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子女比對父母好就是白眼狼?

對子女比對父母好就是白眼狼?

春節前,姐姐給爸爸寄了一套棉衣褲。我哥從溫州回老家,也給我爸買新衣。我問爸爸是否還有其他衣服需要買的,我買了寄給他。我爸連連拒絕,「衣服多得穿不完,買了幹什麼?都堆在那兒,佔地方。」

在外打拚的遊子們,春節總是會給父母孩子買新衣買禮物,孝敬父母,愛護孩子。

有人就會做這樣的比較,父母對子女付出百分之百,為什麼子女孝敬父母做不到百分之百?這個問題該怎麼解釋?

我爸媽在十幾年前曾經提到過同樣的問題。他們看到姐姐為孩子花錢不眨眼,酸溜溜的說,「能給孩子花十個,給父母一個都花不到。」

我當時在旁邊沒有反駁他們,他們對父母也做不到百分之百付出。

父母對子女的愛遠遠超過子女對父母的愛,父母對子女還哺育,子女對父母是孝敬。這是人類繁衍本能決定的,人類的發展是往下走的。父母對子女付出是生存本能,是由生物繁殖生命的生存焦慮驅使著付出的。

子女對父母孝敬是要有較高道德的,是非生物性的。孝敬,是具有社會性和道德性的,和生物生存本能相比,就弱很多。

本能就如下山,順著道兒往下走就行了,不費力。道德就如山上,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的往上爬,費力累人有難度。

人類抗拒老,欣賞年輕。

小嬰兒什麼都新的,就連腳趾甲也都充滿了可愛,父母親起小嬰兒的小腳丫,小嬰兒咯咯笑。人的本性就是喜歡新鮮的美麗的茁壯的多變的可愛的,子女滿足了這一切的要求。

躺在病床上的父母,腳趾甲上充滿了過去的滄桑,有哪個子女沒事親父母腳丫子?人老了,就代表著生命是衰敗的陳舊的滄桑的不合時宜的醜陋的。

可愛能激起愛意,滄桑激起的是愧疚。所以孝,要提倡,要強調。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把孝作為人道德的基礎,百善孝為先。孝就跟其他善一樣,是需要修鍊的。可見孝,從古至今都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我一個朋友,年約六十歲,做了外公。他直言,他對子女的付出是百分之百真情實意的,對父母也很愛,但做不到父母對他的一半。

他很愛他的外孫女,也源於對女兒的愛,是對女兒愛的延續。

他不無感慨的說,「我喂外孫女,她沒牙呢,慢慢就長出來了。喂老爸,他的牙都掉光了。我牽著外孫女蹣跚學步,不久會走了。我扶著老爸去衛生間,後來他起不來了。老爸的最後時刻,女兒外孫女都在,四世同堂,那情景一言難盡。唉,人人都會這樣。」

我們看新聞,經常看到父母為治孩子的病傾家蕩產。孩子為治父母的病,傾家蕩產的不多。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伺候久病的父母,一直和顏悅色的子女成了世人學習的楷模。孩子生病,父母恨不得把命都掏給孩子,孩子疼一下,父母就心啊肝啊肉兒的心疼。

小時候,我家有隻養了十幾年的老母雞,它是母雞媽媽里的楷模。她不但能孵化小雞,還能孵化小鴨子,小鵝。鵝長大了會很兇,我媽一撒糧食,鵝們就兇巴巴的把其他雞鴨們趕走,它們站一圈,把體弱無力的老母雞護在圈裡,等老母雞吃完了,鵝們再吃。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燕子有反哺之恩,小羊羔還有跪乳之恩,不同物種的動物也知感謝養育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

唐朝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小時候我腳上穿的鞋子,身上穿的棉衣棉褲都是媽媽在油燈下親手縫製的。如今想來,歷歷在目。

爸爸頂著大太陽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地里幹活,為一家人的糧食忙活著,為一家人的零花錢忙活著。一生辛苦操勞,到老了,失去老伴,凄惶孤身一人。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不能近身盡孝,也有事沒事打個電話。

水都是往下流的,作為人,讓親情逆流,多給年老的父母一些關愛。父母老了,行動遲緩了,腦子也遲鈍了,但不變的是他們對子女的愛。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付出,永遠不是等於號。不求百分之百回報他們,哪怕只有百分之二十,他們就知足了。

以前沒摟過父母的,摟他們一下;以前沒牽過父母手的,牽住他們的手嘮嘮家常;以前沒和父母自拍過的,把腦袋和父母腦袋湊在一起,拍張自拍照;以前沒和父母一起出門旅遊過的,安排一場和父母一起的旅遊;……

如果你在外地,不在父母身邊,現在就抄起電話給父母打個電話吧。告訴他們,你想念他們了。

什麼是孝?這些小事就是孝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小事做起,開始行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崔曉米小說故事文集 的精彩文章:

TAG:崔曉米小說故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