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難以磨滅的記憶:百團大戰始末

難以磨滅的記憶:百團大戰始末

無法磨滅的記憶:百團大戰始末

潘前芝

一、一份絕密電報。

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了艱苦的戰略相持階段。

12月的一天,位於山西省武鄉縣王家峪的八路軍總部收到一份來自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等人發來的絕密電報。電報說:「敵最近修路的目的同過去不同……一是以深溝高壘連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間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5尺,兩旁溝深8尺到1丈,溝底寬6尺,溝面1丈6,把根據地劃成不能相互聯繫支援的孤立的小塊,部隊也不轉移,便於敵逐次分區搜剿。第二種修法是汽車路的聯絡向外連築,安國縣已完成3層,敵汽車在路上不斷運動,阻擋我軍出入其圈內。」電報同時還建議:「絕不能讓敵修成」,否則「將造成堅持游擊戰爭的極端困難局面」。

這份電報引起了朱德、彭德懷(時任八路軍正、副總司令)的警惕,他們致電八路軍各部首長,提醒大家「從總體上來認識和對付敵人的陰謀。」從這份電報開始,彭德懷等八路軍領導開始醞釀考慮對敵人的交通進行破擊,一幅以交通破襲為重點的進

百團大戰態勢圖

攻戰役的構想在八路軍領導人腦海中開始閃現。

不久,朱德、彭德懷來到太行山腳下一個叫做譚村的地方,同駐在此處的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以及冀中軍區的聶榮臻、呂正操商量打破敵人「囚籠政策」的方法。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要打破敵人「鐵路為鎖,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局面,必須來個總破襲,打擊敵人的交通網。1940年4月1日,朱德、彭德懷正式發布命令,要求各部隊於十日開始破路,對於敵人新修的公路、鐵路,要加以徹底的破壞」。

然而,這道命令剛剛發布。第二天,八路軍總部就收到毛澤東電報,電報稱「綏德、皖東國共關係緊張,我軍受到嚴重威脅,須調120師主力西渡,115師的344旅及其他部隊南下」。接著,4月中旬,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急電請朱德到山西晉城商量應付蔣介石要他「出兵攻打太行山以南的八路軍」的命令。經過這一周折變化,交通破襲戰的計劃不得不延擱,而這一耽擱不但使得八路軍總部有時間對先前制定的戰役計划進性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也恰好成就了四個月後的「百團大戰」之名。

在前線指揮作戰的彭德懷

為確保戰役的順利實施,4月末,左權受彭德懷委託,來到129師師部同八路軍各位領導人商討交通破襲戰具體的組織實施辦法。會上商定:以敵人的正太路作為破襲的重點,劉伯承部和聶榮臻部分別從東西兩邊同時動手,每人負責一段。這樣,一個破襲敵人的交通從構想到計劃再到明確破襲重點就逐漸的明朗起來。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部正式發出由朱德、彭德懷、左權聯合簽署的《戰役預備命令》,命令宣布:戰役目的是「徹底破壞正太線若干要隘」,在兵力組成上「直接參加正太線作戰之總兵力應不少於二十二個團」,戰役發起時間「定八一三以前(約八月十號左右)為開始戰鬥期限」。後由於賀龍部120師在兵力準備上存在困難,彭德懷、左權果斷推遲戰役發起時間,在8月8日的《戰役行動命令》中,將戰役發起時間定為「限八月二十二日開始戰鬥」。

由此,8月的太行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而敵人,卻還蒙在鼓裡。

二、如約而至的「百團大戰」

八路軍的機槍陣地

1940年8月20日,一個中國抗戰史中永遠值得銘記的日子。

太陽落山了,夜色漸漸加深,整個華北大地的空氣黑色的夜空般凝重。在晉察冀軍區前線指揮所駐地洪河漕村、一二九師前線指揮所駐地石拐村、一二師前線指揮所駐地興縣蔡家崖小院和八路軍總部駐地王家峪,人們緊張而焦急的等待著一個時刻的到來。

晚22時整,一聲槍響劃破寂靜,接著,槍聲、爆炸聲、喊殺聲響徹太行山脈。各兵團按統一規定同時向正太路及兩側的敵人據點發起攻擊。許多年後,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我清楚地記得那一時刻的情景,真是壯觀得很啊!一顆顆攻擊的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了夜空,各路突擊部隊簡直象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路全線。指揮所的幾個年輕參謀激動地對我說,他們參加以來,還沒見過這樣紅火的戰鬥場面。」

