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新聞: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白堊紀的鳥

大新聞: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白堊紀的鳥

大新聞: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白堊紀的鳥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圖註:死亡後墜落地面腐化後被樹脂包裹的煎餅鳥。圖片來源:邢立達 |繪圖:張宗達

2月2日上午,由中國、美國和加拿大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一塊來自緬甸的琥珀中找到了一隻白堊紀的鳥。琥珀中的鳥?去年6月初,古生物學家也在琥珀中發現了鳥啊,這有什麼新鮮的?這還真的很新鮮,因為古生物學家這次在琥珀中發現的鳥更完整、更成熟,而且更…

金黃的琥珀中有一隻煎餅鳥

圖註:位於胡康河谷的琥珀礦區,攝影/Huabao DONG

圖註:包含有昆蟲的緬甸琥珀,供圖:江泓

胡康河谷位於緬甸的北部克欽邦,這裡可是著名的白堊紀琥珀產地,金黃色的琥珀當中經常能夠發現昆蟲、植物。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以代表的研究團隊正通過白堊紀琥珀打開了一扇通過1億年前那個神奇世界的大門,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尾巴和雛鳥化石,而這一次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更完整的鳥類化石。

包裹白堊紀鳥類化石的琥珀有7厘米長,這可是相當大的一塊琥珀了。我敢打賭,一般人拿到這塊琥珀肯定分不清裡面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三維掃描了琥珀,然後得到了這隻鳥類的骨骼。從復原骨骼圖中能夠清晰的看到頭骨後部,完整的頸椎和背椎,左前肢,盆骨和股骨。你可能會說,化石並不完整啊,還有很多缺失,但是相比2017年6月公布琥珀古鳥可要完整太多啦,那次發現的鳥類僅僅保存了腦袋、脖子、後肢和翅膀尖。儘管琥珀中保存了小鳥身體的許多部分,但是標本在形成過程中變得很薄,就像一層煎餅,於是大家就叫這隻小鳥「煎餅鳥」,還可能這樣?

圖註:煎餅鳥標本與微CT圖像對比,供圖:邢立達

圖註:2017年標本整體的CT重建數據。圖片來源:白明

圖註:吸蜜蜂鳥,圖片來自Richard Gonzalez

邢立達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煎餅鳥非常小,長度僅有5厘米,它與今天地球上最小的鳥類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差不多大,不過煎餅鳥並不以花蜜為食。其實煎餅鳥還沒有成年,所以它成年之後肯定還會更大一些。

圖註:根據吸蜜蜂鳥復原的煎餅鳥,製圖:毛宇昂

最完整的古鳥

儘管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古鳥類的化石,但是保存在琥珀中的古鳥卻只有幾個,煎餅鳥是其中最完整的,而且是發育程度最高的。在煎餅鳥的腦袋和脖子周圍保存了羽毛,這些羽毛又密又長,說明它既不是剛剛出生的,也不是仍然處於少年時期。看來煎餅鳥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它能夠飛翔,能夠獨立生活。飛翔來自煎餅鳥羽毛的硬質羽毛,羽毛上的羽片已經閉合,羽軸羽枝非常清晰。

圖註:煎餅鳥羽毛特寫,供圖:邢立達

煎餅鳥身上能夠提供重要信息的可不僅僅只有羽毛,還有骨骼,它的恥骨呈U形,恥骨的中部明顯凹陷,末端的恥骨較短。什麼?你沒看懂恥骨說明了什麼?沒關係,恥骨的形態證明煎餅鳥屬於反鳥類,而反鳥類是一群已經滅絕了古鳥類(Enantiornithes)。反鳥嘛,顧名思義,就是和今天的鳥類相反。這個相反並不是都反過來,而是肩胛骨和烏喙骨的連接方式相反,它們同樣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並且在晚白堊世繁榮興盛。

