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古董界收藏大家,他有獨特的「生財之道」,他錯過「越王劍」還能失而復得!

他是古董界收藏大家,他有獨特的「生財之道」,他錯過「越王劍」還能失而復得!

藝術品收藏這事兒,幾乎被慣性地視為是財富階層行為,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收藏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有這麼一位工薪階層的收藏家,他雖為一介書生,收入微薄,一生卻藏有1300多件(套)藏品,其中商周文物就有200多件。

論數量,煌煌大觀;論質量,不乏國寶級精品。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收藏家容庚。

他曾言:「生財有大道,成名有捷徑」,人家是怎麼做到的呢?

出身書宦世家,故宮鑒定青銅器

1894年,容庚生於廣東東莞一個書宦世家,舅父鄧爾雅是著名的書法篆刻家,容庚從小就跟隨舅父研讀《說文解字》、《說文古籀補》,學習之餘研習書法、篆刻。在鄧爾雅的熏陶與指導下,容庚也對金石書畫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也為他此後一生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羅振玉

1922年,容庚28歲,攜個人代表作《金文編》天津拜會羅振玉。並經羅推薦進入北大讀研,憑藉著對金石文字的精通,容庚得到了進入故宮鑒定青銅器的機會。

當時年輕的他鑒定水平尚未成熟,但聰穎的容庚自有研究學習的妙招——經常把一件真品說成是贗品,把贗品說成是真品,然後聽老前輩的討論爭辯,從而默默記下他們鑒別的方法技巧。

容庚研究金文和青銅器的代表作《金文編》

從1926年至1945年,這20年間容庚在北京學習、工作和生活,是他學術研究的巔峰期,尤其在故宮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工作,使他有機會與數以千計的青銅器打交道,不僅能親自摩挲鑒賞,更得資深專家指點,因此他對青銅器的鑒賞與收藏發生了興趣。


起步琉璃廠,工薪階層「以藏養藏」

民國時期的琉璃廠古玩攤

對於青銅器的研究必然離不開出土文物,除了在故宮接觸到的古銅器,再就是私人所藏以及琉璃廠、隆福寺等處的文物市場了,容庚的個人收藏就是從琉璃廠起步的。

商 西單己觚,容庚舊藏

容庚最早在琉璃廠「淘寶」,始於1928年4月28日,這一天對容庚來說,可謂極具紀念意義的一天容庚在日記中寫道:

余向不入古玩鋪之門,以囊中羞澀,愛而不能得,徒系人思也。

明義士:甲骨研究"西方學者第一人"

正是這一天,他與范天祥、明義士逛琉璃廠,在尊古齋購得一昜兒鼎(價五十元),一三羊鏡、一得志璽、一宗婦簋,這就是容庚收藏青銅器的起始,並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成為隆福寺、海王村等地的常客。

《商周彝器通考》,容庚著

當時的容庚只是一介學者,工資並不高,但在收購青銅器和相關書籍方面,他卻從不吝嗇,出手很是大方。為此,他生活極其節儉,每月除了拿出一半工資留作生活之用,其餘的就全部用來收藏書籍、銅器和字畫等,憑藉眼力和經營頭腦,以藏養藏。


當時最大青銅器收藏家,「生財有大道」

容庚與夫人

1930年,山西有一大收藏家逝世,其後人擬把數百件古銅器整批出售,索價萬餘大洋。對容庚來說不啻為「天文數字」,於是他先籌借五千元作為訂金,等這批銅器運到北京後便召集同道選購,憑藉賣出去的半數抵償價款,另一半則均為自己購藏,容庚由此躋身於古銅器收藏家之列,聲名鵲起。

欒書缶,容庚贈予中國國家博物館

作為當時最大的青銅器收藏家,容庚最負盛名的一件青銅器藏品,就是春秋中期晉國大夫欒書所鑄的"欒書缶",以3000多元購得,"欒書缶"不僅是銅器所書的上乘,而且缶之器銘蓋銘中共有48字之多,因此容庚對此器深為珍愛,後將其贈予中國國家博物館。

