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鋼鏰兒的樂趣

吃鋼鏰兒的樂趣

特約作者:張志華

很多食物都可以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徵。比如常聽母親提起他們小時候那個年代。母親說,那會兒人們窮的,一年能吃上一兩頓餃子的人家就算富足了。一般人家只有過大年才能象徵性地吃上一頓,再者就是招待剛過門的媳婦或上門女婿。還說姥姥家待稀客也包餃子,餃子撈出鍋得先緊著客人吃,有剩餘才給自家人吃,還要讓來讓去先給老人和孩子。碰上個肚大不客氣的客人,一家人就只能咽著泛濫的口水乾瞪眼了。我問過母親:「那你們過年餃子里包鋼鏰兒嗎?」母親說這倒是和現在一樣。

母親小時候過年吃鋼鏰兒,我們打小也吃鋼鏰兒,我們的孩子現在繼續吃著鋼鏰兒,可見這吃鋼鏰兒的歷史也是很悠久了。

吃鋼鏰兒象徵著日子吉祥,大人們說誰過年能吃出鋼鏰兒誰就有福氣。還說如果是外人去了,千萬不能把包鋼鏰兒的餃子下入鍋里,不然人家吃出來會把福氣帶走。過去,有兒子的人家正月看見女婿上門,也趕緊就把那包鋼鏰兒的餃子另外放了。這鋼鏰兒被人們賦予如此神秘的色彩,難怪家家戶戶餃子里都要包鋼鏰兒,而且還吃出很多樂趣。

去年春節,我們家包了三百多個餃子,其中有十個裡面包了鋼鏰兒。餃子一出鍋,兩個小侄女就嚷嚷著要爭取吃出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怎麼還沒吃出鋼鏰兒呀?」小侄女凡凡有些急了。這時,比她大兩歲的姐姐偏偏吃出來一個,正興奮的手舞足蹈向大家炫耀。要強的凡凡哪能服氣,一看情形更急了,撅著小嘴巴用筷子直往碗里夾餃子,一副不信吃不出來的樣子。這一碗吃不出來還不氣壞小傢伙?幸虧我們包鋼鏰時留了一手,在餃子皮上做了手腳,為的就是預防這種情況。這也是我們多年的育兒經驗了。當時我們所有的眼睛都在那一箕箅餃子上掃瞄 ,大嫂一眼就看見了她包的那個特殊餃子,趕緊悄悄給凡凡夾到碗里。果然,不一會就聽到凡梵谷興的叫喊聲:「我也吃出來啦,我也吃出來啦!」那氣勢好比當年共產黨員高呼:「中國人民勝利啦!」此時,我們也趁勢誇讚:「哎呀,這倆寶貝真有福氣呀!再吃再吃!」

這戲按理是一唱一和演的天衣無縫。不料,坐在地下桌子上的那四個哥哥卻哈哈大笑,表情不屑一顧。老四對倆妹妹說:「傻不傻呀你們,我們就是被這樣哄大的知道不?」這話把全家人逗得忍不住都笑了起來,只有倆侄女莫名其妙地不知是咋回事,還跟著瞎樂呵。

當然,大人們也能吃出鋼鏰兒,但很多時候,吃出來會故意不作聲,即便是鏰了牙也會忍著,然後再偷偷地填入另一個餃子里,故弄玄虛,假裝不想吃給孩子們夾入碗中。這種做法都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孩子們高興了大人也就過好年了。

也有時候,包餃子的人手藝不好,餃子煮熟後就開了口,把鋼鏰兒沉到了鍋底。婆婆說,這叫全家福,開了口的餃子那是開口笑。

還有一年年三十,我們家的餃子里照例包了十個鋼鏰兒,可直到餃子都吃完了,怎麼數也是八個。怪了,這可怪了!湯里碗里再細細找,還是不見蹤影。難道是數錯了?被貓兒老鼠偷吃了?掉地下沒看見……可種種猜測都被推翻了,不翼而飛的兩個餃子成了玄疑。

直到下一頓又要包餃子,婆婆取來放餃子的笸籮一拍打,那兩個失蹤的餃子撲啦啦一聲掉在了地上。真是眾里尋它千百度,原來……原來是沾到了上面壓著的一層笸籮底下。兩個白白胖胖的餃子躺在地上,像剛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全家人被這一幕笑翻了天。哈哈……這簡直是在開玩笑嘛!我當時打諢道:肯定是灶君爺拿上天賄賂玉皇大帝去來,玉皇大帝說,現如今人間國泰民安,乾坤正氣,別搞這歪門斜道,還不快拿回去!大家又是一陣樂呵。倆侄女聽了越發高興的在炕頭上直蹦跳,兩手拍得像撲撲起飛的鳥翅:「就是就是,肯定是!」

這一枚枚小小的鋼鏰兒,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兒,年年新春給我們帶來很多喜氣和快樂,也讓多少人的童年世界繽紛起來。它讓我們懂得了珍惜,也學會了知足。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張志華,就職於原平市社保中心,業餘時間愛好閱讀、寫小文。

【啟事 「仁愛·華美」杯《原平故事》第二屆徵文大獎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平故事 的精彩文章:

來吧,來吧,相約2018
推薦 我們熬年

TAG:原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