總攻開始後,各支部隊勢如破竹,敵人完全被打蒙了。一二九師左翼陳賡部旅很快攻佔了壽陽西面的蘆家莊,連克四座碉堡,全殲守敵,完全佔領了蘆家莊車站,並將車站以西10里內的鐵道、橋樑全部破壞。賀龍指揮一二師在陽曲、忻縣、朔縣、寧武段同蒲鐵路,全線出擊,其中張宗遜旅聚殲了靜樂東面康家會守敵,斃敵200多人,俘日兵10餘 名,並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和槍彈。從21日晚到22日,劉伯承、聶榮臻連續數次向總部報告正太路各個出擊兵團的破擊戰況,賀龍 、陳再道、呂正操和冀察熱挺進軍司令員肖克以及其他配合正太路破擊戰役的部隊領導人,也都紛紛致電八路軍總部,報告他們的破擊戰果。戰況發展順利,捷報如雪片般飄向八路軍總部,正太、同蒲、白晉、平漢、平綏、津浦、北寧各鐵路及各公路幹線紛紛遭到破擊,敵人的大動脈很快變得「千瘡百孔」。

八路軍戰士與日軍肉搏

22日午飯後,彭德懷、左權在作戰室聽作戰科長王政柱彙報戰況。當問到八路軍實際參戰兵力時,王政柱大聲回答道:「正太線30個團,平漢線盧溝橋到邯鄲段15個團,同蒲線大同至洪洞段12 個團,津浦線天津至德州4個團……參戰兵力共計 105個團。」王政柱話音未落,左權參謀長搶先說:「好!這是百團大戰,作戰科要仔細把數字查對一下。」彭德懷一拍巴掌,欣然而堅定地說:「不管一百零幾個團,這次戰役,就叫做百團大戰好了。」當天,在發各兵團、並報中央軍委的電報中,「百團大戰」這一名稱在正式電文中被首先使用,這一響亮的名字,也由此永遠載入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史冊。

第一階段作戰到9月10日告一段落,八路軍大部進行了短暫的休整。戰役第一階段所取得的輝煌戰果堅定了八路軍領導人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決心,他們開始擬定第二階段的作戰計劃。然而,抗日軍民在正太線上的大規模破襲已經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敵人開始大規模增兵正太路。這種情況下,繼續在正太路作戰,敵強我弱,已於八路軍不利。9月16日,朱德、彭德懷、左權簽發了百團大戰第二階段作戰命令。命令規定第二階段「統於本月二十日開始作戰」,戰略目的為繼續為破擊敵人交通,只不過破擊的目標由正太路轉移到了同蒲、滄石、石德以及邯清等路段,重點在於殲滅交通線兩側和深入我各根據地之中的敵人據點。根據這一命令,劉伯承部在遼縣榆社地區組織進行了遼榆戰役。聶榮臻部在淶源、靈丘地區組織進行淶靈戰役。其他部隊在晉西北的同蒲路寧武南北段進行了破擊戰,在冀中組織了河任戰役以及在冀南破擊了德石路邯濟路。由於第二階段的戰役發起的突然性比起第一階段明顯降低了許多,所以,對敵人在軍事和心理上的打擊也相對遜色了許多,但仍創造了不錯的戰績。第二階段作戰到10月下旬結束,標誌著八路軍的進攻性作戰基本結束。

