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熱烈沉靜皆深情——《夜雨寄北》與《子衿》比較閱讀

熱烈沉靜皆深情——《夜雨寄北》與《子衿》比較閱讀

熱烈沉靜皆深情

——《夜雨寄北》與《子衿》比較閱讀

文/魏志強

初中語文課本中描寫愛情的詩歌並不多,我比較喜歡的有兩首:一首詩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誦讀》),一首是《詩經》中的《子衿》(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當然,對於《夜雨寄北》是寫給詩人妻子的還是寫給友人的,人們一直以來還有所爭論,但從詩歌的內容來看,特別是從「何當共剪西窗燭」一句來考慮,人們更傾向於這首詩是詩人寫給他的妻子王氏的。所以,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首愛情詩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原文:

子衿

《詩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詞句注釋:

子衿:周代讀書人的服裝。子,男子的美稱,這裡即指「你」。衿,即襟,衣領。

悠悠:憂思不斷的樣子。

寧(nìng):豈,難道。嗣(yí)音:寄傳音訊。嗣,通「貽」,給、寄的意思 。

佩:這裡指系佩玉的綬帶。

挑(táo)兮達(tà)兮:獨自走來走去的樣子。挑,也作「佻」。

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

白話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

我將這兩首詩歌進行了比較,發現了兩首詩歌眾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

兩首詩歌都抒發了對愛人的思念之情,且情感真摯、纏綿悱惻。

兩首詩歌的語言都通俗簡潔、明白如話。

兩首詩歌都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有現實,有想像。

兩首詩歌都具有迴環往複之美:《夜雨寄北》是時間、地點的迴環,《子衿》重章疊詠,一唱三嘆。

兩首詩歌都藉助一定意象深化情感:《夜雨寄北》藉助綿綿秋雨,《子衿》藉助青青子衿、子佩。

兩首詩歌都敢於打破正常的敘述順序:《夜雨寄北》打破常規,先敘事,再寫景;《子衿》採用了倒敘的手法。

當然,兩首詩歌也有眾多不同之處。比如:體裁不同,《子衿》為古體詩,《夜雨寄北》是近體詩中的絕句。兩首詩歌情感也有細微不同:《子衿》重在寫相思之苦,《夜雨寄北》除相思之苦外還有想像中相聚的甜蜜。但我覺得兩首詩歌最大的不同是抒情方式的不同:《子衿》是告白式抒情,《夜雨寄北》則為畫面式抒情。

告白式抒情,側重於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表達作者的情感,它表達情感時往往直白熱烈。《詩經》中常用到這樣的抒情方式。如:《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全詩沒有具體的敘述,只是大膽直露地表白。將女主人公對愛人的思念赤裸裸地表達出來。《君子於役》中反覆詠唱: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苟無饑渴!將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畫面式抒情,側重於通過描繪情景或者激發讀者想像出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體味作者的情感。它的表達一般含蓄深沉。中國古代詩歌特別講究情景交融,應該就是這個意思。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都是這種抒情方式的代表。

那麼下面就結合《夜雨寄北》和《子衿》兩首詩對以上兩種抒情方式做具體地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讀罷詩歌的一二句,我們眼前不禁浮現出這樣的畫面:秋夜,細雨打在芭蕉葉上,芭蕉葉在窗上描出自己跳動的孱弱的影子。室內窗下,李商隱撥亮油燈,展讀家書,妻子的面容、妻子的思念與擔憂穿越千里的風塵都化作紙上那句:何時歸?「我何嘗不想歸家,可……」詩人輕嘆。為排遣愁緒,詩人推窗凝望家的方向。但夜如黑色的幕布,遮住了巴山,遮住了回家的路……秋雨更是不解風情的,她依然密密地斜織著,織進了詩人的相思之苦,織進了詩人的羈旅之怨。於是,雨水與思念溢滿了窗外的池子。

一二兩句雖不著一個「愁」字,但詩人的思念以及愁苦之情通過畫面直抵讀者心靈。

中國詩歌在使用情景交融這一技法時,大多先寫景再敘事,如「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但這首詩,寫敘事後寫景,作者由讀信愁苦,推窗排遣,寫到室外秋雨綿綿,由室內之景到室外之景,過渡合理自然。且巴山夜雨之景既將詩人的愁苦寫得遼闊空靈,又取得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妙。

