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千百年來沒人能破解的幻術「神仙索」,到底是怎麼回事?

印度千百年來沒人能破解的幻術「神仙索」,到底是怎麼回事?

印度千百年來流傳的「神仙索」,也稱「通天繩」,至今在印度本土民間還有人表演,堪稱神乎其技。其實這是一種魔術,只是其中的秘密知曉的人太少而已。

金庸先生的《三十三劍俠圖》中《繩技》一篇也記載了一個關於通天繩的故事。

唐朝開元年間,天下昇平,風流天子唐明皇常常下令賜百姓酒食,舉行嘉年華會(史書上稱為「酺」,習慣上常常是「大酺五日」)。這一年又舉行了,浙江嘉興的縣司和監司比賽節目的精采,雙方全力以赴。監司通令各屬,選拔良材。各監獄官在獄中談論:「這次我們的節目若是輸給了縣司,監司一定要大發脾氣。但只要我們能策劃一個拿得出去的節目,就會得賞。」眾人到處設法,想找些特別節目。

獄中有一個囚犯笑道:「我到有一樁本事,只可惜身在獄中,不能一獻身手。」獄吏驚問:「你有甚麼本事?」囚犯道:「我會玩繩技。」獄吏便向獄官報告。獄官查問此人犯了甚麼罪。獄吏道:「此人欠稅未納,別的也沒甚麼。」獄官親去查問,說:「玩繩技嘛,許多人都會的,又有甚麼了不起了?」囚犯道:「我所會的與旁人略有不同。」獄官問:「怎樣?」囚犯道:「眾人玩的繩技,是將繩的兩頭系了起來,然後在繩上行走迴旋。我卻用一條手指粗細的長繩,並不系住,拋向空中,騰擲翻覆,有各種各樣的變化。」

獄官又驚又喜,次日命獄吏將囚犯領到戲場。各種節目表演完畢之後,命此人演出繩技。此人捧了一團長繩,放在地上,將一頭擲向空中,其勁如筆,初拋兩三丈,後來加到四五丈,一條長繩直向天升,就像半空中有人拉住一般。觀眾大為驚異。這條繩越拋越高,竟達二十餘丈,繩端沒入雲中。此人忽然向上攀援,身足離地,漸漸爬高,突然間長繩在空中盪出,此人便如一頭大鳥,從旁邊飛出,不知所蹤,竟在眾目睽睽之下逃走了。此人以這項絕技用來逃稅,一定令全世界想逃稅之人羨慕不已。

這個魔術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版本中,一位印度苦行僧人把長繩子的一端緩緩升到空中,最後消失在雲霧裡。繩索始終保持筆直,一個小男孩向上爬,最後也消失在雲霧裡。

接下來的情形令人驚心動魄,突然,男孩的一隻胳膊、一條腿從空中落了下來。最後他的肢體被放進一個籮筐,繩索也隨之落在了地上。最後,男孩卻從羅框里站起來,安然無恙。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發生過很多人讓人難以想像的事情,在印度有一種著名的魔術表演叫做通天繩,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魔術,通天繩可以在印度很多地方看到,通天繩就是一條軟綿綿的繩子突然豎起來而且還能爬一個小孩,印度通天繩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印度通天繩是一種魔術,這個魔術在中國也有,名為「繩技」。明代《淵鑒類涵》引佚書《艷異編》的故事「嘉興繩技」,《聊齋志異》中的「繩技」都是這類魔術。現代國內有人研究過,認為是一種群體催眠術。

很多研究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釋,現總結了幾種供大家一觀。

1.繩子中間有節狀鋼環

首先這個魔術古籍記載從唐朝開元年間就有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得需要多少馬力才能使鋼絲帶動節狀物硬拉到直立數米?即使用槓桿滑輪原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以及落後的印度農村也找不到一條如此韌性的絲線;其次,觀眾在檢查時繩子的重量一個人就能拿起來,數米長的節狀鋼環重量可不止這些;地面需要一個無法移動的固定點來繞過鋼絲,以便硬拉鋼絲時,使整條繩子和籃子不會被強大的拉力一起拉走,鋼絲從繩索的一頭穿到另一頭,由於拉力是從末端拉動鋼絲,先變硬的應該是竹蔞底部的末端,而非頂端,在沒固定、沒人扶的情況下,你用一根沒埋入地下的竹桿往上爬試看看,馬上傾斜倒向一方,更何況是容易彎折節狀物和無法保持平衡的鋼絲。

2.用一根肉眼很難看清的細絲吊起來

就算是拍電影吊威亞也需要後期視頻處理,先不說那麼近看不看得見絲線,場地空曠,頭頂無房無樹,絲線的空中支點在哪?絲線吊起粗繩,小孩往上爬時必會劇烈晃動,搖晃幅度最大的地方應該是底部,而不是頂部,所有的視頻里,底部不動,頂部輕微晃動。

3.地下有個人在支撐

這個方法應該是目前來說普遍認同的,在表演的地方選擇一個有地下室、下水道、枯井等地方表演,挖洞的工程太大,但封個小洞卻是非常容易的,網上的視頻仔細觀察的話都可以發現是有剪輯過的,而且使用的繩索有兩條,因為在上升的時候竹簍里繩子沒有變少,軟繩還在,上升的硬繩是用竹竿或者鐵管套上麻繩製作的,而在表演結束時,繩子上一截一截軟化,可以看出是有人在抽出鐵管的過程,這個假設是最為合理的。

印度通天繩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歡迎大家各抒已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是上海灘一霸,晚年過得很悲催,現已斷子絕孫
姜維是姜太公的後裔?姜姓本為關東大族,漢高祖將其遷徙至關中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