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小記——馬來西亞檳城
22
星期四
2018年2月
一個遲到了將近一個月的記錄
一個十日的旅行,也許只想記錄一下這僅佔五分之一時間的地方
旅行
馬來西亞檳城
檳榔嶼的喬治城,這著實是一個可愛的緊的小城市,當然,有時候一個地方是否有趣,實是一仁者見仁的問題。這個布滿了壁畫與鐵圈畫的地方,街頭不經意間的轉頭,也許就是一個奇妙的偶遇。
在這個城市,完全感覺到自己是在嶺南而非馬來,當年下南洋的那些先輩們將嶺南文化,中華文化帶到這裡,由他們的後人一代一代傳承。無論是深夜到達時幫我們打出租避免宰客的華人小姐姐,或是孫中山故居里熱情請我們喝茶的華人講解員,亦或是街頭偶遇一隻好看的貓時一直叫著他的貓看我們鏡頭的那個有趣的華人老頭等等,都在向我們展示著來自中華文化中里的那一抹熱情好客。
走在華人街區里,遍布的騎樓讓人彷彿回到了民國時期的嶺南地帶。繁體中文,有趣的店名,無數想要讓人拍照留念的元素。
馬來的十日里,最愛這兩日的相遇。
起點
夜幕下的吉隆坡老中央火車站,小火車載著我們一路搖到北海,坐著印度大叔的深夜飆車,跨過跨海大橋,到達檳榔嶼喬治城。
遇見
信步遊走,除了尋找立陶宛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畫的那幾幅以外,在這個分布著說不清到底來自多少個藝術家的多少個壁畫的城市,也許一回頭,就能讓你燦然微笑。
本頭公巷,Ernest Zacharevic就是從這裡,開始了自己的檳城壁畫之路。他在這個巷子中畫的《街和老人》引起了市政當局的注意,才有了後來一系列的故事,然而因為歲月風霜,這故事的開頭早已隨風消散。
在一個當日未開放的祠堂,只為了走進看看建築,卻在不經意的轉頭是,遇見在窗戶上練著臂力的功夫女孩。
時間太晚,謝公司已經關門,門口拍照時,藏在謝公司側邊的大橘儀仗隊悄悄走入視線。
走錯碼頭,在開往蘭卡威的碼頭附近,一個樓房側邊,我們遇到了原生八幅壁畫中最大的一幅,休息的拉車老人。
這個街區我們走過兩三次,我們找到了下面的那幅盪鞦韆的小孩子,卻沒有想過對面巷子的藤蔓後,藏著打籃球的小孩子。幸而在附近的娘惹餐館吃飯時,向服務員求助,才沒有錯過這個角落。
然而有時候我們總會感慨,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而這相同的情節,在這兩天里一直在重複的上演著。
和騎摩托的小孩子合影,走到這裡兩次,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這棟樓的後面,藏著幾乎就快要消失的大名鼎鼎的李小龍。朋友看錯了一幅漫畫,我們走這個小小的巷子,失望轉頭離開,發現了李小龍。
在來到檳城的所有遊客照里,最多的就是這幅姐弟共騎,著實是太容易找到了,就在本頭公巷的路口。
一路向著海的方向直走,不過兩百米,就能遇見另一幅壁畫。
去吃夜市,都能遇到一個男孩兒和我一樣端著碗認真的吃著。
在這個城市,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去描述他們的可愛的奇思妙想。
無所不在的卡通形象
從南極企鵝到計算機程序
偶爾是充滿煙火氣的生活記錄
偶爾一個賣萌的小黃人
租自行車的店鋪外
公廁門口
就連一個牆洞,他們都會想到畫上兩個眼睛
探險家與芭蕾舞者的組合讓你相信,他們的奇思妙想足以在一個牆柱上裝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人物。
但恐怕最讓我覺得「喪心病狂」的就是在青旅的泳池邊看見牆上畫著的馬雲。
生機
檳城,是貓主子的天下,在這裡充滿著貓的元素,然而我們依然在街頭遇見了很大隻的老鼠在我們面前張狂飛馳。
貓和老鼠,兩天尋找未果,變成了我的執念,以為要成為此次檳城之行的遺憾,未曾想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最終在離開檳城前的半個小時找到了它。
