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之於他人是坦蕩,之於自己,則是心安
「慎獨」一詞出自《大學》。
把這個詞拆開來分析,「慎」就是謹慎、慎重,就是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無論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麼場合和時間,行事要低調,要處處戒備,不能過於張揚。
「獨」就是獨自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獨自完全既定的事情。
「慎獨」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人獨處時,是考驗個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難的時候,不要因為旁邊沒有人監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出違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麼,懶惰思想打敗了行動能力,變成偷懶者,得過且過,對自己的目標視而不見。心裡認為反正又沒有人看到。其實,人做事天在看。
「慎獨」說到底,是一種自我修為境界。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能幹什麼,要到哪裡去?
並且,會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像一條小河,曲折迂迴,要穿過無數障礙,目標是奔向大海。
我們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很喜歡「慎獨」這個詞語,在中篇小說《藍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獨」,並且當做左右銘,可以看作是陳忠實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慎獨」,典出《禮記·中庸》,意為謹慎獨處時的行為,通俗的意思就是人前人後一個樣,可說是修身的至高境界。
慎獨,修養的是內在的定力,是古人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無人時、細微處,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除慎獨外,還有四個「慎」字可作為我們修身處世的根本。
慎獨
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時也能謹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
中國歷代文人學士受「慎獨」思想的影響頗深,都以此來砥礪標榜,作為修身進德的重要目標。如清末重臣曾國藩著名的「日課四條」就是: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四條之中,慎獨是根本,其他三條是枝葉。
東漢時期的楊震,有人夜懷十金來見,並說,此時夜暮無知者,楊震卻說「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楊震駁「暮夜無知者」論,以慎獨精神成為廉潔自律的典範。
慎染
古篇《墨子·所染》記載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故「故染不可不慎也!」
其實除了染絲,人也是一樣,國也是一樣。清朝末年,蔡公時慨於國事艱危、民生疾苦,曾與好友組成革命團體「慎所染齋」,意在不僅不要被環境腐化,還要改造環境。「慎染」,就是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主動接受良好環境的影響,涵養正氣。
慎微
漢代哲學家王符說:「慎微防萌,以斷其邪。」不在小事小節上謹慎,難免在大事大節上不穩。
蜀漢先主劉備將之概括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慮於微,始貽大患;不防於小,終累大德。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從不向民間索取任何名貴物品。想不到離任返鄉,他發現自己做了一件錯事,為此寫了一首「檢討」詩曰:「三年為刺史,飲水復食櫱,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臨行所帶,不過兩片山石,可見白居易為官之清白。
慎初
「慎初」,顧名思義,就是戒慎於事情發生之初,在思想上築牢「第一道防線」,不存僥倖之心,避免誤入歧途。
明代王廷相講過一個「轎夫濕鞋」的故事:轎夫愛惜自己腳下的新鞋子,「擇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但是「偶一沾濡,更不復顧惜」,什麼地方都踩下去了。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儻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自覺不越雷池一步,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就是慎初的意義。
慎終
慎初者不一定就能善終。所以,「慎終」也是為人處世應當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慎終是防止「功敗垂成」的關鍵。
《道德經》有言:「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換言之,若想不功敗垂成,就應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堅持二字,寫易行難。毛澤東對此有著非常通俗易懂的表述:「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一個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個不懂得「慎」的人,卻一定是「瑕人」。慎獨、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終,護我們駐守清本,安得自在。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
慎獨出自於《中庸》,大意是:上天賦予我們本性純良,依據本性行事是為道,修行道行是為教,通俗的講,率性行事,依據本心,不做虧心事,不做於德行有虧之事。道,是不可分離的,而分離開來的東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別人聽不到的時候,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
君子慎獨。此為修身的最高境界。
獨處一個私人環境,才是最容易暴露本性的。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自我放飛。
如:平時挺注意自己的行為,但是在一個沒人看見的角落吐口痰、扔點垃圾;人前的時候嘻哈笑臉,人後卻詆毀謾罵;明裡一套暗裡一套,陽奉陰違等等。
尊重人,不管人前人後都一個樣;行為準則,不管有無人聽到看到,都一個準則。
借用《白鹿原》朱先生的輓聯: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
人生,不總是繁華熱鬧奢華,更多的時候是寂寞寂寥孤獨甚至無聊,而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仍需要求自己不失行為規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重點在找到自己的「道」,或者說自己的「本性」!
歷史的原因,我們現在一般把孔子看作是位知識分子,把《大學》看作是某種知識:孔子的學問。
這,其實是對孔子天大的誤解!
