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秦—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秦王掃六合

唐·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葯,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錢穆有言:「中國文化是一種向後看的文化,中國人很少向未來的熱戀,卻多對過去之深情」。明史,既要明天人之際,也要知古今之變。有了這樣一種研究歷史的精神,才會真正關注國家、民族、個人的當下處境,才會在記錄歷史的公正中貫注一種歷史精神!

大秦帝國正如學者孫皓暉所說,是中國文明的正源。然不幸的是,其短暫的存在和後來儒家觀念為核心的意識形態刻意貶損,使秦帝國在「暴虐苛政」的惡名下幾乎湮沒在歷史長河中。這是歷史的悲劇,中華民族——一個富有正義感和歷史感的民族,竟將奠定自己文明的偉大帝國化為異類生生鞭撻。

秦為何物?能將秦帝國來龍去脈說得清楚的當屬鳳毛麟角。我們似乎沒有忘記她,確實又淡忘了那個時代所帶給我們的勇氣和創造力!為什麼被塵封后的歷史還能有如此強大的推動力量?現當代社會面對西方文明的輝煌而對自我略顯底氣不足時,是否忘記了秦帝國所帶給我們那種原生文明尋求「鳳凰涅槃」的再生動力?大秦所帶給我們的是奮爭精神和生命張力!

一、我們真的了解秦朝嗎?

我們所熟知的秦朝,有一個奇妙的現象:為什麼秦帝國能與大漢王朝並稱?究其原因,簡而言之無非是漢帝國大體承襲秦帝國的制度方面的建設成果(劉邦進入咸陽後令蕭何接管了秦朝的法律令文書檔案,在秦律的基礎上加上三律,共稱《九章律》)。雖漢帝國在些許方面有所變動,但其基本上沒有真正突破秦帝國的框架,因而有「漢承秦制」之說。

我們從上面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秦帝國在制度建設上確有其先進性和可持續性。

秦自孝公以來,奮六世餘烈,以法家為靈魂建立秦制,到始皇順利結束「萬戶蕭疏鬼歌唱」的戰國時代。前221年,在討論國體時嬴政提出:天下共苦鬥不休,以有王侯。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根據歷史經驗,拒絕王綰提出的分封制建議,毅然採納了廷尉李斯的意見建立郡縣制。然,儘管秦帝國最後覆滅的原因也歸結於此(劉邦分封的一個原因在於秦無分封拱衛王室,在此不表)。基於如此,秦始皇以他改革家的銳力、以他政治家的魄力和以他學問家的毅力,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政治上,以戰國後期的郡縣製取代分封制;

經濟上,以私有製取代井田制;

社會上,以制度取代禮樂制。

如此措施為何在經歷短短十五年後灰飛煙滅?假以時日正如漢帝國那樣風光無限地享國兩百餘年,這是大秦留給我們最需要思考的地方。

不可否認的是,秦帝國一直都在防止六國復辟。如修馳道、遷富豪、收天下之兵築金人。秦始皇本人自統一後至去世前的十多年時間裡,先後五次出巡還特別針對燕、齊、楚的故地作為巡視重點。回首歷史,表明,他的這些努力並未實際奏效,至多是一廂情願。六國舊勛帶著滿腔仇恨,不僅沒有完全臣服反而紮根民間,不斷成為秦帝國根基的炸藥,如張良、項羽之輩。

鄙以為使帝國迅速敗亡的原因之二便是其錯誤的文化政策,焚書坑儒和企圖以強硬手段消滅諸子學說使原本還處於中立或觀望的讀書人迅速走向帝國的對立面。

秦始皇最為災難性的失誤便是繼承人的選擇上,給了趙高只手乾坤的可能。一陣火光中天之後,大秦只剩下悲涼的嘆息。

二、被誤解的秦朝

(一) 「暴君」仁義

何為「獨步天下」?那就是,世界上絕不會再有第二個能與之抗衡的帝國,那便是大秦存在的意義。在公元前221年,大秦終於一統天下。遙想孝公當年求賢令: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狄),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孝公明白秦國不強,怪不得別人。在商鞅的鼎力支持下建立一套完整的社會制度、官僚機構和國家運行規範。這就解釋了,秦能在140多年間一如既往地維持著。由此實現統一也不覺奇怪。