詩歌第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由現實轉為想像,由陰鬱轉為溫馨:夜深了,夫妻二人依舊燈下促膝長談,說不盡的情話,道不盡的思念。未燼的燭芯長了,望一下笑顏,握一隻玉手共剪燭花。你突然嬌羞地問我:「收到我的信時,你在幹嘛?」我回答:「我正在望窗外雨中蒼茫的巴山,秋雨伴著思念啊,早已經將窗外的池塘注滿。」兩句詩依然描繪出兩幅飽滿的畫面,溫暖且富有動感。

通觀全詩,四句詩三個畫面(第四個畫面又回到了第一幅畫面),三個畫面巧妙地實現了「此地——家中——此地」「現在——將來——現在」的時空迴環往複,構成獨特的藝術美。三個畫面的迴環就是苦與樂的交織:未來的樂,反襯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樂。三幅畫面迴環對比,未有一詞直接寫情感,但纏綿悱惻之情盡顯。

可見,《夜雨寄北》是畫面式抒情的絕佳代表。

然後,我們來看一下《子衿》。

《詩經》中不乏畫面式抒情的傑作,「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這是靜態的畫面式抒情。「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這是動態畫面式抒情。但告白式抒情也佔有很大的比例,《子衿》就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之作。

《子衿》全詩三章,採用倒敘手法。所以,我們首先要先看一下詩歌的第三章的一二句,來了解一下抒情背景。「挑兮達兮,在城闕兮」,這兩句就寫了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待她的戀人,而戀人卻久久沒有到來,於是她不免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

詩人在一二章就重點描寫女子焦急的心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子衿」「子佩」都是戀人的衣飾,這裡運用了借代的修辭,以此來代指女子的戀人。「悠悠」是憂愁的意思,詩人開始寫到女子的心理:憂愁不絕。但隨著男子依然沒有到來,女子的思念和憂愁之情更深重,於是發出了這樣的呼告:「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這兩句反問極為傳神:表面上看是女子對男子的責備,實際上從反面表現了女子對男子的愛;愛得越深,責之越切。重章疊詠的形式,看似只改換了幾個字,但思念之情層層遞進:埋怨、責備化為了惆悵、哀怨。

第三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女子的急盼之情達到極致,於是直抒胸臆,將深切思念毫無修飾,毫無隱藏地喊了出來,大膽熱烈。這是愛的告白,是情感的宣洩。

《夜雨寄北》和《子衿》抒情方式不同的原因可能有要以下幾點:

首先:禮教思想的影響不一。周代禮教初設,古風猶存,青年男女之間的戀愛還沒有太多的禁忌。而唐朝時期,儒家思想已經發展比較成熟,封建禮教給少男少女直表達愛戀戴上了重重枷鎖。

其次:詩歌創作者不同。《詩經》中的很多詩歌出自普通勞動人民之口,是他們在勞動和生活中情感地自然流露。所以這時候的愛情詩很多大膽熱烈,直抒胸臆。而唐朝時期創造詩歌已是文人的專利,他們一般講究一定的技法技巧,直白地表達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為人所詬病,不易為人們所接受。

然後,李商隱個人的性格以及人生經歷以及寫作風格也決定了《夜雨寄北》的抒情方式。

《夜雨寄北》以景代情,抒情含蓄深沉;《子衿》直抒胸臆,抒情熱烈直白。雖抒情方式不同,但他們抒發的情感都真摯深沉,感人肺腑。所以千百年來兩首詩歌都得到了廣泛地傳唱,均成為愛情詩歌的不朽名作。

作者介紹:

魏志強,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辛銳中學教師,語文濕地棲居者,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喜養花種草,愛讀書寫文,樂美食旅行,迷籃球騎行,開朗豁達,笑看榮辱。三尺講台與眾生奇文共賞,疑義相析。班級管理舉「高度、溫度」兩面大旗,高貴眾生精神,野蠻眾生體魄。行走語文與班級管理之路上,且行且歌且青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君的青春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王君的青春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