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返鄉見聞︱中國城鎮式絕望主婦:她們還年輕,卻已經老了

返鄉見聞︱中國城鎮式絕望主婦:她們還年輕,卻已經老了

這事還得從表妹的病談起。

我老家在一個城鄉結合部,過年回家,聽聞表妹病了,在市裡最好的醫院住著,連忙提了禮物去看望她。她面黃肌瘦,打著吊瓶,還獨自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說起她的病,到現在都沒查出原因。只說頭暈、頭疼,疼起來坐都坐不了,只能躺著。可躺著也難受。吃不下東西,吃什麼吐什麼,不吃也吐,吐的都是酸水。陸陸續續有一年了,之前一直在鎮上的醫院治療,總不見好,才轉移到市裡。換了兩家醫院,血抽了不少,都沒查出來究竟是什麼毛病。醫生只說疑似偏頭痛,卻沒有確診。

我問她,表妹夫呢?怎麼讓你看孩子?

她說,他在家裡帶老二,過年家裡有客拜年,他得守著門,免得有人來了卻沒人在家。

她的說法我很不贊同。我說,還有比生病住院更重要的事情嗎?想到家拜訪的客人,聽說主人家病了,還怎麼好意思打擾?

她只笑,說,主要是老二太小了,醫院裡環境差,怕他生病,不敢讓他來。

這個理由倒是合理,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再說什麼。正說話間,她丈夫抱著老二來了。那是個一歲多的男孩子,是高需求寶寶,全身上下像安了彈簧,總是動個不停。剛學會走路,還不太穩,得人攙扶著或抱著。人雖小,卻很有主意,一會兒要吃這個一會兒要吃那個,給他了又不肯吃,只不停哭鬧。

孩子在場,病人就無法休息,夫妻倆商量過年要準備的東西,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根本做不及。他們家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經濟條件又不夠請阿姨。也是我多事,自告奮勇把老二帶回家,幫忙看一天。剛帶回家不到一個小時我就後悔了,跟在他後面不停救火,還生怕他摔了碰了拉了尿了,累得我腰疼。

我婆婆笑我撿了個燙手山芋搬回家。我說,看她實在可憐,才想要幫她。我婆婆說,你能幫忙看幾天呢?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有孩子要帶,總不能一直把小傢伙留在我們家。我想想也是,就算有心幫忙,這麼皮的孩子,以我的身體狀況和精力來說,也根本帶不了幾天,沒多久,還是要回到他們夫妻手裡。

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在外地,這次過年是和他第一次見面。平時和表妹接觸不多,但她們家的狀況我多少了解一些。這幾天因為帶孩子,輾轉又聽說了不少。

表妹初中畢業就到廣東打工去了,掙了幾年錢,回來相親認識了她丈夫。表妹夫雖有一門謀生的手藝,但在鄉鎮,也只能算是體力勞動者。表妹夫人很成器也很顧家,就是性格有些傳統,掙錢的事他做,家裡的活兒都歸表妹。當然,大部分城鎮居民,能掙錢的男人都這樣,不止表妹夫一個人。更何況,他們的工作大都是體力活,比較辛苦,每天工時又長,收工時都已累壞,回到家只想坐著躺著,不願插手或無精力插手家裡的事倒也可以理解。

他們家裡沒有老人。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件好事情,因為沒有老人就代表著沒有婆媳糾紛。可是這樣一來,男人如果不插手家務的話,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只能主婦一個人做。

表妹以前身體挺好的,生老大的時候也沒聽說頭痛什麼的。老二生了不到半年,身體出現問題,一開始是耳鳴頭暈,後來就是頭痛嘔吐,因為沒人幫她帶孩子,病就一直拖著。痛得厲害了,就去鎮上醫院開點止疼葯,可惜治標不治本。

這一次,是嚴重到無法生活了,不得已才拋下家裡的一切,到市裡住院。我們私下討論表妹的病情,表妹夫說,他懷疑根本就不是身體的病,而是心理的病。老二生了以後,她脾氣就越來越壞,整天吼叫,打孩子,老大才上幼兒園,還不懂事,老二也不省心,他白天又不在家,留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長年累月才氣成這樣。他的這個觀點,得到了參與話題所有親戚的認同。他們一致認為表妹的病是氣出來的。