再說回秦始皇。我們的認知里,能夠光耀千秋名留青史的人,一定是有著極強的個性,而他正是如此。前225年滅魏後大度對待安陵君、奉寡婦清為座上客、母子仇恨後和好、善用六國人才。秦始皇是一個有天下遠見的人,善於傾聽不同意見發現事情真相,也勇於糾正自身錯誤,這歷來是每個成功者的黃金法則。我們應該這樣認為:秦始皇是一個思維敏捷、意志堅定、行事果敢、手段強硬的人,只不過強硬得近乎殘酷。歷史告訴我們,每一個改革者都必須經歷制度更迭所帶來的種種後果。回看六國歷史,君王改革家們也並非個個蠢蛋,他們也能夠預見舊制度的弊端但終究只有秦始皇能夠從一而終地堅持努力。在未來漫長的兩千多年裡,中國歷代王朝雖有內部不同程度的裝修,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基本框架依然是秦始皇及其屬僚的遺產。歷來沒有一個人敢冒著大廈傾覆之危去觸動國家政治根本。基於此,我們應該重新去體會秦始皇的偉大心靈,而不是因為那些強勢人物不可避免地都會犯的錯誤而無休止地對秦始皇進行轟炸。

因為這樣做,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歷史的態度。你要知道,獅子,從來不會尾隨人後。

(二)「嚴刑峻法」

石頭無非是一個物體,而雕塑卻是鮮活的,賦予這個石頭生命力的就是這個雕塑家。秦帝國這個國家存在的理念,就是法律下的各項制度。「以刑繩下」準確的表達應該是依法治國,但是我們豐富的想像力總會想到炮烙、五馬分屍、凌遲等。故而在後人眼裡,秦始皇總是一個無惡不作、罪大惡極、不顧死活的混蛋。荀子在《強國》中講述到其所認為的治之至也:民俗樸素,百吏嚴謹,大官奉法,朝廷清明,政事高效。

這樣差別的存在,鄙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歷史的作用:明古知今。從前361算起至前221,法家制度在秦也有140年的存在,說明有其合理性。西方有哲學家認為存在即合理。那麼這裡的合理性就該是:歷史在過去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激情、意志和情感,也都不可避免地死亡。在那裡,黑暗也會存在光明,人當然也會有好壞之分。

故而,所謂嚴刑峻法,具體說就是司法運作靠審判實現,而審判制度又是國家權力運作的集中體現。秦的連坐歷來被人稱為嚴刑峻法表現,但是秦這樣做的目的又何嘗不是嚴禁平民輕易犯禁呢?也就是說,不犯法和舉報犯法應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所謂「秦為亂政虐刑,殘滅天下(《史記·張耳列傳》)」「法令煩慘,刑法暴酷(《漢書·晁錯傳》)」應是漢代人明古知今的需要,並非全部理智的分析。

「千年往事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來!」我可以認為,秦始皇不僅是一個意志堅強、手段強硬的政治家,也是一個目光遠大、智略不群的思想家,堅持儒法並用、以法為主。我們應該記住:再好的規章制度也是靠人來執行,不能將所有錯誤交由秦始皇來背。

(三)馳道巡遊

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在如今的內、外蒙古和甘肅、寧夏北部修築長城,這一地區使我們常說的塞北。這一地區活躍著一隻強悍的少數民族--匈奴。熟悉中國歷史的都知道,正是這個匈奴曾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每到秋高氣爽,草原牧草開始枯竭而又恰是膘肥馬壯之時。作為帝國的守護神,秦始皇就像是一頭雄獅,巡視並確保領地安全是他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馳道巡遊必定是他內心的一個計劃,這不僅僅是萬里長城,還包括那四通八達的帝國交通網。

在阿房一炬後我們很難發現秦始皇當時在想什麼,但他作為一個統治者,一定是要他的車隊風馳電掣、一馬平川。

公元前220年,秦帝國開始動工修建交通網--馳道,一橫三縱(一橫:以咸陽為中心東出函谷,經洛陽,循濟水東行到臨淄;三縱:一條自洛陽至涿、薊,一條自陳留至長江,一條自定陶抵長江)。馳道的修建必然要相關制度作保障,食宿傳舍、郵人它們不僅僅是馳道上傳輸的輔助設施,實際上它們也是郡縣的耳目確保能夠知民情達民意。

