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米難忘稻花香

吃米難忘稻花香

水稻和小麥是全人類的三大主糧之二,水稻的馴化、栽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是關於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在哪裡,數百年來一直沒有定論。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韓斌課題組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及日本國立遺傳所等單位合作,2012年在英國《自然》雜誌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指出,廣西很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韓斌發現,水稻馴化是從中國南方地區的普通野生稻開始,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形成了粳稻。對馴化位點的鑒定和進一步分析發現,分布於廣西的普通野生稻與栽培稻的親緣關係最近。據此,課題組繪製出了水稻全基因組遺傳變異圖譜,表明廣西很可能是最初的馴化地點。

與此同時,韓斌課題組還發現水稻的兩大分支——粳稻和秈稻並非同時馴化出現。通過群體遺傳學分析推斷,栽培水稻的擴散路徑大致如下:人類祖先首先在廣西的珠江流域,利用當地野生稻種,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馴化出粳稻,隨後往北逐漸擴散。而往南擴散中的一支,進入了東南亞,在當地與野生稻種雜交,而後產生了秈稻。

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表明,廣西是人類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八千多年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先民,最早開始了人工栽培水稻,把野生稻馴化成栽培稻,對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韓斌對水稻馴化遺傳位點進行更精準細緻的分析,進一步拓展育種資源。原生態的野生稻一定要在環境、生態保護方面做好工作,還要注意發掘考古方面的研究。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在此研究基礎上,立項啟動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稻之道》拍攝,歷時3年製作完成。《稻之道》是我國首部稻作文化影像作品。全片6集,分別為《稻之源》《稻之神》《稻之田》《稻之人》《稻之味》和《稻之恆》。以「稻」為中心線索,從考古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生物學、農業科技等角度全面展示稻作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歷史意義,系統展示廣西稻作文化與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文化的關係。片中涵蓋了廣西與稻作有關的重要人文、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風貌,展現出廣西在稻作文化起源、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獨特貢獻。採訪了包括袁隆平、梁庭望等多位專家。任何時候不忘我們的民族是從稻作農耕文明演化過來的,土地、稻菽、五穀雜糧是國人的根,不忘鄉愁和先賢,守住青山綠水藍天是我們的魂。

國人還要記住北大倉還是中國最大的稻米產地。為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戰略,「中國糧倉」黑龍江省正在重新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規來保護黑土地。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化規模擴大以及缺少保護性耕作措施等原因,黑龍江省耕地質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水土流失和沙化,急需通過立法強化管理,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糧食產區,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之首。去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丁聲俊在《農民日報》撰文說,今日之黑龍江,無愧於「中華第一大糧倉」的美譽。那麼,黑龍江省近年來是如何躍升為全國第一糧食大省的?走訪廣袤的黑龍江大地,就會得到明確的答案。這就是一連串「大」字:大水利、大農機、大流通、大科技、大合作。這「五大」,有力地挖掘出黑龍江糧食增產的潛力,不斷探索現代化大農業的道路。

凡金秋時節到過黑龍江建三江的人,都被那浩渺無際、略泛金黃的綠色、接天連地的「萬畝大地號」——水稻田所深深吸引,被現代化大農業的氣勢所震撼,模式化栽培,機械化作業,規範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從選種育種、插秧栽培、除草施藥等田間管理,收割收穫,儲運加工,無不滲透出現代農業的氣息,沁人心脾,令人耳目一新。

深深為號稱「中華大糧倉」、「中國綠色米都」、「北大荒、北大倉」的建三江而驕傲和自豪,深深的為13億人口的中國能打造出這樣一片「凈土」、「綠地」、「糧倉」、「水稻產業帶」而信心十足;深深為建三江人「居住在現代化的都市裡,耕耘在廣袤的田野里」,其柔美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主體功能明確,各種要素相得益彰的和諧共融場景所折服,敬佩和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試想,「七區二十三帶」糧食和農業主產區若都是如此模樣,同時超級雜交水稻單產突破千公斤大關,連連增產,並迅速加以推廣,乃是中國糧食安全之大幸,國人之大幸。

建三江在全國首創了糧食生產「三四五」「六七十」科學體系。「三全程」即旱育壯秧全程模式化、生產栽培全程機械化、產品質量全程安全化。「四專用」即專用品種綠色種植、專用品種收穫貯存、專用品種精深加工、專用品種市場銷售。「五標準」即農時界限標準化、水稻用種標準化、旱育用秧標準化、田間作業標準化、人員素質標準化。「六體系」即全程機械體系、科技支撐體系、栽培技術體系、農田基本建設體系、規範化管理體系、科技創新培訓體系。「七個化」即設計工程化、生產工廠化、監控智能化、管理集約化、服務社會化、經營產業化、人員知識化。「十精確 」即精確備耕標準、精確農時標準、精確壯秧標準、精確耕作標準、精確插秧標準、精確灌溉標準、精確施肥標準、精確植保標準、精確收穫標準、精確品質標準。

同時,黑龍江以稻米為主的糧食商品率不斷提高,由新世紀初的70%上下,提高到目前的82%以上,向全國貢獻的商品糧數量大幅增加,糧食優質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目前,在我國現有的13個糧食主產省區中,能夠調出較大數量商品糧的省份已為數不多了,而黑龍江省始終是佼佼者。黑龍江省用佔全國1/10的耕地,生產出全國1/7的商品糧,可養活全國1/6的人口;糧食產量、糧食增量、糧食商品量和輸出量,均摘下中國「第一糧食大省」的桂冠。

象黑龍江這樣的糧食主產省、糧食「大後方」同樣也面臨提升糧食產能多重挑戰,主要是種植結構調整受限,提高單產難度增大,黑土地變薄,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面臨挑戰,農業經營成本加大,效益遞減,氣象條件極其不穩定,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加速推進,保供穩價的的壓力越來越大。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藏糧於民,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質糧食工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糧食生產休耕輪作,都是戰略性舉措,落地見效尤其重要。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生評論人孫曉明 的精彩文章:

TAG:民生評論人孫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