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萬年之四十一:金戈鐵馬,周王朝征戰四方

長安萬年之四十一:金戈鐵馬,周王朝征戰四方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周王朝從建立初期到西周被犬戎所滅,被迫從宗周灃鎬遷往成周洛邑,建立東周王朝,周王朝的四方始終都面臨著異族的威脅。當周王朝內部強大,即思想先進、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和諧、文化向上、軍力強盛時,四方的異族就會臣蟄伏(zhéfú)下來,臣服於周王朝;而一旦周王室有風吹草動,四方異族便伺機而動,對周王朝虎視眈眈。

周王朝四方的異族主要有:西北的西戎,北部的鬼方,東部的東夷和南部的荊楚。西戎和鬼方,在周武王伐紂時,被周「或戰或和」統一為滅商同盟,後來又成為周朝的敵人。一直生活在徐、淮一帶的東夷,是殷商貴族殘餘,則始終與周對抗,企圖復辟。居住在江漢(長江、漢水)流域的荊楚,有遠大抱負,不斷發展壯大,開疆拓土,形成獨霸南方之勢。

任何強大的事物,都有與它相匹敵的力量,這樣世界才能保持平衡,否則,世道便只有強者橫行天下,沒有弱者生存之道。周王朝時期四方異族造成的嚴峻挑戰,就是保持當時天下勢力平衡的重要力量,迫使周王朝在努力保持內部穩定的前提下,開始了不斷向外征伐的過程。長安,只能在砥礪前進中,才能保持長治久安。但很可惜,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之後的周王朝君主,有長遠戰略眼光的沒幾個,周王朝統治者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終被逼遷都。儘管如此,周王朝的四方征伐還是很壯觀的。

北伐鬼方。鬼方是商周時居於我國西北的游牧民族。商、周兩朝多次發生討伐鬼方的大規模戰爭,甲骨卜辭記載的「鬼方易」,即鬼方向遠方逃走或遷走。周武王滅商後曾將鬼方放逐到涇、洛以北,即今天長安地區北部高原、涇河和洛河以北之地,令其按時入貢。後因周朝發生「三監之亂」,在東方用兵鎮壓叛亂、征伐淮夷,放鬆了對北方的控制,鬼方便經常從岐周(今天陝西歧山)一帶侵擾西北邊境,威脅宗周鎬京安全。周公和周成王曾多次用兵把鬼方趕回晉北一帶,但一直沒有征服鬼方。到周康王時期,為了消除邊患,再次進攻鬼方,兩次大規模的作戰,周軍將鬼方驅逐至遠離鎬京的今天的千陽和隴縣西北,周王朝的西北邊境暫時安定下來。

西逐諸戎。西戎是周原(今天陝西歧山)以西隴山地區與周王朝為敵的游牧民族的總稱。周公和周成王曾多次對西戎用兵,將其趕出周王朝西部疆域,但始終無法根除禍患,直到周康王、周穆王時期,也沒有停止對西戎用兵。到公元前900年,周孝王封非子於秦,使其防禦西戎,這時,一部分西戎部落開始與秦融合同化,一部分則被屏退至甘涼一帶。《詩經》有詩句:「昔我往驕,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道出了周王朝對西戎戰爭的持續、艱難與無耐。

東攘淮夷。淮夷是殷族的後裔,也叫東夷、九夷,一直對抗周王朝的統治。周朝對淮夷的戰爭一直持續到周穆王平定徐偃王后才算告一段落。《詩經?常武》中有:「王旅嘽嘽(chǎn),如飛如翰。如江如漢,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綿綿翼翼。不測不克,濯(zhuó)征徐國。」用六個比喻表現周宣王親率「六師」對徐夷的征伐。《詩經?江漢》中還有「江漢浮浮,武夫滔滔」,襯托出周朝士兵銳不可擋的氣勢。淮夷是周王朝持續用兵的重點方向,這一方面是由於淮夷是殷商貴族盤據地區,是有文化的敵人,不滅不足以除後患;另一方面是因為淮河流域良好的自然條件,是支持周王朝發展的戰略要地、必爭之地。

南征荊楚。荊楚在周文王、武王之世開始崛起,奄有江漢,史稱「大啟群蠻」。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yì)為子爵,建立楚國。儘管是周之封國,但荊楚的迅速擴張還是給周王室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周王室為了防備荊楚,在漢水北岸分封了20多個姬姓諸侯,史稱「漢陽諸姬」。楚地多銅礦,這對周王朝所處的青銅器時代,相當於石油時代的「中東」地區。從周康王的兒子周昭王開始,便向南用兵,可惜在昭王十九年溺亡於漢水。征伐荊楚的戰爭持續不斷,百餘年後荊楚的濮國來犯,周厲王揮師直追至濮國都城,迫其臣服,並帶來了南方及東方26個邦國隨同朝見周天子。

自周昭王「南征不復」(溺於漢水)之後,周穆王、厲王、宣王幾朝皆不斷發動征楚戰爭,宣王時與楚相倚之徐夷被滅後,楚人被迫溯漢水而上,進入丹水、淅水與荊山之間的原始森林高山區,即今天的神農架。《左傳》記載了楚人在這裡「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業之路。篳(bì)是荊、竹、樹枝之類;路,同「輅(lù)」,就是大車。藍縷,即「襤褸」,破爛的衣服。啟,就是開,意思是說就地取材製成車子,穿著破衣服,去開發荒山野林。可見楚人的奮鬥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篳路藍縷」、「衣衫襤褸」等成語也由此而來,延用至今天。

當年的金戈鐵馬已隱跡於歷史的煙幕,而從漢朝開始到今天,在長安及周邊地區不斷出土的刻有銘文的青銅器,卻讓殺伐征戰聲再次在我們耳邊迴響,給我們重現了西周王朝為穩定邊疆而四處征伐的史實,也給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長安萬年之二十三: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長安萬年之三十八:成康之治,中國最早的太平盛世

TAG:自然自覺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