破壞正太鐵路

華北的慘重損失激怒了日本侵略者,他們大量增兵華北,展開瘋狂的「掃蕩」行動。從10月13日起,日偽軍以萬餘人"掃蕩"平西(今北京以西)抗日根據地,11月9日,日軍又以萬餘人"掃蕩"北嶽抗日根據地,並佔領了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所在地阜平。12月中旬,日軍以2萬人的兵力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至23日,佔領了除保德、河曲以外的所有縣城和大部集鎮。敵人瘋狂的報復行動給華北抗日根據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並給八路軍的軍事行動造成巨大困難。日寇所到之處,見人就殺,見房子就燒,見糧食就搶,如在太岳抗日根據地「僅在沁源一縣,10戶以上的村莊大部分被燒毀,共殺害群眾5000餘人,搶掠、屠殺牲畜近1萬頭。」彭德懷對此描述道:「敵此次進攻,較前更殘酷,主要的見人即殺,見屋即燒,所有糧食一概燒盡」。針對敵人的瘋狂報復,各根據地軍民以內外線相配合,廣泛開展游擊戰,連續伏擊、襲擊日軍後方交通線,迫使日軍大部撤退。同時,彭德懷考慮決定集中兵力,消滅敵人一個大隊,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減少敵人掃蕩的次數和範圍。恰在這時,敵36師團岡崎大隊900餘人竄犯到距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武鄉磚壁村僅10多里路的關家堖。而我軍陳賡指揮的772、10、38、25四個團正好在此休整。於是,彭德懷命令:「打!」

10月30日凌晨,我攻擊部隊開始進入陣地。4時整,總攻開始。關家堖之戰在百團大戰整個戰役進程中是非常慘烈的。由於傷亡太重,地勢對我軍進攻一方不利,陳賡曾請示彭德懷「是否可以把岡崎大隊放下山,另選有利地形打他的伏擊」。可是由於當時大量日軍已經在增援途中,於是彭德懷下了死命令:「拼光了也要把關家堖拿下。」最終,八路軍向敵人連續發動了18次進攻,終於攻佔敵軍的第一道防線。最後,連八路軍總司令部的警衛連都投入了戰鬥,終於拿下了關家堖。是役,八路軍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共計傷亡600餘人,其中有的連僅剩下3人。而岡崎大隊大部被殲,僅陣地上就留下了280多具屍體和三大堆火化了的骨灰。關家堖之戰,給予了日軍巨大震撼。華北方面宣布,結束所謂的「毀滅戰」(敵人在掃蕩階段發明的一種說法,以徹底覆滅八路軍根據地為目的)。

百團大戰大的戰頭一直持續到12月上旬才基本結束。在3個半月時間裡,八路軍在地方武裝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日軍280餘人、偽軍1.8萬餘人,拔除據點2900多個,破壞鐵路470餘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繳獲各種炮50餘門、各種槍5800餘支(挺)。遭受了沉重打擊的敵人驚呼:「共軍乘其勢力的顯著增強,突然發動的百團大戰,給了華北方面軍以極大打擊。」,「

抗日軍民拆除日軍防禦工事

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

要長時期和巨款方能恢復。」

1941年1月29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就百團大戰的戰後情形向軍委會所作的報告中,也對百團大戰所取得成績做了肯定。報告全文如下:「華北自十八集團軍所號召之百團大戰後,邊區所收復之據點至今仍多在我手。敵寇之報復燒殺只有三路小規模之進攻,而一時此起彼伏,避實擊虛,並非同時進攻如往昔之大舉包圍,攻佔不及腹地,即行退去。只是所(至)燒殺無遺,較往昔殘酷更甚。按往年已屆冬季掃蕩時期,而今尚未有若何舉動。在此地看來,敵人之勢確較以往為空虛。」

三、不宣布結束的大戰

百團大戰後期零星戰鬥實際上一直持續到1941年1月份才結束。但從當時八路軍總部發布的命令看,百團大戰開始時有一個統一的作戰計劃和作戰命令,卻沒有一個明確宣布百團大

戰結束的文告。百團大戰的不宣告結束,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毛澤東的一份電報。1940年12月22日,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聯名致電彭德懷:「百團大戰對外不要宣布結束,蔣介石正發動反共新高潮,我們尚須利用百團大戰的聲勢去反對他」。這份電報表明了百團大戰在當時的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所具有的巨大的政治意義。百團大戰的意義在於,它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戰略性的進攻戰役,該戰役打破了當時國內一些人譏諷八路軍「游而不擊」、「延安醫院沒有一個傷兵」的謬論。在這次戰役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敵後抗日軍民,齊心協力,前仆後繼,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百團大戰嚴重地破壞了日軍在華北的主要交通線,收復了被日軍佔領的部分地

?區,給了侵華日軍以強有力的打擊。百團大戰對堅持抗戰、遏制當時國民黨妥協投降暗流、爭取時局好轉起了積極作用,進一步鼓舞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它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市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小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