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不明白,希望才最傷人 | KY觀影:《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

你不明白,希望才最傷人 | KY觀影:《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




KY觀影作者 / 夏超


編輯 / KY主創們




《曖昧不明關係研究學會》是香港青年導演麥曦茵的作品,她曾憑藉《志明與春嬌》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擅長處理青年和愛情題材。麥曦茵在這部電影中以互相交織的五集短故事,呈現出幾位年輕人之間複雜的感情關係,探討了現實中常見的曖昧狀態。










一種曖昧是,

以兄妹相稱







汪嘉敏和林逸民是中學同學。汪嘉敏長相普通,沒什麼特長,有些自卑,而林逸民有音樂才華,是校園裡的小名人。汪嘉敏喜歡林逸民,但看得出他不太喜歡自己,所以她從未表白。




為了能更頻繁地接觸林逸民,汪嘉敏大事小事都要找他幫忙。林逸民性格溫和,雖然覺得麻煩,但很少拒絕,漸漸地在別人眼中他們就成了干兄妹。






後來,汪嘉敏有了男朋友,這種關係依然沒有了斷,比如她和同事夜裡喝酒喝多了,還會讓林逸民來接自己。




另一種曖昧是,

假裝成普通朋友







林逸民畢業後到英國繼續深造,後來又回到香港,供職於一家音樂製作公司。他目前單身,工作有些忙,沒多少時間談戀愛。他心裡一直放不下一個人——他的青梅竹馬,李寧。




林逸民和李寧互相愛慕,但一直沒有確定戀愛關係。在林逸民出國後,兩人相隔千里,林逸民依然在校園氛圍中,而李寧正在職場摸爬滾打,兩人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關係日漸疏遠。







回到香港後,林逸民本想修復關係,不料李寧已經有了男友。林逸民偶爾約李寧一起吃飯,像普通朋友一樣聊聊天,但在她面前,他依然無法坦然相待。而李寧對過去也沒有釋懷,覺得之前的遺憾說不定還有機會彌補。這樣一對「普通朋友」聚在一起,言談舉止之間充滿微妙的意味。



第三種曖昧是,

男女之間的義氣








李寧是不少男生心中的女神,中學時代身邊就不乏暗戀者,李彩華就是其中之一。李寧愛好美術,李彩華也選修了美術課,有時李寧要為社團做布景設計,李彩華在很忙的時候也會挺身而出提供幫助。



李寧用「講義氣」來形容李彩華對自己的好,將他視為好朋友。而李彩華覺得男女之間講義氣不太合適,但看到李寧如此自然、滿意的態度,他暫時放棄了辯駁。







畢業之後,兩人的義氣依然保持著。當李寧心情不好、需要安慰的時候,她總會想到李彩華,他也會及時趕來,用心撫慰她。




最後一種曖昧是,其實喜歡你但和你只是兄弟。






最後一位曖昧關係中的人物是個男生。何葉是李彩華的好兄弟,在中學時代兩人就形影不離,畢業後還租房住在一起。李彩華痴情於李寧,為她辛苦付出,這一切「兄弟」何葉都看在眼裡,暗地裡為他不平。




更讓何葉痛苦的是,他喜歡李彩華,但又不敢說出這份愛。他知道自己的愛是無望的,李彩華不可能愛自己。他更害怕的是,如果他向李彩華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兩人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





當我們說一段關係是「曖昧」的,往往是說這段關係的內涵或狀態還沒有完全確定,雙方或至少有一方有些浪漫色彩的、若有似無的感覺,但心照不宣地不做出承諾(也不要求對方做出承諾),但對對方曖昧的信號也不明確拒絕。







比如,林逸民和汪嘉敏的干兄妹關係,對林逸民來說比較明確,他知道自己不喜歡汪嘉敏,也會想到她有男友的現狀而有所顧忌,他總是幫助她確實是兄長式的關心。而對汪嘉敏來說,希望還存在,這段關係還沒就此固定下來。