當然,我那一輩子生活在城鎮的親戚們講起這件事,嘴上並沒有什麼好話。表妹已經病成這樣了,他們的話語里,卻對她頗有責怪,說她性格太好強,自己想不開,遇事鑽牛角尖,才會這個樣子。

我這些年一直在學心理學,又有一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身份。跟表妹接觸時,就一直在觀察她。在我看來,她的毛病在於產後抑鬱未得紓解,天長日久積累,使得抑鬱症加深,心理問題引發生理表現:頭疼、頭暈、嘔吐……我婆婆說,你既然都看出來她有什麼毛病了,那你幫幫她,開導開導她,這樣她就不用住院打針了,還百花那麼多錢。

我說,她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開導就能解決的。她現在最需要的是換一個環境。一個沒那麼壓抑的生活環境,沒有孩子的哭鬧、沒有撐起一個家所有人情世故的煩擾、不必每天做飯漿洗伺候完這個伺候那個。可是她不行,這些都是她的責任,她不去做,就沒人能幫她做。她老公每日辛苦奔波,掙的錢只夠養家。他不能不工作,替她撐起這些事情,不然這一家四口吃什麼穿什麼?他們的工作職能也不能調換。這六七年一直以他掙錢為主,她沒有技能,賺不了養家的錢,只能做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她無法改變生活環境,就無法改變精神狀況。這個我真幫不了她。

就像每一個旁觀者看見苦難一樣,我們知其根源卻無能為力。像表妹這樣的城鎮主婦還有很多。我曾經吐槽過城鎮生活。我說,生活在鎮上,是最爹不疼娘不愛的。明明過的是農村的日子,卻因為沒有土地依仗,無法享受大地的滋養。明明生活方式和城裡人一樣,樣樣都要買。卻並沒有城市的便利:工作可選擇性多、醫療教育處處跟得上。

生活在鎮上,就像是後娘的孩子。男人打工或做零工掙錢養家。卻因為生活環境或自身技能的原因,掙的錢,只夠暫時糊口,想存點錢,非常不容易。想突然停下來休息一陣子,更不可能,一日三餐立刻難以為繼。小家庭抗風險能力極弱,兩口子必須像永動機一樣,日夜不停勞作,一旦哪個人做不了,家裡就會亂套,日子都可能過不下去。

在鎮上,女孩子要結婚,除了看對方家庭條件之外,也會看是否有一個年輕婆婆。鎮上的年輕人,因為普遍讀書不多,基本二十二三歲就結了婚。過一兩年生孩子。孩子出生的時候,婆婆一般也就五十歲上下,很多都不到五十歲。若婆婆年輕、身體好,就能幫忙帶孩子。這樣,年輕的主婦,就輕鬆不少。孩子一兩歲時,還能就近打一份工,多掙一份養家的錢。

在鎮上,只要婆婆還做得了,能幫小兩口撐起一個家,婆媳關係普遍就不錯。我有一個表姐,她就充分享受了年輕婆婆的利好。她說,幹嘛要跟婆婆對著干?她幫我把所有家務都做了,我的日子跟婚前沒什麼兩樣,巴結她都來不及。萬一把她氣走了,不幫我帶孩子做家務,這些事豈不都是我干?她跟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我還沒結婚,尚不懂特別複雜的人際關係,婆媳關係在我單純的眼裡是敵對關係。我跟她說,你現在這樣用她,將來她老了,你就得端茶遞水伺候她。表姐說,我就算現在不用她,將來她老了跟我們住,我還是得照顧她吃喝。又說,她們這一代人,年輕時都做得太狠了,身體早就做垮了,現在她還能再幫我做十幾年,等她真正做不了的時候,身體會很快腐朽,只怕也活不了幾年了。

語氣里的冷漠和算計讓我感到心驚。可是後來,我發現大部分享受婆婆利好的年輕主婦們都這樣想。別說他們,就連我的長輩們,那些幫帶孫子的親戚們,也都這樣想。她們不僅這樣想,還把這種想法語氣輕快說出來。用我一個六十多歲親戚的話說,人一輩子,都是前傳後教,我爹媽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基本沒照顧到他們,他們就死了。我照顧我兒子、孫子幾十年,也沒指望他們能伺候我多久。我還能做一天是一天,做不動了,也就快死了。

