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塵里,我們可以愛得溫暖又了無牽掛…般若之光

紅塵里,我們可以愛得溫暖又了無牽掛…般若之光

來源:「令見」微信公眾號

他沉默寡言又低調,但在許多令見群友的心裡, 他卻是神一般地存在。

下邊這些畫,出自沒有受過正規繪畫訓練的他之手。

下邊的答疑,讓許多群友感嘆受益無窮。

下邊的這段講義來自他著的《中論簡介》,道盡了學佛路上最關鍵的四個字……

妙吉法師

師從虛雲大師的親傳弟子體光老和尚,畢業於中國佛學院,法號妙吉。

他把全部精力用於弘揚中華佛教文化上。獨自一人耗時10年,把千年絕學《三論》憑一己之力作了全面翻譯註解,令人驚嘆!

他創作的觀音等佛像爐火純青,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和收藏價值。

紅塵*愛

問:既然最終目的是生死解脫, 是不是所有勸人愛爸愛媽愛家愛生命愛國家的言論都只是追求人天福的戲論? 因為你越愛,越會增加自己此對愛的執著,與分別心, 越是種下了輪迴之因?

妙吉法師:並非所有的愛都會增加執著,佛菩薩也關愛眾生,難道他們會輪迴嗎?他們是雖度眾生而無一人可度,雖愛眾生而無一人可愛。

問:都說在家人要盡到對塵世的責任,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都去照顧好雞毛蒜皮的事了,自己的天地與心量越來越小,修了很久都沒有進步。 相反,看到修得好的在家人, 往往是所謂的塵世責任放下得很多的人,而出家人更是全放了,到底怎麼平衡?

妙吉法師:現實生活雖然有種種不如意,但是這些不如意,正好幫助我們修行,正好歷練我們的心境,如果沒有這些逆境,還要我們修行做什麼?修行就是要在逆境當中修,如果離開這些雞毛蒜皮,到哪裡去磨練習氣?到哪裡去降服煩惱?所以對於逆境,要生歡喜心、感恩心、讚歎心、勇猛心,不要生厭離心、煩惱心、是非心、抱怨心。

問:將三論用在生活中,就是對一切事都專註去做, 但注意觀照情緒,抽離情緒, 久而久之便得直心自在,是這樣嗎?

妙吉法師:是的。六祖說的:無相、無念、無住。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中觀法門的修行方法。

問:為修行和公益離婚的人會下地獄嗎?

妙吉法師:動不動就下地獄,還要不要人學佛了?

問:菩薩道而斥聲聞,與執聲聞而斥菩薩道其實是一個道理。本無三乘,唯一菩提乘。達摩大師所言涅槃,是對活人而言,我不疑貪嗔痴的寂滅;我疑的是活人體證涅槃,死後是否再來,入不生不死的輪迴度眾生。沒有這樣一個不生不滅的涅槃(或者安立其他名稱)沒有這一回事,方便教化有情,立名菩薩。

妙吉法師:

執大執小,俱是顛倒。

本無三乘,何有一乘。

活人死人,都是妄想。

來與不來,無非戲論。

問:進群一天了,看了提問和法師精彩回答,收穫很大。感恩!弟子有個問題:知見在文字上的概念轉,還未超越頭腦意識得範疇,請問如何實修實證?以契入法我一如的境界?

妙吉法師:培養正見,本身就是實修實證,不要離開見地,另外去談修證。見地不真,才會契入法我一如,這種契入,不如不入。

問:佛法的修學是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境界的吧!凡人大眾都是在「有」的層面,所以針對「有」佛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可否理解為三論破三法印是站在一個更高的境界?在這個境界里空,什麼也沒有,所以談什麼無常和無我?那是否為斷滅空?

妙吉法師:正因為學空學的不夠空,不學大乘畢竟空,所以才會落在斷滅空上。如果把空徹底學透了,一切無明邪見,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問:既然不生不滅,無生法忍,那又如何解釋,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妙吉法師:把一切都空掉,乃至把你的何期自性也空掉,就能生萬法了。像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什麼不能生。

問:許多人說對在家居士的要求和對法師的不同,但有著名法師說,想成佛路只有一條, 你必須和法師一樣,心頭塵緣了得乾乾淨淨,是這樣嗎?

