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祥的節,養生的味

吉祥的節,養生的味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老家閩東依山傍海,物華天寶、菜品薈萃。這裡的春節食俗充滿煙火味,是吃貨們暖胃暖心的聚會。

相比閩南人好「玩」而言,閩東人更重「吃」,決不負「閩菜之鄉」之盛名。正因如此,家鄉人格外重視灶王爺。二十三是農曆小年,也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這時就要擺上瓜果貢品,懇請灶王爺在給玉家做「年度總結」的時候多說好話,保佑一家人平安幸福。這一天,標誌著年節籌備的正式啟動,年貨也要忙活置備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家鄉的年貨向來是山珍加海味,以豐富多樣著稱。在春節食俗里,雞和魚不能缺,雞代表「吉祥如意」,魚代表「年年有餘」。閩東人愛喝湯,無湯不成席,而「湯」代表著「源遠流長」,寓示著對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祝願。

二十八是過年的前奏。這一天要開始「圍桌」,就是全家人圍著一個大火鍋,聚在一塊吃飯。在外工作的我一般是農曆二十八下午回到家,那天正好是大舅家「圍桌」。舅媽廚藝很好,每年去她家,她都會做吉祥面,不像山西刀削麵和蘭州拉麵那麼重口味,它的味道偏清淡,帶有一絲的甜味。

到了二十九,是海鮮的盛宴,煎炒烹炸一應俱全。閩東海邊人是四季離不開魚,過年都會準備兩種魚。一是炸馬鮫魚,長長扁扁的,把它切成塊,再包上麵粉,就可以入油了;另一種是熏海鰻,將鰻魚切片,用調料泡上一晚,第二天就可以下鍋炸了。熏海鰻是淺褐色的,外酥里嫩,透著一股濃濃的酥香味。

大年三十傍晚四時起,家家戶戶吃起「雞全宴」,這點與北方過年吃餃子不同。家鄉人吃雞有深意,雞與 「吉」同音,吃雞代表著隆重和祝願。吃的雞都是本土烏雞,皮薄肉嫩,蘸著佐料吃,有些雞的骨頭裡還會帶著血絲,這樣吃很原生態。年夜飯必飲酒祝興,先是長輩祝酒晚輩,接著是後生敬杯長者,再後面是夫妻對敬,以示家庭和睦、幸福久久。一家子喝的是農家糯米陳釀,香遠色清、味醇勁綿,可比天宮的瓊漿玉液。

除夕晚9點後,母親姐姐們會把米粉團搓成「小人兒」,蒸熟後分給大家吃,另放6個在窗台上,意味著「招財進寶,六六大順」。凌晨12點燒香祭祖,燃放炮仗煙花後,長輩給小孩分壓歲錢,而後一大家子圍吃「平安面」,寓意「四季安康」。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閩東人必定連吃「素齋」。母親會將腐竹、粉扣、香菇、黃花菜和木耳等食材放入砂鍋中,用文火煮成一鍋素菜煲。初一吃齋,是一種科學養生的食俗。因為除夕晚飯都是大魚大肉,葷吃多了有油膩感。初一的吃食改葷為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口味的油膩感。待初二以後再吃魚肉,會更香更美。

大年初三一早燒香祭祖,飲一杯蓮子桂圓茶,母親煎好紅糖糯米年糕。家鄉的年糕很甜,把表面煎脆了很好吃,煎的時候若放入一個雞蛋,味道就更好了。吃著年糕時,長輩會連連祝願晚輩們「年年吃糕年年高」!

說起過年的吃食,母親總笑著說:家裡吃的是「山海聯席大餐」,可口又養生。是呀,母親在年夜飯菜譜中提綱主角,她做的每件菜食都開心開胃,那是絕對的私房,絕對的珍藏哪。

「憶昔歲除夜,重迭敘新年」。在溫暖的年氛中,一家子大快朵頤、談笑風生,自是滿滿的親情,自是滿滿的年味!(林文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冬至起,「熬冬」始,繪製丹青來消寒
上海人的新精神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