我們意識里秦始皇修馳道就是為了享受和傳播皇威,把他當成是惡人一個。人世莫大的悲哀就是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都是矛盾的集合體。應該說,秦始皇是一個善惡莫辯的人,他固然霸道,那他有必要將他的霸道用在馳道巡遊上嗎?如果是這樣我們做個反向推測,類如「書同文」他直接將其霸道用在文化上讓天下人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就他一個人知書達理豈不美哉?我們應該承認,秦始皇並不是一個利令智昏的人,他是一個懂得適度調用他的權威並非後世所說的如此專橫暴虐。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到東郡(齊國故地)巡遊,根據相關記載,此次出巡基本上是把中央的中樞機構都搬了過去,例如王離、王賁、趙亥、王綰等政府高官。值得一提的是,巡遊途中秦始皇到了鄒嶧山(也叫嶧山,山東鄒城)後刻碑勒石來宣傳偉大功業,為什麼?在此筆者要插播一個故事。鄒城以前叫做鄒縣,古地名鄒國在此,一提到鄒國大家就明白了--亞聖孟子。應該承認,不論是戰國時期還是現如今,齊魯文化都是齊地的榮光。行文自此我們就能夠明白秦始皇的用意了,他希望通過尊重齊魯文化來獲得當地人的支持,換句話說他在籠絡人心。嶧山過後到達泰山,孔子曾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君權神授的君王必須要到泰山封禪表示受命於天。在封禪泰山時,秦始皇帶著七十多儒生討論如何封禪,但因想法不一被秦始皇拒絕,又因在半路遇到大風雨被儒生嘲笑說秦始皇觸犯了天條。由此看來,秦始皇臭名遠揚,儒生「功不可沒」。

偉大的人物總會有些共性,比如高瞻遠矚。秦始皇按照他的既定方針來苦心經營他的帝國是真是可感的。筆者從未到過嶧山泰山,但從其拓片中得出,他們就如同文章兩部分,前者是敘述一統天下的偉大意義,後者是當年百廢待興的艱苦歷程。它向人們展示,自春秋戰國以來,一批又一批胸懷大志卻又出身草根的仁人志士,為扭轉秩序崩潰之頹局,重建有序之新世界,汲汲於尋找新的出路。法家的國策理想,就是國泰民安。我們不由得想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徵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這樣的人間悲劇,秦始皇感言:「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秦帝國一百多年來的願望變成了現實:「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為了維護這一統治,秦始皇夙興夜寐。鄙以為,秦始皇是過度操勞而死。

後世有人問過朱熹:自始皇變法之後,後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故?

朱熹答曰:秦之法,儘是尊卑君臣之法。

但這也足以說明,除了政治新秩序,始皇還做了一項影響千百年的大事--貴賤分明、男女禮順。

(四)「暴政」不絕

帝國看似平靜之下,必有暗流涌動。仇恨的情緒在秦國蔓延,王綰的預見沒有錯。在此必須要說一個人,那就是張良,韓國人,祖父及父親皆為韓相有千金之產,但他卻做個刺客--刺秦為韓報仇。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張良雖不是舊貴族之後但我們可以認定他是舊勢力之後。對於這樣的「富幾代」秦統一後他們還這麼有錢,難道秦始皇沒有什麼措施來制止他們嗎?我們由此牽出一個問題:秦國到底是如何對待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21年,帝國出台過一個政策:徙天下豪富於咸陽。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翻閱歷史不難發現,那些曾經顯赫的六國貴族之後除極個別之外大都泯然眾人了,如若不是被群起的豪傑們所利用他們只會一直默默無聞下去。

換角度而言,秦始皇考慮的經濟層面要比政治層面要多一些。事實上,秦始皇對六國之後的態度算是比較仁慈的,因為他沒有趕盡殺絕才給了他們三次刺殺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史記》中記載張良的那次刺殺簡單說成是「為盜所驚」。在秦律中,「盜」有兩種意思:一是被稱為盜的違法行為;二是對此種行為所處罰的依據。前者又分為兩種:一是普通偷盜行為,稱為凡盜;二是強盜,有五人以上和五人以下的刑罰。因此,司馬遷所說「為盜所驚」一語雙關,既指出行為性質又說明行為結果。對於張良的這起刺殺事件,政府只是把它適用於「盜律」並非把它看作是反叛行為。

這幾次的刺殺事件使秦始皇不得不承認,反秦勢力已經無孔不入。故而,他做了一個激烈的回應:那就是肅清反對者。史書表述是:關中大索二十日。秦始皇也終於認識到,該拿出務實的態度來進一步收買人心讓黔首享受更大的利益以加強統治根基。

平抑糧價,為的就是能夠反擊大地主大商人。「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

上訴我們可以見識到,秦始皇無時不刻都是作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存在,所做一切都是從大局出發。反問一句:他的這些理念是否也在澤被後世呢?

