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拓跋珪:開創長達148年歷史的北魏國

拓跋珪:開創長達148年歷史的北魏國

原標題:拓跋珪:開創長達148年歷史的北魏國


安皇帝 隆安元年(丁酉,397)


中山飢甚,慕容麟帥二萬餘人出據新市。甲子晦,魏王珪進軍攻之。太史令晁崇曰:「不吉。昔紂以甲子亡,謂之疾日,兵家忌之。」珪曰:「紂以甲子亡,周武不以甲子興乎?」崇無以對。冬,十月丙寅,麟退阻泒水。甲戌,珪與麟戰於義台,大破之,斬首九千餘級,麟與數十騎馳取妻子入西山,遂奔鄴。

安皇帝 隆安三年(己亥,399)


初,魏奮武將軍張袞以才謀為魏主珪所信重,委以腹心。珪問中州士人於袞,袞薦盧溥及崔逞,珪皆用之。


珪圍中山久未下,軍食乏,問計於群臣,逞為御史中丞,對曰:「桑椹可以佐糧;飛鴞(xiāo)食椹而改音,詩人所稱也。」珪雖用其言,聽民以椹當租,然以逞為侮慢,心銜之。秦人寇襄陽,雍州刺史郗恢以書求救於魏常山王遵曰:「賢兄虎步中原。」珪以恢無君臣之禮,命袞及逞為復書,必貶其主。袞、逞謂帝為貴主。珪怒曰:「命汝貶之而謂之『貴主』,何如『賢兄』也!」逞之降魏也,以天下方亂,恐無復遺種,使其妻張氏與四子留冀州,逞獨與幼子賾詣平城,所留妻子遂奔南燕。珪並以是責逞,賜逞死。盧溥受燕爵命,侵掠魏郡縣,殺魏幽州刺史封沓干。珪謂袞所舉皆非其人,黜袞為尚書令史。袞乃闔門不通人事,惟手校經藉,歲餘而終。


元興元年(壬寅,402)

太尉玄殺吳興太守高素、將軍竺謙之從兄朗之、劉襲並襲弟季武,皆劉牢之之北府舊將也。襲兄冀州刺史軌邀司馬休之、劉敬宣、高雅之等共據山陽,欲起兵功玄,不克而走。將軍袁虔之、劉壽、高長慶、郭恭等皆往從之,將奔魏;至陳留南,分為二輩:軌、休之、敬宣奔南燕,虔之、壽、長慶、恭奔秦。


魏主珪初聞休之等當來,大喜。後怪其不至,令兗州求訪,獲其從者,問其故,皆曰:「魏朝威聲遠被,是以休之等咸欲歸附;既而聞崔逞被殺,故奔二國。」珪深悔之,自是士人有過,頗見優容。



本文與微信公眾號「人物就是歷史」同步發表,歡迎關注。


1、公元395年,後燕國太子慕容寶率領八萬大軍討伐北魏,結果慘敗而歸,近五萬燕兵被活埋。第二年,後燕國開國皇帝慕容垂為了報仇,不顧年事已高,親自率軍進攻北魏,大敗魏軍,一雪前恥。正當燕軍要乘勝追擊的時候,慕容垂卻病倒了,燕軍只得撤軍,慕容垂最終病死在了回軍的路上,時年七十一歲。公元397年,北魏得知慕容垂病逝的消息後,立刻出動大軍進攻後燕,剛剛繼位的慕容寶根本不是對手,燕軍節節敗退,北魏對後燕國首都中山(今河北定縣)形成包圍之勢。

