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木詩選》捌章·詠花卉

《三木詩選》捌章·詠花卉

序言

近段時間,一本貴州本土詩集——《三木詩選》在文化圈流傳。作者袁久森是貴州省黔東南州交通系統的一名退休政工幹部,他的詩歌,讚美了祖國大好河山,讚美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讚美了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讚美了和諧社會的美好願景,讚美了親情、友情、鄉情及同事之間共同奮鬥的情誼,抒發了自己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對人間真情的無比眷戀……袁老的詩詞,談古論今,旁徵博引,厚重而靈動,深沉而飄逸,讓人振奮、感動 ,讓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中國演講口才協會聯盟丁建明主席、牛貴軍執行主席在品鑒袁老的《三木詩選》時說:袁久森老先生是用詩歌在演講,給人以勃勃正能量,彰顯了詩歌語言的藝術魅力!

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作為賀歲禮,小編摘選《三木詩選》中的部分作品,供演講愛好者、詩詞愛好者、朗誦愛好者欣賞。

桃 花

桃花問春又一年,

粉煙迎風舞翩躚。

謝盡嬌艷為孕果,

從來無花可超前。

注釋:粉煙:粉色之煙霧。漫山遍野的桃花,遠遠望去,就像團團粉色的煙霧在春風的吹拂下漫步輕舞一樣。

李 花

李花直逼桃花開,

漫山遍野掛玉牌。

都道青粒最解饞,

莫忘百花催前來。

注釋:玉牌:漫山的李花就像樹上掛著無數晶瑩剔透的玉石小牌一樣。青粒:俗稱李子,多為青綠色,也有深玫瑰色的,是李子樹上結出的可食用的果實。

蘭 花

蒼山為家不露容,

纖細柔韌迎四風。

請回寓舍點雅室,

更比山居顯尊榮。

注釋:四風:四季之風。

玫 瑰

濃妝重彩媞廓輪,

身披刺胄花疊層。

大紅大紫百生態,

喜做男女傳情人。

注釋:媞(音讀提)非常漂亮之意,媞廓輪是指有非常漂亮的外形。當代男性青年在向女子表達愛情時,多會送上一枝玫瑰花。有「幾多傾慕意,盡在此花中。」的代言作用。

梨 花

可憐梨花披露衫,

千嬌百媚越璀璨。

白中綴黃好搭配,

幾人不醉梨花山?

注釋:可憐:這裡指可愛。

茉 莉

秀珍白朵綴矮枝,

清香四溢愛不釋。

或三或五連成串,

斜插髮鬢妝伊飾。

注釋:女人載茉莉花時,一般會用一根大小跟牙籤差不多的竹籤串上三五朵,而很少見只載一兩朵的。

荷 花

一汪荷塘映紅暈,

出污不染水為鄰。

蓮花絢麗插陶瓮,

藕節葷素上席庭。

蓮心苦澀可入葯,

子仁甘甜養壽齡。

周身任人卸用後,

仍留殘葉載蛙鳴。

注釋:載蛙鳴。荷花一生高節,一身是寶。有用的東西都讓人索取後,留下那殘破的荷葉,還要任勞任怨地做承載青蛙鳴叫時的歇腳平台。

牡 丹

不懼周皇逞淫威,

長安貶至洛陽歸。

貧寒不卑挺風雨,

逆境低調總靜謐。

日復一日融自然,

年復一年培鈴蕾。

一身珍重勤修鍊,

換得百花領袖位。

注釋:周皇:武則天,武則天在登上皇位後,將大唐國號改為大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做皇帝後,命百花朝賀,一夜之間百花盛開,唯有牡丹不開。她一怒之下將牡丹由京城長安貶黜到洛陽。至今只有洛陽的牡丹開得最美,有牡丹之都的美譽。謐(讀音密)是安靜之意。

桂 花

八月桂香滿城綿,

枝枝丫丫金珠鉗。

寂寞嫦娥伴樹舞,

靈巧玉兔繞宮沿。

吳剛釀出桂花酒,

玉皇舉進蟠桃宴。

若非天公常懈怠,

怎會飛來妝人間。

注釋:廣寒宮中的嫦娥除了身邊的一隻玉兔外,就只有一顆桂花樹相伴,非常寂寞。起舞的時候也只有桂花樹相伴。吳剛是廣寒宮中的下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侍候桂花樹,採集花蕊釀桂花酒供玉皇調用。看來人間的桂花樹原來是傳說中的天上之物。

菊 花

豐秋時節來伴君,

奼紫嫣紅悅人心。

龍菊絲絲噴金紐,

牡菊團團笑纁櫻。

綠葉如艾肥茸毛,

花蕊似玉點繁星。

各樣風姿千百種,

當謝前世造菊人。

注釋:奼紫嫣紅:人們常見到菊花只有三種顏色,實則菊花有七種顏色。都說櫻花的顏色好看,我看牡菊的顏色要比櫻花強幾分。纁(讀音勛,粉紅色)。

梅 花

冰天凍地獨綻開,

紅白還黃各顯帥。

一身傲骨笑霜雪,

兩月華容爆春開。

嚴冬最是好錘鍊,

寒令越發靚君台。

忙拭插瓶置窗前,

一剪兩剪憑君愛。

注釋:梅花一般有粉紅、粉黃和白三個顏色。

身材修長迷畫翁,

文雅挺拔盡從容。

餐風宿露任吹打,

日暴雨淋不亂容。

板橋至交為密友,

世人巧取添家用。

陽春下里總相宜,

不壓玉樹沐臨風。

注釋:板橋:姓鄭名燮字克柔,我國清代著名畫家,被美術界公推為中國畫竹第一人。陽春:即陽春白雪,下里即下里巴人。比喻竹子是入得畫堂、進得廚房、派得用場的雅俗共賞世間奇物。

賞松公推黃山松,

若傘若樹腰不躬。

剛勁佇立上千年,

挺拔撐展始一終。

儘管嚴寒又酷暑,

任憑炙灼還冰封。

天天迎客不卑亢,

逆境順勢都從容。

身軀魁梧發蓬鬆,

近玈綠色罩崢嶸。

蒼勁皆因氣質好,

高齡越發展童顏。

千年古柏不鮮見,

百歲仙翁難覓蹤。

原是下里平凡命,

多入侯門古剎中。

注釋:發:比喻柏樹的蓬鬆枝葉,就像披上一頭蓬鬆的頭髮。玈(音讀爐)黑色。下里:山鄉里,鄉間。

作者簡介

袁久森,祖籍江西省于都縣,漢族,一九四五年二月生於貴州省鎮遠縣?陽江畔。從小喜好垂釣、書畫,故以「?陽釣徒」自居,淡泊明志,給自己的總結是「置身枉為男子漢,一事無成兩胡斑」。

於一九八七年評獲了美術師職稱。一九九二年評獲政工師職稱,一九九三年由國家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統一安排,受貴州省對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的委託,為黔東南自治州當時的交通現狀和未來發展設想,撰寫了《大山通途》外宣紀錄片攝製台本。並於同年委派八一電影製片廠尤中校主拍完成,一九九六年評獲高級政工師職稱。這在當時的黔東南交通(局本部)系統的十七個州、市、縣中,成為獲得高級職稱的第一人。

袁久森有幸走遍大半國土,喜歡記錄秀麗山川,曾著有《大山通途》(外宣記錄片攝製台本)、《政工工作應當定位參與企業管理》、《兄妹相會話通途》(《大山通途》外宣紀錄片主題歌詞曲)、《有感於公路立法》和《三木詩選》等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演講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演講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