汪嘉敏知道林逸民仍然單身,而自己和男友的關係也不牢固,所以她相信林逸民對自己的關愛有可能轉變為喜愛,自己等待的只是一個契機。正是為了這份希望,她才會想法設法製造更多接觸機會,比如她會找個機會將自己的貓寄存在林逸民家中,但一拖再拖地不願抱回。在汪嘉敏的朋友和男友看來,她和自己所謂的「乾哥哥」就在曖昧著。







在這種曖昧關係中,

雙方對關係的期待和想法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傾向於做出承諾的一方,或是期待關係能按照自己想法而改變的一方,會更願意花時間與對方相處,內心也更會有排他性的想法,

當對方和其他人表現得非常親密,或是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時,便會覺得吃醋、生氣,甚至覺得自己被背叛。




而傾向於拒絕的一方,或是對關係早已有明確界定的一方,常常會認為彼此應當保持適當的距離,很少會表現對忠誠度的敏感,與其他人親近的時候不太在意。








李寧和李彩華的關係同樣如此。李寧覺得男女之間可以保持純粹的友誼,她一直用「義氣/哥們」來界定自己和李彩華的關係,而李彩華不懂得如何維持這樣的友誼,他覺得男女之間要麼是戀愛關係,要麼就不要過於親密。當李彩華無法放棄對李寧的愛戀,又不願對李寧明確表明感情,他就陷入了痛苦。




可能有些人會斥責李寧,好像她在將李彩華視為備胎,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李彩華的苦苦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其實,這不是李寧的本意,她以為李彩華能夠接受這樣的朋友關係,因為他沒有明確反對。在之後的相處中,她也會時不時明確這段關係的內涵,防止李彩華誤解。







總的來說,是李彩華自己選擇留在這種單方面的曖昧關係中的。他的心理非常典型:他不敢對李寧吐露自己的感情,是因為他害怕自己被拒絕,雖然李寧和自己的關係很親近,但

在他的認識里,表白就像一道只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要麼談戀愛,要麼斷絕較為親密的交往。

他不願面對潛在的失敗,因為一旦失敗,他將徹底失去李寧,這將比曖昧狀態更加令人痛苦。




雖然當前的曖昧關係會讓自己的心緒起起落落,但至少痛苦和甜蜜互相交織著,希望和絕望並存著,他還能依靠關係中的甜蜜和希望自我安慰,對那些不合預期的情況選擇性忽視。







一些人願意留在曖昧關係中,還可能是因為

他們已習慣了曖昧關係,不願踏入全新的感情狀態,甚至曖昧關係成為了美好的人生記憶,他們不願放棄。

就像汪嘉敏對曖昧關係的維持,逐漸使自己對林逸民產生了依賴心理,在她的生活出現困難之時,她總會想逃進林逸民的關心中。




有些人還會利用曖昧關係,當自己沒有對一段關係進行承諾的時候,自己就保留了與更多人進行交往的可能性。這些人將曖昧作為對戀愛資源的佔有和篩選方式,將眾多的曖昧對象進行對比,最後挑出理想人選。




還有一些人是享受曖昧關係本身。在我們尚未對一個人足夠了解的時候,我們能夠按照自己對感情的理解暢想彼此的關係,而當關係確定下來,在兩個人對彼此的性格、喜好和想法都比較清楚之後,日常生活會嚴重磨損過去的幻想。







所以,關係的不確定性,帶來了更多的想像空間,讓兩個人彷彿身處在更有張力的情感遊戲之中。一段確定的關係中也必然包含著承諾和責任,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重負。有些人正是為了這種美好的想像和自身的自由,放棄進入穩定而明確的關係。





整體而言,人們是排斥曖昧關係的,因為它常常帶來負面影響。




長久地停留在曖昧關係中會阻礙兩個人的情感發展。

就像林逸民和李寧,他們兩人互相喜歡,也擁有足夠的感情基礎,然而兩個人沒有表白,讓雙方深陷於對彼此的猜測之中。




他們不願輕易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加深感情,尤其是在林逸民出國之後,這種沒有做出承諾的曖昧關係不足以抵抗地理上和心理上的距離,兩人原有的感情逐漸被消耗,過去就成為了某種未完成的遺憾。







身處曖昧之中,也容易讓人不了解真實的親密關係。

曖昧關係缺少承諾,讓人的責任感下降,人會更靈活地在這樣的關係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避開不想要的一切。