妙吉法師:法師說的沒錯,問題是我們想不想成佛。

問: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怎麼理解凈土中念佛,臨終見佛。---慧律法師說那是方便說,金剛經是為發大乘者說。但我還是不太明白。請問,怎麼理解?

妙吉法師:釋迦牟尼是因緣所生的佛,能說沒有嗎?既然是有,就能念佛見佛,蒙佛接引。而因緣所生的佛,就是畢竟空,能說是有嗎?既然不是有,當然不能以色聲見佛。總之,空有都是方便,大小無非化城,貴在因門而入,無需強分彼此。

問:我想請問法師,禪,畫,美,藝術這幾者之間的關聯和密意?心的鑰匙在這嗎?

答:禪=畫=美=藝術,禪=磚頭=瓦塊=狗屎,同理,畫、美、藝術=磚頭、瓦塊、狗屎。這就是密意,信不信由你。

緣起性空

節選自妙吉法師中論簡介

緣起性空

將欲釋文,大明二義:初緣起,二性空。

緣起

緣起是佛教立教的根本大法,佛教剖析萬有,評判百家,濟世度人,立教立宗,盡在緣起二字。

緣,是因緣的簡稱。所謂因緣,因指主要條件,緣指次要條件,因是主因,緣為助緣,親者為因,疏者為緣,內為因,外為緣,故名因緣。如種子親自直接生芽,是故名因,水土陽光人工等外力間接助成,所以名緣。通而論之,因緣俱是緣。有因有緣,因緣具足方能生果,有因無緣有緣無因及因緣不具足皆不能生果。

起,是生起之義。

《雜阿含》解釋緣起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以相待解釋緣起,相待起就是依他起,一切事物必須依靠其他種種因緣條件才能生起,這就是緣起。

性,是自性的簡稱。

《唯識述記》云:性者,體也。

《探玄記卷十八》云:性是因義。

《大乘義章卷一》云:性釋有四義:一者、種子因本之義。二、體義名性。三、不改名性。四、性別為性。

《大智度論》云: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緣有。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云: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

《中論》卷一云:自性即是自體。

《中論疏觀有無品》云:若無性則無自體。

《中論疏觀業品》云:若一毫之法假緣則無自體,無自體則無物,無物則本無生,云何有業,此言切要,一切法皆作此問之。

《十二門論疏》云:自性即是自體,既無自性即無自體。

梵語舜若多,是與有相對的一個概念,意譯為空無、空寂、空凈、非有。

《佛學大辭典》: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

《中論序疏》云:以畢竟無一切患累有法,故秤為空。

《大集經》云:不可說故無相貌故,名為空。

《大乘義章》云:一切諸法,畢竟無性,故名為空,空義如是。

《維摩詰經》云: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云:色等五蘊無自性故,說名為空、無相、無願、無造、無作、無生、無滅,即真法界。

《大涅槃經》云:如瓶無酪則名為空。

《大乘掌珍論》云:如幻象馬等相,無有他實象馬等性,說名為空。

《回諍論》云: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以無自體名為空者。

《大菩薩藏經》第二卷:遠離取執,勝義諦中,無法可得,由性無故,說名為空,由此說空為極了義。

《涅槃經》卷五:空者,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有為,如瓶無水,則名為空。

《智度論》卷六曰: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

綜上所述,性者,體義。自性者,自體之義。

空者,無所有不可得義。性空者,自性不可得義,即諸法本無自體了不可得。

培福修慧 踐行菩提

天開團隊招募有情懷的志願者

道場護法部:護持天開寺各種法會和活動

時間:寺院法會活動期間

地點:天開寺

媒體宣傳部:(1)采寫編輯(2)製作文字、圖片、音視頻

時間:隨時

地點:網路

北京天開奉齋放生團:組織奉齋放生宣傳活動

時間:另行通知

地點:主要在北京市內

更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開法語堂 的精彩文章:

寬見法師:如何在工作與正法之間抉擇
學佛者要多聽經聞法,保持正知正見

TAG:天開法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