我有注意到,凡是有婆婆的城鎮主婦,日子相對還好過點,沒有婆婆,基本就是年紀輕輕獨自撐起一個家。

生病的表妹沒有婆婆,卻有媽媽。她的親媽年紀不大,住在她哥哥家幫忙帶孫子。她的嫂子在市裡服裝店上班,每個月掙兩三千塊錢。表妹第一個孩子出生時,哥哥嫂子的孩子還沒出生,她媽媽幫她負擔了一半照顧孩子的任務。那時候她的身體還不錯。可當她懷第二個孩子時,哥哥的孩子也快出生了。她只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去年,她身體出了狀況,曾幾次把孩子丟給她媽媽帶,可五十多歲的媽媽,精力也有限,她的孩子,是高需求寶寶,她媽媽同時照顧她哥和她的孩子,根本照顧不了。

她媽媽沒辦法住到她家裡幫她帶孩子。這樣她嫂子就必須在家全職照顧自己孩子。生活壓力就全轉移到哥哥嫂子身上了。鎮子雖然是城鄉結合部,但各種傳統與農村並無區別。沒有兒子的家庭,老人會跟其中一個女兒過生活。有兒子,就跟兒子過。女兒嫁了人,日子再苦,也不能完全犧牲兒子的利益去成全女兒的家庭。表妹因為嫁在鎮上,離娘家近,每個周末都帶著孩子回娘家,享受幾天親娘的照顧,臨走時,再帶走各種熟食,已經讓嫂嫂頗有微詞了。嫂嫂之所以沒有撕破臉,只是看在老人全心全意照顧她的家庭和孩子的份上。

表妹的媽媽說起表妹的病,直掉眼淚。說當初別人介紹了個條件又好,婆婆又年輕的家庭,她不肯要,偏要選擇這個沒爹沒媽的。我倒是能理解表妹,她和她丈夫雖然是相親認識,但她看他的眼神里有愛情。現實生活,絕望和苦楚太多,若沒有愛情,如何能捱得過這一日日困頓的歲月?

表妹是八零後的尾巴,現在尚不足三十歲,眼神里早已沒有光。她性格沉悶,有什麼想法也不太願意跟別人說。她上學時成績很好,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初中畢業就沒有再上了。我這兩年做自由職業,大量時間宅在家裡看書寫稿。老家即使住的時間不長,書櫃也滿滿當當。之前表妹到我家,看見隨處可見的書籍,會翻開看,眼神里都是羨慕,卻又跟我說,她不喜歡看外國人寫的書,看起來費勁。我問她喜歡看什麼書,我可以送給她。她報了幾個雜誌名,又說以前在廣東打工的時候喜歡看,這幾年都沒看了。只可惜那些雜誌我家裡根本沒有。我現有的書,她要麼不感興趣,要麼看不懂,也只好罷了。反正,我就算送給她,她可能也沒時間看。

前幾天,她的大孩子跟我們聊天,說爸爸說媽媽可髒了,一個冬天不洗澡,才洗了三次腳。我問她,那你呢,你一個冬天洗幾次澡?洗幾次腳?她說,我一個星期洗一次澡,每天晚上洗一次腳。那個孩子才三四歲,尚且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大人說什麼,她記住了,就照搬給我們聽。她當然也沒有冬天獨自洗澡的能力,可能洗腳都要媽媽幫忙。表妹自己不洗,兩個孩子卻洗的乾乾淨淨,說她生活沒有追求這是不可能的。我有些心疼她,一個女人,得忙成什麼樣,邋遢成什麼樣,內心對自己看低成什麼樣,才會一個冬天不洗澡,也不洗腳啊!她以前,可是很愛乾淨的女孩子啊。

我有一個小孩,今年三歲。他一歲之前,我在上班,因為長時間加班,導致經常見不到孩子。一歲之後,我辭職在家,邊寫稿邊帶他。我知道一個新手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有多艱難。新生命的誕生,除了帶給家庭快樂之外,更讓家事成倍增加。若家裡有人幫忙帶還好,沒人幫忙,一個人帶,會手忙腳亂。