(五)「坑儒」始皇

秦始皇真的認為咸陽的儒生是妖言惑眾嗎?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突發奇想,想把天上景象搬到人間故而修建阿房宮。但因為對天上星宿不知,故而在當時星宿學家最為吃香,方士之一的盧生就準備跳出來,將他的愚蠢在精明的秦始皇面前擺弄。

因為之前尋找仙藥方士們已經真金實銀揣在懷裡,還想故技重施上演一次騙人的把戲。秦始皇也明白,修建天上宮殿就是要將行宮用高架橋、雙層道連接起來。李斯因為收買宦官將秦始皇蹤跡了解透徹,他那些本該爛在肚子里的話竟被人泄露出去,這些人都被送去了鬼門關。這正好又被兩位方士目睹,一個是侯生一個是盧生。他們這類人,為了一己私利(前面講到騙錢財找仙藥)什麼好使什麼。一聲不吭也就罷了,還一通宏論。

不論是尋仙還是求葯,一無所獲的方士總能找到借口證明並非是自己無能。這一次他們將責任推給秦始皇,譏諷秦始皇想成仙。有如下批評:

秦始皇人品上:剛愎自用、隨心所欲。

秦始皇行事風格上:專用獄吏、木無他子。

政府作風上:上以刑殺為威,不聞過而日驕。

這幾乎是全盤否定了整個帝國,秦始皇還算精明地親自出面解釋。面對妖言惑眾,秦始皇下令徹查。在這件事情上,他的處理還算公允,走的是講究證據的法制路線,也沒有全盤打擊,理智還是戰勝了憤怒。他的原話是:或為妖言以亂黔首。

儒生們也明白,如果因言獲罪以致丟了性命,他們這一行就沒法混了因為他們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於是他們心領神會,一致將坑儒案做成鐵案。李贄在他的《焚書》中講到: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當戰國橫議之際,勢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怨不得李斯、秦始皇也。

李贄把他們當成是英雄,說明其在人們心目中並非一如既往就是暴君佞臣。所以,焚書也好坑儒也罷,確有再審視之必要!

三、秦滅亡的真相

公元前209年8月,中國大地上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他們分別是秦、張楚和趙國。僅一個月後這個局面就被打破,各諸侯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戰國時代重生。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推動力量就是死而不僵的六國舊勛。他們是一群只看過去而不想到未來的人,對於他們而言,天下是否統一、統一的意義、百姓疾苦都不重要。這些原因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外部原因。

那麼真正導致秦二世而亡的教訓是什麼呢?真的就如人們所說的秦朝暴政如修長城、焚書坑儒?但其實這些都只是原因之一,並非根本原因。我們應該真正梳理一下它滅亡的真相。

從制度而言,分封制古而有之,秦統一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國家戰爭機器必須要強制調動人力物力財力才能確保秦的強大,因此在當時人們心目中很難直接接受如此細緻的法律約束。《史記》指出:「商鞅變革」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說明其在法制思想的制度影響下,還是存在很大延續性。孝公至始皇這如此長期存在的時間延續性必有其原因,鄙以為是因為秦的法制延展到山東六國後其遺民不能夠及時適應加上在方士的言論影響下很容易走向反對面,儘管很多人要享受天下太平,但是家國滅亡的仇恨沖昏了他們的頭腦。

同時,秦這個以商鞅法制建立起來的帝國,也有其不足之處。容鄙人一一論述。有多大的破壞,就要有多大的剋制。法家思想為了追求效率讓君臣關係、軍民關係走向了利益化。這樣的體制,猶如快速運轉的機器,極富力量但也難以駕馭。對於秦而言,在一個飛奔的法家社會有任何差池都會有百倍效果呈現。秦二世要極力效仿始皇帝的功業必然會出現布置上的差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定要嚴肅看待不同時間不同事件存在的各種因素,法治社會也是需要人實行,如若實行不對必然也會導致極度人治。

再者,任何的事都不能操之過急。秦滅六國過於雷厲風行地將制度推廣向六國必然激起反對。法治社會又強調法律,不能行之有效地推廣和實驗這也是其策略失誤的重要原因。

細數而言其原因還存在許多,政策的實行都必然伴隨著實施者的主觀意識,筆者在此介於篇幅不在一一贅述。綜合而言,秦的滅亡並非簡單的一句暴政就能夠簡一概述的。

後記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務實的精神。它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在六代領袖的帶領下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強大的統一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是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折。

秦帝國的興亡浮沉,這個輝煌的歷史轉型是我們所需要認真理解的。它的時代精神是強大競爭、強勢生存!

筆者藉此文章,萬望讀者能夠正視歷史面對現實,還大秦一個理智的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原來你的眼眸里,藏著星河
愛是責任,情是包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