而在真實的親密關係中,人必須面對更為複雜的生活狀態,需要處理與另一個人的衝突,練習去包容對方身上的缺點,還要限制自身諸多方面的欲求。




所以,

一個習慣了曖昧關係的人在進入確定的關係時,必然會覺得困難重重。

汪嘉敏與男友關係不佳就和她對林逸民的依賴有關。當她和男友遇到感情矛盾,她想到的不是去直面問題,嘗試做出改善,而是逃避到林逸民那裡。如此反覆,她和男友的關係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分分合合,甚至越來越糟。







曖昧關係常常與不對等的索求和付出有關,甚至還可能與情感欺騙、操控有關。

雖然我們不會要求每一份感情都是絕對平等的,但我們常常希望自己的付出能獲得真誠的回應。在這一點上,身在曖昧中的人往往是矛盾的,比如李彩華對李寧的付出,一定程度上他知道自己的付出可能是徒勞的,李寧的回應也是錯位的,但他不願放棄當前的關係,只能降低自己的要求,認為友情式的回應也彌足珍貴,又無法放棄對關係的幻想。




走出曖昧關係很困難,也和不對等的付出有關。不斷付出的人,付出的越多就越難走出來。因為一旦離開這段關係,似乎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也很容易認為這將會是非常失敗的事。

面對這樣的擔憂,他反而會想要付出更多,試圖避免這樣的結果。如此惡性循環,直到自己徹底無法面對。







如此沉重的曖昧關係需要及時斬斷。在李寧決定出國時,李彩華仍舊沒有從她的言談舉止上看出關係改變的可能性,他最終決定放棄。好在,隨痛苦而來的,還有卸下重負的自己,以及等待去開闢的全新生活。




在這些方面之外,

對曖昧關係的抗拒,還來源於我們對人生不確定性的恐懼。

我們希望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清晰的、整合的世界,能夠輕鬆地在各種明確有序的人際關係中生活。很多人面對感情的時候,也會抱著類似的期望。他們會希望,兩個人之間的愛戀關係,要麼是做出承諾,要麼是做出拒絕,一種模糊的、搖擺的狀態對人來說是一種負擔,也容易誘發人性中的惡。




這樣的期望在現實中很難達到,它更像是戀愛關係的模型,為了獲得清晰性、可理解性而做出的粗略總結。在具體的生活中,即便兩個人確定了戀愛關係,兩個人依然是在親密無間與冷漠疏離之間不停搖擺。承諾與拒絕更像是一段光譜的兩端,大部分人都在中間不斷來回,根據當時所處的狀態而做出行動。




當我們想要確定一段關係,是為了讓這段關係能擁有較為清晰的框架,讓彼此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方便地維持一段關係。

雙方通過共同對一種關係清晰的確認,讓幻想消除,它是雙方共同的、關於彼此會真誠對待這段關係的承諾——無論這段關係是友情、愛情、甚至只是炮友。




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無法滿足對方期待,但仍然不拒絕與對方曖昧的人,本質上就是利用了一種信息不對稱性,讓自己在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同時,享受對方的情感。我認為,這是一種不真誠的惡。相比起來,那些把話說得很清楚的關係,即便不是戀人關係,也是對對方「知情同意、自主選擇」的一種必要的尊重。




但拒絕曖昧,並不是拒絕人性和感情的複雜。在人與人的諸多關係中,很多微妙的情感無法被簡單歸入已被命名的關係之中。只要雙方對彼此之間的「狀況」有共識,雙方都沒有利用對方的感情讓自己在關係中享有更多的主動權,且這段關係也沒有對其他人造成傷害,成人之間一切相互知情同意的關係,某種程度上都是被允許的。




今天這部電影中的5種曖昧,你經歷過幾種呢?那段曖昧關係有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影響嗎?如今你和那個人怎麼樣了?來留言區和我們討論吧!
























@KY主創們


微博




mkt@knowyourself.cc


商務合作請洽





搜索文章/招聘/測試/轉載/請戳公號菜單欄



KY粉絲留言精選:那些堅持自我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寒潮出門沒暖氣?還好我送了Ta這個可穿戴式取暖設備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