為天之「主食」(A)
進入冬季後,兩次因腸梗阻,禁水禁食多天,突然感到能夠喝水也是一種幸福;至於正常地用餐,蔬菜、米飯,更吸引人。由此想到很多吃的問題,特別是我們這些經歷過困難年的人,更想探究一下長期困擾我國的糧食問題。
據歷史記載:秦朝末年,有個書生叫酈食其,很有學問。他曾獻計幫助劉邦智取陳留,被封為廣野君。
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爭霸。劉邦聯合各地反項羽力量,據守滎陽、成皋。滎陽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時建立的,因為城內有許多專門儲存糧食的倉庫,所以成為敖倉,它是當時關東最大的一個糧倉。
在項羽猛烈的攻擊下,劉邦計劃後撤,把成皋以東讓給項羽。劉邦想聽聽酈食其的想法。酈食其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楚軍不知道守護粟倉而東去,這是上天幫助漢朝成功的好機會啊!如果我們放棄成皋,退守鞏、洛,把這樣重要的糧倉拱手讓給敵人,這對當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組織兵力,固守敖倉,一定會改變目前不利的局勢。」劉邦依計而行,終於取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翻開了「民以食為天」這個成語的第一頁。歷史上懂得解決民眾糧食問題的統治者,才能夠維持政權,延續王朝。
在生產力不高的時期,人類維持生存的首要條件當然是「主食」。主食是指組成人們主要能量來源的食物,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即是穀類作物。因此古時候就有「五穀」之稱。
「五穀」,古代最主要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其實「麻」不是糧食作物,我認為應是第一種說法。也就是「稻米、小米、高粱、麥子、豆子」。(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也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
至於現代種植面積僅次於稻麥的玉米,原產拉丁美洲。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把玉米帶到西班牙,以後又由西班牙傳遍全世界。玉米傳入中國大約在16世紀中葉前,是新一代外來食物。
其他如甘薯是在16世紀末葉從美洲經南洋引入中國福建、廣東,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及台灣省等地傳播。馬鈴薯也是從南美洲傳入歐洲,17世紀時,作為歐洲重要糧食作物傳播到中國,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
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據歷史記載,中國糧食作物的產量從春秋戰國開始,是在如下一個水平線上緩慢增長:
春秋末期,1市畝產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當時畝產粟205.8市斤;戰國後期畝產約247斤(均摺合今制,後同);兩漢時期畝產粟281市斤(特殊高產的水稻畝產937斤,已經接近畝產1000斤了);唐代的畝產比漢代增長了四分之一多;宋代南北方糧食平均畝產3.3石,合今市制畝產309斤,比唐代略有降低;元代畝產摺合今市製為畝產2.5石或338斤;明代北方畝產300斤,南方畝產稻穀4石,摺合今市制畝產577斤(全國平均畝產346斤);清代後期由於推廣雙季稻以及玉米、甘薯等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平均畝產比明代共增加21斤,為367斤。
糧食單產2000年只增長了50%多一點,維持人口增長的根本在擴大耕地面積。
看一看中國人口變化情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時,秦朝的人口估計有3000萬或更多;但到西漢初大約只剩下1500萬至1800萬,至西漢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萬。王莽時到東漢初,總人口又下降到3500萬。到東漢後期的永壽三年(157年)稍後,才重新突破6000萬。
從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到220年三國鼎立形成這個期間,人口損失估計達60%,僅存約2300萬。四世紀初的西晉約有3500萬。此後南北分裂,北方進入十六國時代,人口多次出現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統一後的大業五年(609年),才恢復到6000萬左右。
隋末的戰亂,造成人口降幅超過50%,到唐初僅有2500萬。至安史之亂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約9000萬,達到新高峰。
唐後期和五代的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到960年宋朝初建時只有4000萬,其境內(不含燕雲十六州)僅3000萬左右。
北宋時期人口持續增長,大觀四年(1100年)境內人口超過1億,遼(金)、西夏、大理等政權的人口合計也在1000萬以上。兩宋之際的戰亂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後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長,至13世紀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合計已超過1.2億。
蒙古滅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損失高達80%,僅剩1000餘萬。元統一時實際人口約7000萬。到14世紀中期增加到8500萬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萬。但到17世紀初,全國人口已突破2億。明末的天災人禍和清初的殘酷戰爭,又使人口降幅達40%,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估計已降至1.2億。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復至1.5億,以後很快破2億大關,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國人口創造了4.3億的新紀錄。太平天國起義和清朝的鎮壓,導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區的巨大損失,人口下降超過1億(最保守估計也有五六千萬),以至到1912年(民國初年)尚未恢復到1850年的水平。
中國的人口數量在世界人口總數中一直佔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東漢末年處於人口低谷、所佔比例可能略低於10%以外,其餘歷史階段佔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而中國古代人均佔有糧食量是:晚清800斤左右,乾嘉時期1000斤左右,康乾盛世時期1700斤,晚明近1800斤,宋代1300斤,盛唐1000斤,漢代500斤。
越是人口多的時期,人均佔有糧食越多!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的災難主要來自人禍,最突出的是戰爭對人口的直接殺傷,造成人員的死亡或殘疾。士兵的主要來源是農民,青壯年從軍,農業生產必定受到影響。士兵從糧食的生產者變為消耗者,使本來就有限的商品糧更加緊張。軍人和運糧民工大多是青壯年男子,他們長期離家必然會使配偶減少生育機會,同時使他們的老人、兒童家屬因缺少贍養、撫養而縮短壽命,甚至死亡。
今天,我們從歷史的記載中只看到數字的變化,而腦海里可以顯現的是血和淚匯成的長河。
※一別音容兩渺茫(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結局之四)
※蘇州石湖蠡島及其他
TAG:卧龍一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