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國小鎮每年2月都過中國春節,網友說這樣的山寨我喜歡

德國小鎮每年2月都過中國春節,網友說這樣的山寨我喜歡

在德國的巴伐利亞州有一個名為迪特福特小鎮,這裡的德國人瘋狂熱愛著中國文化,每年2月份都會舉辦盛大的山寨版春節,他們會在中國狂歡節中自稱是中國人,就連小鎮的官網也表達著對中國的熱愛,稱自己為「巴伐利亞的中國」。

進入小鎮,首先會看到一塊石碑,上面註明此地距離北京天安門廣場距離7698千米,相信每個中國人看到都會心生親切。

音響里放的京劇是狂歡節的標配背景音樂,還有標配的節日條幅。據說,作為地地道道的德國人想寫中國字卻不會寫時,就會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寫,寫出來的字中國人都得猜。

還好,每年狂歡節都要掛出的這個條幅較為靠譜,不需費力去猜。只是上面寫的「迪特福.巴爾麗施中國」還是讓人有點懵,想來"巴爾麗施"應該是指巴伐利亞洲(漢譯)。顯然,可愛的迪特福特朋友們不缺熱情, 他們缺的是中國顧問!

不過寫成這個樣子挺有喜感的,特別是中間還有個清朝官員的簡筆頭像。

每年的中國狂歡節都是從凌晨2點開始,孩子們穿著中國古代服飾,把鄰居們都喊醒,大聲的宣布:今天我們是中國人了。

慶典當天主要街道都禁止汽車出行,全鎮居民都會穿上自己喜愛的中國服飾,打扮成自己喜歡的中國人形象,紛紛組團來到大街上,期待著下午的大遊行。

下午大遊行正式開始,大家眾星捧月般迎來穿著一身龍袍的皇帝。皇帝人選十分有趣,上一任皇帝去世之後,當地人會用砸金蛋的方式選定新一任皇帝。現任皇帝是從2000年「登基」的,是當地一家醫院的職工,在狂歡的這幾天節日里,鎮長也得當他的手下。

大家都用不正宗的中文歡呼:「福高帝,福高帝……」這張照片目前被放在迪特福特官網主頁上,非常醒目,在官網上明顯可以察覺中國狂歡節已經超越聖誕節,是當地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

皇帝在臣民的簇擁之下登上「金鑾殿」,宣讀《告臣民書》,向上蒼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之後現場演奏中德兩國人民都聽不懂的「巴伐利亞中國國歌」,大家一起高歌歡騰。然後八抬大轎抬著福高帝開道巡城,在大臣、太監、御林軍等角色的陪伴中,狂歡節的大遊行開始了。

此時的街道上有皇帝出巡隊伍,有舞龍舞獅表演,有戲劇角色走街串巷,有踩高蹺敲鑼鼓的……極富中國元素的表演爭相出現,熱鬧非凡。

如果不看臉,一定會以為這場面是國內某城市在舉辦大型文藝節目呢。

一路走來,會發現路上的燈籠和小旗子寫有「嘿,華人」、「福」、「壽」、「運」、"望"等標準的中國漢字。當然,你也一定會看到有小孩子將自己想像的漢字寫在小臉上,看他們頭戴斗笠,手拿《弟子規》、燈籠、摺扇等,感覺非常萌萌噠。

京劇臉譜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臉譜下都是高鼻深目,典型的歐洲面孔,你能認出他們扮演的角色嗎?

還有中國元素之熊貓裝。

慶典這幾天,德國人民穿著漢服唐裝,放著煙花,美美的過了一把當中國人的癮。

為什麼這些德國人如此喜歡中國?可惜連當地的史學研究者都說不出最確定的來歷。

在多種說法中,最靠譜的推測是說,幾百年前,中國商人來到了迪特福特小鎮,帶來了瓷器、絲綢、茶葉等,迪特福特人用當地的白銀、手工藝品做為交換。那時起,迪特福特人就以能擁有一件華麗精美的中國物品而自豪,他們對中國著迷和崇拜,進而深深的愛上了中國。

起初,迪特福特人只是效仿中國人穿唐裝,用筷子吃米飯。後來在1860年的一張掛曆上迪特福特的市民開如稱自己是「中國人」。1869年艾希施泰特牧務公報上刊登的一段科學文章中,迪特福特也被譽為了「中國城」。

後來迪特福特人開始過中國春節,有啥不懂的也不要緊,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像一樣過。就拿吃餃子來說吧,他們一直都沒搞明白餃子餡的配方,所以至今當地的餃子還是大蒜香腸餡的。不管怎樣,當地用筷子吃飯成為常態,過中國春節也逐漸心照不宣。

為了真正的當一回「中國人」,1928年迪特福特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狂歡節,從此成為了慣例,中國春節在德國這一方小鎮長期傳承下來。

雖然當地人只會一些簡單的中文辭彙,大多數連一句完整的中文都說不全,但他們不遺餘力的將這些傳遞給下一代,他們還開辦了中文學校,讓自己的孩子從小了解中國文化。

迪特福特每年的山寨春節都是如此熱鬧非凡,喜感十足,年味如此濃厚,也難怪有網友說:過春節,這樣的山寨我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日本愛子公主入學,這身校服,美不美?
美國後院起火,一小島宣布獨立,有自己國旗和護照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