2、中山被圍困數月,城中鬧起了饑荒。後燕國心懷不軌的大將慕容麟乘機率領兩萬多人馬撤離中山,跑到新市據守。甲子日這天,魏王拓跋珪準備攻擊慕容麟,太史令晁崇勸阻說:「今天不吉利。當初紂王就是在甲子日這天滅亡的,被後世稱之為忌日,是用兵的大忌。」拓跋珪說:「紂王因為甲子日而滅亡,難道周武王不是因為甲子日而興盛的嗎?」晁崇無言以對。拓跋珪與慕容麟在義台大戰,北魏大破後燕軍隊,斬首九千餘人,慕容麟只帶著十幾個親兵逃了出去。拓跋珪於第二年,即公元398年正式定國號為「魏」,自己從魏王升格為皇帝。


3、當初北魏的奮武將軍張袞因為自己的才智和謀略而得到拓跋珪的信任和重用,成為心腹大將。拓跋珪求賢若渴,曾經詢問張袞中原的名士,張袞推薦了盧溥和崔逞,拓跋珪都委以重任。在北魏圍攻後燕國國都中山的時候,由於久攻不下,軍隊糧食缺乏,軍心渙散。拓跋珪向手下群臣徵求計謀,時任御史中丞的崔逞回答說:「桑椹可以用來代替糧食,《詩經》中就說到貓頭鷹吃桑椹而改變叫聲。」本來建議用桑椹代替糧食是個好建議,但崔逞文人的習氣不改,畫蛇添足的引用《詩經》,無形中把北魏的士兵都比作了貓頭鷹,如此輕慢的言辭,讓拓跋珪內心非常不滿。後來後秦國進攻東晉的襄陽,時任東晉雍州刺史的郗恢寫書信向北魏的常山王拓跋遵求救,信中稱拓跋遵為「賢兄」。拓跋遵是北魏皇帝拓跋珪的堂兄,正宗的皇親國戚,而郗超只不過是東晉的一個臣子,居然和自己的堂兄稱兄道弟,這讓拓跋珪非常不高興。


4、拓跋珪命張袞和崔逞起草回復郗恢的書信,一定要在稱呼上刻意貶低東晉皇帝。張袞和崔逞在書信里稱東晉皇帝為「貴主」,拓跋珪看了大怒,說到:「我讓你們貶低郗恢的主子來教訓他的無禮,你們卻稱呼為『貴主』,還不如『賢兄』呢!」拓跋珪知道這都是崔逞的主意,就找茬賜死了他。盧溥一看形勢不妙,後來投靠了燕國,率兵侵擾北魏的邊境,殺死了幽州刺史封沓干。拓跋珪不覺得是自己用人有偏見,卻認為張袞所推薦的人都不靠譜,非常生氣,下令將張袞降職為尚書令史使用,實際是羞辱他。張袞全家從此閉門不出,斷絕了和其他人的來往,張袞鬱鬱寡歡,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5、公元402年,東晉權臣、大將軍桓玄謀反,發荊楚大軍討伐建康朝廷,為挽救朝廷,名門之後、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率領東晉的多位名將領兵西伐桓玄,兵敗後分別投靠南燕國和後秦國。拓跋珪起初聽說大名鼎鼎的東晉名將司馬休之要來投奔北魏,大喜過望。後來發現沒有來,非常失望,也很奇怪,就派人去打聽情況。手下回來後告訴拓跋珪,說司馬休之等知道北魏威名遠揚,當初的確是打算都來投奔的。但在路上聽說名士崔逞被殺了,感覺北魏對名士不尊重,就改為投奔其他兩國了。拓跋珪知道情況後,非常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從此以後,即使士人有過錯,也非常包容和優待。

6、拓跋珪遇事善於從兩面看問題,不拘泥於定勢,在兵荒馬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異軍突起,一統北部江山,創立北魏國,史稱道武皇帝。他善於用人,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糾正錯誤,使得北魏成為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絕對代言人,共歷20帝,享國148年。與此對應的南朝卻戰亂不斷,經歷了宋、齊、梁三個朝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就是歷史 的精彩文章:

姚萇:吾乘勝取之,可一舉無餘也
呂光:吳起無恩而楚強,商鞅嚴刑而秦興。

TAG:人物就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