我們這一代人,體力和精力都不如上一代。城市和城鎮長大的八零後九零初女生,小時候並沒有吃很多苦。然而這個年齡很多人都已經當媽媽了。當了媽媽之後,她們被迫成熟起來,不僅要照顧家庭,還要照顧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們即使學歷不高,看電視、看書、上網,總會接觸到一些新的育兒理念。像我表妹,她住在鎮上,身體不好,每天忙亂,手機里仍訂閱了崔玉濤專欄,也看過一兩本育兒書。雖然她經常控制不住跟孩子發脾氣,但能看出來,她全心全意,憑著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在對孩子好。她希望孩子將來能有跟她不一樣的命運,她希望孩子在更好的教育環境里長大。可是她無能為力,她不僅要帶孩子,要做所有的家務,還得兼顧所有的人情來往。越是小地方,人情來往越多。她只要身體還好,就會抱一個拉一個,帶著兩個孩子去各種親戚紅白喜事上做客或幫忙。自己家裡有事,或有親戚拜訪,她即使再不願意做,再忙再累,也要獨自整出一桌好菜。

在某種程度上,我其實很佩服她。我們同樣出身於小鎮,可她能做到的這些事情我做不到。我接受不了也做不到我獨自一人在廚房忙碌一上午炒菜,炒出供幾十人吃的、二三十個菜。男人在桌上觥籌交錯,我做所有雜事並伺候他們,只能抽空在廚房吃半碗白麵條。我接受不了也做不到,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照顧家人上,愛吃的永遠是大家都不吃的,飯菜不夠我就不餓,量做多了就變成大胃王,有剩菜就都是我的這種奉獻型生活。

我以前以為,只有我媽媽那一輩女人才這樣,等我見了結婚後的表姐表妹們,我發現,生活方式是會傳承的。她們年紀輕輕也變成了這種為家庭無私奉獻到忘我的女人。她們把自己放到最低,忽略自己的需求,於是很多時候,丈夫或者兒女也就忘記了她們的需求,以為她們真是金剛不壞之身。直到有一天,她們的身體或精神再也承受不住。

她們對待家庭的方式和父輩們一樣,可她們又不同於我們的父輩。她們生活的環境,比父輩們更複雜,而她們接受信息,卻又比父輩們容易。也因此,她們更容易因為現實生活的困頓,陷入精神危機之中。

她們的意識已初步覺醒,總認為自己不該過這種毫無希望的生活。卻不得不屈從於現實:用盡全身的力氣照顧家庭。她們認為,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卻對外來的信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中,而身邊的人,卻總扯她們的後腿,用舊的觀念和生活束縛她們。她們比城市的職場媽媽還累,她們的工作沒有成就感,只是為了掙養家糊口的錢。她們的工作隨時可能中斷,一旦中斷,就成了真正的家庭主婦。

我的另外一個表妹,她的運氣好一點。她有婆婆幫她帶孩子,孩子一歲多,她回到了懷孕之前工作的地方:市裡的一家美容院,繼續做美容師。那份工作計量拿提成,工作時間相當長,上午10點上班,要做到晚上11點,一個月只休息一天。市裡離家不算遠,騎摩托車大概一個小時就到家了。她一周回家兩次,像趕場一樣,回去看孩子一眼。而她的丈夫,為了每個月能多掙兩千塊錢,和她的公公一起,在外地做農民工。她和她婆婆相依為命,為了孩子,守在一起,彼此照顧。有一天她告訴我,她很絕望,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有什麼奔頭。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她92年出生,現在還不到25歲,沒有學歷,家裡沒有錢,卻已經有了個孩子。我很想像父輩們一樣安慰她,告訴她,慢慢熬,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可這種話我說不出口。城市裡,像她這個年齡的女孩子,難道不正是風光快活、享受愛情的時候嗎?而她不是在跟孩子的屎尿屁打交道,就是為了家庭一日日勞作著,用生命的油熬著時間,盼著老的那一天,孩子大了,就有好日子過了。

可是,孩子大了就一定會有好日子過嗎?看她婆婆,還不是為了照顧她的孩子日日緊繃著。

我婆婆總喜歡說,現在的年輕人,不用天天在地頭上流汗,在空調房裡就能掙一碗飯吃。我知道,她是說那些能在服裝店、美容院、理髮店打工的年輕主婦們。她認為她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精神上的壓力完全是自找苦吃。可她不明白,無論是地頭上,還是空調房裡,看不見希望的生活,才最絕望。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狀況,依然算好的。起碼,她們嫁的男人還肯承擔起養家的重任,願意跟她們分擔家庭的負擔。萬一遇人不淑,命運就會變得更凄慘。