煎餅鳥所在的反鳥家族最終在白堊紀結束時和近親非鳥恐龍一同滅絕了,這個家族中只有鳥類,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今鳥類(今鳥亞綱)生存至今。

追查煎餅鳥之死

小小的煎餅鳥是怎麼被包裹在琥珀之中的呢?它是不是被粘乎乎的樹脂殺死的呢?這是許多人好奇的問題。古生物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為我們揭開了其中的真相。在琥珀中,沒有發現煎餅鳥的內臟,腹部的軟組織也不見了,在它周圍還找到了甲蟲和昆蟲的糞便,另外還有植物的葉子。這說明什麼?說明煎餅鳥在被樹脂覆蓋之前就已經死了,它落在地上的身體一部分甚至被昆蟲吃掉,之後才被滴落的樹脂包裹,然後變成了琥珀。

讓我們回到1億年前白堊紀時期的胡康河谷,還原煎餅鳥死亡之後的遭遇:

白堊紀的胡康河谷有幾分今天的樣子,茂密的熱帶雨林覆蓋著大地,放眼望去儘是綠色。森林中不時傳來各種鳥類的叫聲,地面上能夠看到恐龍的蹤影。煎餅鳥從天而降,但是卻並不拍打翅膀,它完全是以自由落體下墜。當煎餅鳥重重落在地上之前就已經死了,它躺在鋪滿枯葉地面上,翅膀向後展開。

圖註:煎餅鳥標本死亡姿勢圖,繪圖:張宗達

煎餅鳥的屍體很快就引來了以腐肉為食的昆蟲,它們是盡職盡責的清道夫。昆蟲們會先吃掉若軟的皮膚、內臟、肌肉等部分,骨頭、羽毛則會留著以後再說。昆蟲們有條不紊地清理這煎餅鳥的屍體,它們並沒有注意到頭頂上南洋杉的樹脂正在掉落。樹脂就像燒化的糖一樣從天而降,一滴一滴將煎餅鳥僅剩的部分包括起來,而那些來不及逃走的昆蟲成了陪葬。當樹脂變硬之後,瞬間成了天然的防腐水晶棺,經過1億年的歲月之後成了包裹了鳥類化石的琥珀。

圖註:「煎餅鳥「的前生,死亡後墜落地面腐化後被樹脂包裹。圖片來源:邢立達 |繪圖:張宗達

圖註:煎餅鳥標本自然光照片與熒光照片,供圖:邢立達

來自緬甸的琥珀又一次被我們帶來了大大的驚喜,相信之後緬甸琥珀當中還將有更多震驚世界的大發現!

煎餅鳥研究團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黎剛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Jingmai O』Connor)、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白明副研究員、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研究院院長路易斯·恰普(Luis M. Chiappe)教授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Ryan C. McKellar)教授、台北市立大學的曾國維教授等學者共同研究。

圖註:瑞安麥凱勒(左)與邢立達(右),供圖:邢立達

圖註:月末即將出版的《科學通報》(英文版)將用封面故事報道煎餅鳥的發現,供圖:邢立達

該研究成果在中國頂級學術刊物《科學通報》(英文版)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

最後要特別感謝邢立達先生接受採訪並提供圖片。

參考資料:

L. Xing, J.K. O"Connor, R.C. McKellar, L.M. Chiappe, M. Bai, K. Tseng, J. Zhang, H. Yang, J. Fang, G. Li, A flattened enantiornithine in mid-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morphology and preservation, Science Bulletin (2018), doi: 10.1016/j.scib.2018.01.019Lida Xing, Jingmai K. O"Connor, Ryan C. McKellar, Luis M. Chiappe, Kuowei Tseng, Gang Li, Ming Bai , A mid-Cretaceous enantiornithine (Aves) hatchling preserved in Burmese amber with unusual plumage, (2017), doi: 10.1016/ j.gr.2017.06.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東方的「閃蝶」——箭環蝶屬小記
該死的,轉基因到底有沒有危害!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