在這裡,你永遠也不知道貓會以什麼樣的形式,以什麼樣的狀態出現在什麼樣的地方。也許是牆角,也許是屋頂,也許你一轉頭,它就在頭頂的上方悄悄地注視著你。
窗口悄悄一雙眼睛,確認過眼神,遇見了對的人
看,牆角它們成群結隊的來了。
縮影
除了壁畫,鐵圈畫也是這個城市的名片,鐵圈畫中除了有趣的漫畫橋段,也有著百年前下南洋的華人與原著名交流溝通的印記。
鐵圈畫講了很多故事,下面的這個,我理解的是一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而有的時候,也許是街頭巷尾,博君一笑。
文化
漫步檳城,讓你回到百年前的嶺南,感受著民國風情。
每家門口都放著天官賜福,放著供品,燒著香。
遍布的會館與家族宗祠。
充滿了南洋特色的騎樓。
騎樓廊下吃著夜市的食客們。
民國時風格的畫報。
在大陸,我們基本不會用到國民型這樣的一個定語,使得我在看到這樣的牌子時,總是下意識的認成民國華文小學。
具有時代差異的命名方式,使得這裡大街小巷的招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即使是繁體字,但這些字全都認識,陌生的是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人這樣起名字了。
胡姬電發院
文華綢庄
教駛汽車學院
當地香火很旺的一個廟,斗母宮,道教崇拜的一個女神,認為她是北斗眾星的母親。
奇趣
每個城市都有讓我會覺得非常可愛的小點。
這個牛仔褲做成的花盆,在剛開始突然看見的時候確實嚇了我一跳,後來卻實是覺得這位主人構思巧妙。
畫的超級可愛的垃圾分類垃圾桶。
斑馬線旁立著三個郵筒,小紅小紅和小黃
等待孫中山故居開門時,在對面公園撿到落得滿地的黃色無憂花,覺著名字很是超凡脫俗了。但是朋友硬要叫它黃無憂,總覺著怎麼那麼土呢。
從張弼士故居出來,過馬路在街對面的欄杆上看到了《老夫子》漫畫。
街頭偶遇一家風格非常喜歡的店鋪。
在市政大廳附近,最豪華的建築是Bank of China(驕傲臉)
歷史
這裡早期為孫中山及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在東南亞的根據地,孫中山在這裡創辦了光華日報,黃花崗起義也是在這裡策劃決議。
孫中山舊居,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孫中山先生及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的發展的足跡。五元的參觀費,獲得了這裡管理員熱情的講解與茶水款待,被我們稱作這幾天最划得來的門票了。
光華日報舊址。
飲食
這裡是個移民國家,這個城市也有著祖輩來自不同國家的各色人種共同生活,飲食豐富。
像廣式早茶一樣的早餐。
粵菜中的雲吞面。
看起來一言難盡,但吃起來還可以的夜市小吃。
娘惹菜。
娘惹菜系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併而成。
用中式吃法,吃完也不知道正確吃法的巴基斯坦菜
後記
這裡的人熱情可愛,善良好客。兩日總是有些短暫了,若有機會,再來這小城閑庭漫步。
那位立陶宛藝術家在這裡留下的壁畫,從設計之初時便預計只有七年壽命,如今有的已經消失,有些正在歲月中慢慢遠去,壁畫總會慢慢淡去,淡不掉的是在時間中形成的這樣一種文化,壁畫這個印象終究與檳城再也分不開了。
雖然終於是在一個月後流水賬一樣的將這兩日的記錄下來,然而圖片太多,沒有一一附上,並且懶到沒有一張照片調過光修過圖,就這樣吧,雖然是拙劣的拍照技術,但應該不會完全體現不了我對檳城的喜愛。
TAG:anki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