容庚晚年編著的《叢帖目》

關於自己的青銅器收藏經驗,容庚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

生財有大道,成名有捷徑。

工薪階層財力不足,靠的就是眼力,容庚擅長辨別銅器字畫的真偽,於是當別人看走眼時,他就以平價購入,再用10倍的價錢賣出。


看走眼錯過越王劍,抓住新契機失而復得

晚年容庚

然而,即使是學富五車眼力毒辣的容庚,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1931年秋天,容庚在琉璃廠著名古玩店式古齋中,購得一柄長55厘米的古劍,劍格上有鳥書錯金銘文,兩面共八字,其中左右各作「王戊」二字。

越王劍,現藏廣州市博物館

當時容庚對「王戊」二字並不十分理解,誤以為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卿王戉」,所以對此劍並不十分在意,並用這柄劍和古文字學專家於省吾交換藏品。

直到有一天,容庚在日本人所著《周漢遺寶》中見到「戉王矛」,才明白此劍中的「王戉」二字應倒讀為「戉王」,竟然是把春秋時代的「越王劍」,然而世上從無後悔葯一說,容庚也只得扼腕嘆息,就此作罷。

西周 師旂鼎,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幸而後來事情又有了新的轉機。1937年春,容庚機緣巧合購得師旂鼎,同樣具有巨大的收藏價值,於省吾見到後就希望容庚割愛轉讓,容庚藉此機會提出交換條件,以師旂鼎來換越王劍。

於省吾對「越王劍」早已視為心愛之物,但師旂鼎又實在太過誘人,他在再三權衡和考慮之後,終於答應將越王劍作為交換,1956年,容庚將此劍捐贈給廣州博物館,現已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貴有自知之明,書畫收藏不容小覷

清 章谷 《八景圖冊》(局部),容庚舊藏

雖然容庚先生素以青銅器收藏而聞名,但他收藏的書畫也是蔚為大觀,不容小覷,尤為難得的是他有自知之明。深知宋元書畫名跡不在故宮即在海外,即便偶現市場,不是偽作,就是天價,遠非他一工薪階層所能負擔得起。

因此,他常到琉璃廠書畫店購買明清作品,而且以小名家作品為主,憑藉自己的眼力去「淘寶」或「揀漏」。

林良《秋樹聚禽圖》,容庚舊藏

這種獨闢蹊徑的追求「冷門」書畫,令容庚淘到了相當一部分珍品,如董其昌和馮起震合畫的《枯木竹石圖卷》。董其昌的《仿李成山水圖卷》,文徵明的《草書詩卷》、《醉翁亭圖記卷》,明初戴進的二十餘米長卷《山高水長圖卷》,明人王世貞行書《西湖近稿詩卷》等,可謂人棄我取,眼光獨具。

清 惲壽平《山水冊》,容庚舊藏

憑藉著精湛的辨偽能力,容庚能夠挖掘出無名之作的真正價值,這一點甚至勝過職業書畫商人,比如尤其讓他驕傲的一件作品,是惲壽平的《山水冊》。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認為是贗品,但容庚堅持是真品並最終以低價買到。


傾盡所藏,只為研究保護

戴進《山高水長圖卷》(局部),容庚捐贈藏品

收藏幾乎伴隨容庚的一生,除了以青銅器和書畫為大宗,還包括書籍、甲骨、叢帖、信札等,他曾應香港友人之邀作簡短自傳,全文700多字,有關收藏的記述就有500多字,可見收藏之於容庚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陳侯午敦

人生有聚就有散,收藏亦是如此。深諳此理的容庚,很早就開始為自己的畢生所藏安排出路,他的藏品中,最早散出的是青銅彝器。

1956年,他向廣州博物館捐出銅器88件(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欒書缶」。還向華南師範學院捐贈了一批青銅器,包括著名的十年陳侯午敦,容庚前後共捐出近200件古銅器珍品。

南宋 佚名 《雲山圖》,容庚捐贈藏品

1977年以後,容庚分三批將所藏青銅器及書畫字帖,捐贈給廣州博物館,後又將一萬多冊珍貴書籍。交付中山大學圖書館。

直到容庚病逝,他的家人還遵照他的遺願,將他手中最後一批著作手稿、名人信札、金石拓片、古籍圖書等400多種,2000多件捐予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沈周 《吳門十二景》(局部), 容庚捐贈藏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飾 的精彩文章:

65件清宮舊藏古玉帶你感受靈性之美
嫁給玩古玩的男人是女人的絕佳選擇

TAG:古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