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40年前你家屋裡都貼了哪些年畫嗎?快消失的民俗
快消失的貼年畫風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一轉眼,春節就這麼過過了,今天上班了!
回想以前小時候過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總覺得比現在的「年味」要濃很多。比如,過年時家裡都會買回新的年畫張貼,讓我們小孩張貼,而現在,已很少有人家再張貼年畫了。
你家還貼年畫嗎?還記得40年前你家屋裡都貼了哪些年畫嗎?
(貼「福」字)
過去過年,有兩張「年畫」必貼,一是門畫,一是牆畫。
門畫即門神畫,與春聯同源,都是由古代驅邪的桃符演變而來,現在農村還有很多人家會貼上。早在秦漢時,用桃木刻出神荼、鬱壘二門神像,掛在門上辟邪。後來民間圖省事情,直接在兩塊桃木板上畫像或書寫「神荼」、「鬱壘」二字替代。再後來畫於紙上,貼到門上。
(「神荼」、「鬱壘」桃符)
門畫都是成對貼的,第一道外大門貼的門神都是「武將」,如神荼手執長矛,貼於左邊門上;鬱壘手執板斧,貼於右邊門上。唐朝後神荼和鬱壘換成了手執鐵鐧的秦瓊和手執鐵鞭的尉遲敬德,都是身穿甲胄,形象威武勇猛,用以驅邪鎮鬼,給人以安全感。
而在第二道上貼的門畫,上面是「文神」,是吉祥神。如天官賜福、狀元及第、加官進祿、福祿壽三星等,文門神雍容華貴,用以招財納福,看起來很吉祥。
(門神)
此外,鍾馗也是較為常見的門畫形象,還有五子登科、馬超和馬岱、孫臏和龐涓、趙雲等。還有的地方,如江蘇徐州會貼「蚩尤」門神。
偏房和卧室的房門,一般貼門童畫,內容為胖娃娃或婦人童子,都蘊涵著吉祥寓意。
門畫在過去很流行,但現在僅存於部分地方和人家,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除夕日,與春聯一起貼出來。
(傳統題材門畫)
(新時代題材門畫)
1949年以後,門畫仍十分流行,但題材變化很大,都是結合時事主題,不少美術出版社都出版過門畫。
牆畫與門畫不同,則貼在房間內牆壁上、房間里的,因為都是吉祥如意一類內容,又稱「吉祥畫」畫,也稱「年畫」,現在人們一說年畫,大都是這類吉祥畫。
牆畫主要是裝飾、觀賞用,辟邪鎮宅的功能被淡化,牆畫室內隨處可貼,一般貼在顯眼的地方。除了牆壁外、炕圍、窗旁、窗頂、桌圍、缸罐上,都可以貼。
(傳統題材年畫《連年有魚》)
傳張年畫題材多為歷史人物、神話傳說、戲曲故事、花鳥風景、農事活動、生活場景、民間雜耍等,內容吉祥喜慶,色彩大紅大綠,鮮艷熱烈。往往通過象徵、比喻、諧音等表現手法,突出主題,烘托節日氣氛。
年畫中,最受歡迎的是胖娃娃、紅鯉魚、金雞、富貴牡丹、壽桃、綠荷等。如《連年有魚》年畫上,是一個胖娃娃抱著一條大鯉魚,坐在荷葉上。
(傳統題材年畫《連生貴子》)
所張貼年畫的內容依房間主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如果是新婚房間,要張貼《鴛鴦戲荷》、《連生貴子》等表現愛情和生育題材的年畫。如《連生貴子》,上面少不了一個胖小子和蓮葉。如果是長輩居室,要貼寓意長壽、健康的年畫,如壽星、松柏、仙鶴等,或是貼戲曲故事類的年畫。
如果有鎮宅考慮,會張貼或懸掛猛虎下山這類年畫,一般畫幅比較大,掛於中堂。如果其他地方,如房門、櫥門、裡屋也需要,畫幅一般比較小。
在清末,出現了一種新的年畫品種「月份牌」,將日曆與年畫結合了起來。這種月份牌就是現代的掛曆前身,最早從上海興起,民國年畫極為流行,大家現在看到的月份大都是上海的,就是這原因。
(月份牌)
(明星掛曆,劉曉慶)
1949年以後,年畫雖然繼承了傳統風格,但主題出現變化,新時代的年畫一般反映的是新的風俗和事件,如1950年代,流行的年畫有反映抗美援朝主題的《我們愛和平》、《保家衛國》;有反映國家大政方針的《人民公社好》、《大躍進》、《三面紅旗萬歲》、《大鍊鋼鐵》等。
(新時代年畫《人民公社好》)
再後有反映祖國統一的年畫《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反映城鄉一體的《工農一家喜迎春》、反映工農業生產的《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反映科技進步的《革新闖將》等。
(新時代年畫《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
革命、軍事和建國題材的年畫,當年最受歡迎。如反映紅軍題材的《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以天安門為背景的《我愛北京天安門》、 以國徽為主題的《偉大祖國欣欣向榮》,歌頌毛澤東功績的《萬物生長靠太陽》,等。
(新時代年畫《萬物生長靠太陽》)
還有學習、勞動為主題的年畫,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因為畫面都是小孩開學,或上戴紅領巾什麼的,到生產隊勞動一類。如《新學年》、《哥哥戴上了紅領巾》等。
(新時代年畫《哥哥戴上了紅領巾》)
取材於電影和革命樣板戲的年畫也十分流行,如《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紅色娘子軍》、《做人要做這樣的人》、《學習潘冬子,做革命接班人》、《學習潘冬子,做黨的好孩子》等。
(新時代年畫《學習潘冬子,做黨的好孩子》)
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過去的「抓生產」、「鬧革命」、「政治人物」題材不再受青睞,港台影視明星年畫、風景年畫、花卉年畫成為時尚,男孩女孩的房間少不了一張明星照。畫上的明星就是他或她的夢中情人,在今天來看,這就是「追星」,不過那時沒有這個詞。
(1980年代當紅明星張瑜、達式常、高英)
如今,時代又變了。張貼牆畫風俗幾乎快消失了,還沒有張貼門畫流行,家庭觀畫代之以可以更新、自動播放的電子像框。高檔的則懸掛名人字畫,而不再是「俗氣」的年畫。
其實,我覺得俗氣也沒有什麼不好,一個時代有一時代的文化生活和審美標準吧。
(新時代年畫《做人要做這樣的人》,上面的是《紅燈記》里的鐵梅,下面是持槍女民兵,都是那個時代的全民偶像)
還有一個要說的是,在40年前那個時代,如果去選購領袖和政治人物畫像,不能說買,只能說「請一張」。我當年去供銷社買年畫時,就被家裡文化水平最高、已上了中學的四姐這麼叮囑過。當年,有條件的會「請」馬、恩、列、斯、毛肖像,但再窮的人家,也要「請」一張毛澤東畫像。
(毛澤東標準肖像畫)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的死刑最多?最少的朝代估計不少網友都猜錯了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