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肥胖不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關乎身體甚至生與死的大事!

肥胖不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關乎身體甚至生與死的大事!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肥胖不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關乎身體甚至生與死的大事!

編輯/中國道醫






點上方綠標收聽本文主播語音版 



肥胖不僅影響美觀,它還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與死。目前我們國家的肥胖人口已經高達3.25億,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了。




體重指數是目前測試肥胖程度的一個金標準,趕快來算算自己得體重指數吧。




很多人認為肥胖無非就是體重超了些,買衣服困難了點兒,其實更長遠的危害是心腦血管疾病,再近一點的危害就是代謝綜合征的發生,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等代謝疾病的發生,都和肥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肥胖三部曲,看看目前你走到了哪一步呢?




現在很多體胖的人,氣喘、多汗、怕熱怕冷等等,他們是不是真正的體虛呢?到底要不要補呢?呂大谷副教授認為:這時候需要「消」。「消」法是中醫八法之一,是從古代中醫治療小兒疳積得到的啟發。


推薦了三個穴位






足三里

是一個強壯穴,號稱「扎扎足三里,等於吃只老母雞」。




腹哀穴

可以收縮被撐大的胃,讓你吃點食物就有飽腹感。






內關

是一個調動體內儲備的穴位,感覺餓了的時候,可以適當按摩,積小益為大益。




您聽過這樣一句話嗎?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您量過自己的腰圍嗎?您知道正常的腰圍是多少?一旦超標又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怎樣的隱患呢?都說減肥最難的是減肚子,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來對抗「大腹便便」嗎?





中醫是如何看待腹型肥胖的呢?從中醫陰陽表裡的觀點來看,由表入里是疾病加重的過程。我們正常攝入的食物轉化為營養要素被人體吸收,儲存在體內的叫做「脂膏」,是不時之需的能量來源。但是過度攝入熱量的同時缺乏運動,能量的進出失衡,「脂膏」越積越多,開始由四肢向腹部集中,由表皮向臟腑集中,此時的「脂膏」變成了致病因素,稱為「脂濁」,脂肪肝、三高症也由此而生。







趕緊來測一測您的腰圍是否正常吧,腰圍測量的指標有兩種,一種直接以腰圍的數值來衡量,男性大於等於85厘米,女性大於等於80厘米即為超標。但是還有一類腹型肥胖的人群,外表看上去可能並不胖,但腹部也堆積了過量的脂肪,這樣的人群往往需要用到另一種測算方法:腰臀比,您可以根據下表來自我對照:



同樣是腰圍較大的人,面對的健康風險有時並不相同,這就是脂肪在內和在外的區別。如果您的腰圍雖大,腹部摸起來卻沒有贅肉,一定要警惕了,說明您的脂肪已經開始越過腹壁向臟腑內堆積,這類人群往往已經是脂肪肝和三高症的患者,要想減掉「肚子」也相對困難。





針對腹型肥胖的人群,專家給出了三個位於腹部的穴位:天樞穴、氣海穴和大橫穴。這三個穴位用來治療腹脹、便秘、積食,具有調理脾胃、運化腹部脂肪的效果,專家建議飯前點按15到20分鐘,以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為最佳。另外,傳統健身氣功「八段錦」中「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也有類似的功效,您不妨試試。







專家建議




腹型肥胖的人群如果想要靠運動減肥,最好不要選擇爬樓梯、登山等對膝蓋有磨損的運動,因為對這類人群來說,膝蓋的負荷已經增大了,再加重屈伸,很容易形成損傷。可以選擇一些卧位或下身有所支撐的運動,如仰卧起坐、蹬自行車等等。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很多身體問題,源自腹部的積聚!




床上有一物,家運不暢,戶主必看!




氣血足不足看這裡,讓人氣血兩旺的方法!




老祖宗古訓,最成器的男人,最旺家的女人!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daojiaob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道醫學堂丨關於老子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