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月經量大,快「崩」了!本文教你一招止血,這才是中醫

月經量大,快「崩」了!本文教你一招止血,這才是中醫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婦科學》、國醫名家李振華先生用藥心法

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件事,對女人來說尤為重要,這就是月經出血量多,流血不止。對此,坊間戲稱——月經「崩」了。

實際上,月經量過大、流血不止這些件,在中醫婦科學裡面,叫做「崩漏」。嚴格來說,崩和漏之間,還有差別。簡單理解,崩是血量特別大,來勢兇猛而迅疾,給人的感覺就是血流如注。漏是血量相對較小,淋漓不止,如涓涓細流總也停不下來。不過,兩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所以相提並論。無論是崩,還是漏,指的都是女性在月經期間,或者非經期陰道的非正常出血,止不住也停不下。現代醫學稱此為功能性子宮出血。

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在這裡,我們要為您介紹一張不錯的名家驗方。組方如下——

黃芪30克,党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遠志10克,炒棗仁15克,醋柴胡6克,升麻6克,黑地榆15克,阿膠珠10克,廣木香6克,炙甘草6克。還有米醋180毫升,分兩次後下入煎。

這個方法源於哪裡呢?它的擬制者,乃是我國當代著名中醫學家李振華先生。李師1925年生人,河南省洛寧縣人,中醫教授,出身中醫世家,21歲起行醫鄉里。李師曾歷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及中醫理論整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他終生致力於脾胃學說研究,在業界有著重要影響。

通過這張驗方,我們能摸索出怎樣的道理呢?這就是,面對女子崩漏一病,首先要健脾益氣。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女子崩漏,經血如開閘之水,流注不止。那麼,到底是誰,把這經血的「閘門」徹底打開了呢?是脾虛。看官須知,脾主統血。什麼是統血?具體來說,脾主氣的生髮。氣為血之帥。脾好,氣足,就能「管住」血液,不讓它們妄行。所以說,如果脾虛,氣不足,統攝之能被削弱,它就帶開了經血的「閘門」,我們就會流血不止。體現在女性身上,就是月經量大、止不住。

看官須知,這樣的一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醫婦科學》崩漏章節裡面,病因病機的第一條,就是脾虛。

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從健脾入手來調理了。為了您看著方便,我們再把組方贅述如下:黃芪30克,党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遠志10克,炒棗仁15克,醋柴胡6克,升麻6克,黑地榆15克,阿膠珠10克,廣木香6克,炙甘草6克。還有米醋180毫升,分兩次後下入煎。

這裡面,黃芪、党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五味葯是用來健脾益氣的。柴胡和升麻,能夠升脾陽,使脾虛之後下陷的氣機能夠被升起來,拽起來。

如此多補氣健脾的藥物,會不會滋膩呢?為了達到補而不滯的效果,這裡有廣木香。此葯可以理氣行氣,恰好可以拿來應用,防止補進來的氣「壅滯」在一起。

崩漏,患者必然失血,所以我們還要補血。用什麼呢?用當歸、白芍、遠志、棗仁。這幾味葯,能補血養血,同時還可以安神寧志。從另一個角度講,補血對於健脾益氣,也是有幫助的。因為血為氣之母,乃氣之所依。要想補氣,必須同時補血。

如果說健脾益氣是治本,那麼面對出血的患者,我們還要止血來治標。怎麼辦呢?用黑地榆和阿膠珠。這兩味葯止血涼血的效果是不錯的。請注意,這裡說的是黑地榆,不是地榆。黑地榆和地榆之間,有差別。黑地榆的止血效果更好一些。阿膠珠和阿膠,嚴格說也不一樣。阿膠珠更容易被脾胃消化吸收。

接下來,有一味關鍵的東西,這就是米醋。米醋能幹什麼?它性酸,能收斂,收斂橫逆的肝氣。我們要知道,脾屬土,肝屬木。脾虛弱,和肝木的克傷往往有關係。我們用醋來收斂一下肝木的囂張氣焰,有利於恢復脾胃的功能。這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就這樣,全方以健脾益氣為主軸,以補血安神為補充,以止血涼血為要領,以收斂肝氣為策應,女子崩漏這件事,可以得到很好調理了。

當然,方劑總歸是方劑。它在應用的時候,需要一些加減。比如說四肢不溫的,用一點附子或者黑姜。比如身體浮腫較重的,加一點澤瀉、山藥。總之,隨症加減十分必要。因此看官在借鑒應用的時候,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確定為脾虛不統血者,才能應用。這類患者往往血色淡紅,腹脹、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倦怠懶言、舌苔薄白、舌質淡、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總而言之,必須進過專業而仔細的辯證,才能應用。

其實,這些都是亡羊補牢。作為女性而言,務必在平時不做傷害脾胃之事,才能保證月經的正常。所以挑食、節食、過食生冷、饑飽不均、憂思過度等等,應盡量避免。

好了。這就是我們要為您說的調治崩漏之法了。全文完。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胃有火,口乾;肺有火,黏痰!兩把火一招滅
欲多心不靜,心亂壽不長!這一招清心安神,你會舒服很多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