婆婆家一個鄰居的女兒,嫁給了鎮上一戶人家。男人婚前好好的,結婚後一開始也還好,自從孩子出生,不知怎麼的,就是不肯出去工作,反而整天沉湎於麻將。不得已,她只好帶著孩子開黑車掙錢。鎮上基本無交警。那個四五歲的孩子沒有上幼兒園,他的固定座位是媽媽那輛QQ轎車的副駕駛。她像個單親媽媽一樣照顧孩子,卻並沒有單親媽媽的清凈。她的丈夫,總找她要錢,不給有時候還打她。有一次,她被打到全身重傷,不得不暫時停止掙錢,去醫院治療。她的孩子就只能放在娘家。她跟她媽媽說,想殺了他。然而她也只是這樣說說,卻並沒有想過要離婚,她媽也不讓她離婚。他再不好,也是孩子爸爸,她們娘倆受欺負時,他會幫他們出頭。離婚之後又能如何呢?在小鎮上,離婚後只能嫁老的、瘸的,或外地的。帶著孩子的更不好嫁。更何況,他吃定了她,知道她捨不得孩子,每次她說狠話時,他就說,要走你走,孩子給我留下。她跟我們說,她就當養了兩個兒子。一個大的一個小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子也就過下去了。而她的媽媽卻說,男人都是孩子,成熟得晚,過幾年他就收心了,願意跟她好好過日子了。

她的年齡跟我差不多大,因為風吹日晒,生活困苦,已經有了很多白頭髮,我們走在一起,她看起來起碼比我大十歲。

前兩天,婆婆家有個親戚的女孩,只有十幾歲,剛上高一。她說起她那些沒上高中的同學,在外面打工,一年能掙兩三萬,言語間很是羨慕。我和她不熟,當時也不知怎麼的,立刻打斷她說,她們是比你先掙錢,但你想過將來嗎?如果你沒有讀大學,沒有走出小鎮,將來就會跟她們一樣,生活在這裡,整日圍著家庭轉。讀了大學,才有機會改變命運。親戚里的幾個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反對我的說法,她們說,留在鎮上有什麼不好?現在的日子好過到哪裡去了,不用做重活,怎麼都能掙到錢,一輩子輕輕鬆鬆就過了。讀了大學,還不是要嫁人生子。

我看著她們,我認出來了,她們的女兒沒有一個走出去,所以才會這樣說。她們並不知道女兒心中的苦楚,只看到日子還能過下去,才希望別人家的女兒跟她們的女兒一樣。她們未必是用心險惡,只是把生活的麻木試圖傳遞給下一代、再下一代女孩子。可每一代人都是不同的,再往前推一百年,那時候的主婦們,不光不能讀書識字,還得裹小腳、織布、推磨,像牲畜一樣生活。然而也正是因為不識字,即使過的像牲畜,也自豪像牲畜一樣麻木著。

現在的年輕主婦們卻不同,她們大都是八零九零後,就算沒讀多少書,好歹也認識很多字。她們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對自己或對生活會有要求,像驢一樣被生活推著走而不能反抗,她們做不到。也因此,她們才會抑鬱、焦慮、絕望。

我曾經在網上,跟無數個年輕的女孩子說,年輕的時候要努力,要吃苦,要學習,要奮進,現在有多勤奮,將來才會有多順暢。我說這些話的對象,她們大部分都讀過大學,生活中或許有很多煩惱,卻並沒有真正為生計煩憂過。她們即使一時沒有努力的方向,但只要願意,總能找到各種辦法。可城鎮里的絕望主婦,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勸慰她們,我只能跟她們說,盡量自私一點,愛自己多一點,強勢一點,即使被看不慣也沒關係,自己舒坦就行。如果有機會,等孩子大一點,出去找份事情做,總比在家裡一個冬天不洗澡,守著時光等年華老去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工札記 的精彩文章:

小村故事:女兒外嫁到底好不好?
彭桂峰:我和職業女性們群租的日子

TAG:民工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