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上海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上海

「十里洋場」這個成語最初就來源於上海的外灘,雖然最初是含貶義的,但足可見外灘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0年時的「第一灣」,黃浦江對面的陸家嘴彼時沒有東方明珠,沒有環球金融中心,沒有金茂大廈,也沒有香格里拉,黃浦江輪渡碼頭上來,延安東路口的過街天橋最初是正方形的,可能是上海最早的天橋,後來改建過幾次。

南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上海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東臨的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也是上海的母親河。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都影響深遠。

華亭路服裝市場上集中了很多外貿服裝,成為當時上海的時髦發源地。

80年代的靜安寺

那時候的大街小巷,到處賓士著這種毛蟲外形的公交車。上海人稱之為「大篷車」、「巨龍車」。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5.5公里,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

48路終點站,侯車人群清一色的「的確良」。「的確良」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面料。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滌綸」。它被印染出的鮮亮顏色對熟悉了單一、灰暗顏色的中國人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視覺衝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逝在筆尖的回憶 的精彩文章:

這種花看起來很柔弱 開花以後卻很漂亮 可以觀賞可以入葯全身是寶
「實拍」象牙海岸悲慘的童奴生活,再看看自己的孩子

TAG:流逝在筆尖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