《大學》,是一部「動態入定」的教科書
孔子,是一位傳授「動態入定」的教練
「動態入定」通俗的說,是種心智功夫:讓人在日常的生活,進入一種類似佛教「入定」的心智狀態。
人,為什麼要「動態入定」呢?
這是因為,一個人進入「動態入定」的狀態後,就能達到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王陽明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生命境界。
這種生命境界,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目的所在,《大學》中「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修身」,指的就是為了進入這種生命境界。
孔子到了70歲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境界,所以,看不出什麼人生成就。
而王陽明則不然,他在龍城頓悟之後,達到了「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生命境界。從此之後,不論是在官場,還是戰場,王陽明幾乎戰無不勝,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所以,「動態入定」這種心智功夫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
那麼,我們今天應該怎麼學習「動態入定」呢?
就像學習武功一樣,需要三樣東西,才能學會武功。
第一樣,是武功的功法,這門功夫的基本原理、組成、過程是怎麼回事。
第二樣,是用法與練法,這門功夫的使用套路是什麼,其中基本功的練法是什麼。
第三樣,也是最為重要的,心法。有了心法才能把功法與用法練成武功。
《大學》是「動態入定」的功法,從原理、過程,到過程中每個步驟的具體方法。
儒家「六藝」中的「禮」是《大學》的用法。而「六藝」中「樂、射、御、書、數」是《大學》的練法。
沒有心法,《大學》只是一種孔子學問的知識,「六藝」也只是一些形式。
那麼,把【孔子學問】練成【心智功夫】的心法是什麼呢?
慎獨
是把【孔子學問】練成【心智功夫】的心法!
那麼,究竟什麼是「慎獨」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進入「動態入定」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智狀態?
這種狀態在《大學》中有非常詳細的描述:"……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說,人一旦進入「動態入定」的狀態,身心就會沒有忿懥、沒有恐懼、沒有好樂,沒有憂患。是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意不動、心不動的心智狀態。
進入「動態入定」狀態的方法就是《大學》中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
一個人從平常的心智狀態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把孔子所有的書都倒背如流,講得頭頭是道也進不了這種心智狀態。
要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就必須在意識清醒的時候,時時刻刻運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統、調整自己的心智狀態。如此,假以時日,才有可能逐步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
時時刻刻運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統,調整自己心智狀態的,就是「慎獨」。
要真正學儒,功夫全在於「慎獨」。真正學儒的人都自稱「慎獨之人」,就是這個道理。
韓愈在《答李翊書》中有一段是描寫慎獨中樣子的,「……處若亡,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心智玩家:還原人類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凡是讀過連環畫的朋友也會理解「慎獨」二字的意義,「慎」就是謹慎、小心,「獨」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小團體等等,這樣講朋友們沒有異議吧。
何為慎獨呢?例如半夜裡過馬路,亮紅燈了,四周瞅瞅沒有人、沒有車、也能保證安全就跑過馬路了,為啥這樣做呢?因為沒人看見呀!不會有人去說,這人怎樣怎樣……這個例子應該說明一些道理,有的人就是表裡不一。
修養好慎獨,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學生呢,老師在和老師不在都一樣去遵守紀律,好好學習,職場就領導在和領導不在一樣努力工作……至於在外西裝革履,回家換成家居服躺在沙發上睡一覺,如果養成慎獨的習慣,也會整得乾淨、利索、板板整整,這樣去講,不知朋友們信不信?
慎獨這個詞,出自禮記。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通俗的說,慎獨就是一個人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你一定要更加規範自己的言行,要想到舉頭三尺有神明,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讓自己的思想開小差走邪路。
中國儒家思想特別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認為道德修養是人提升道德境界、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然途徑。孔子說克己復禮,要剋制自己的不當慾望,孔子的弟子曾子認為人要學會自省。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並把自省當成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而孟子更加重視自省的精神,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意思是:「你愛護別人但人家不親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管理人民卻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夠不夠;待人以禮對方不報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夠不夠。任何行為如果沒有取得效果,都要反過來檢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會歸順你了。」而慎獨,則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礎上,對人的情緒和隱秘的慾望進行自我管理的一種更加高級的手段。
慎獨是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讀書人道德修養的主要方式,這種思想也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古往今來多少賢人志士「慎獨」以身,傳為佳話。柳下惠坐懷不亂,楊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獨拒禮;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主,勿以善小而不為」;許衡的不食無主之梨,「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曾國藩的「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其所謂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以上種種,無一不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成為行為的標準和依託。
1,慎獨的出處,原話讀一下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
2,慎其獨的意思
從上面的句子中,很容易看出,戒慎=恐懼,慎就是小心謹慎,擔心。
所以慎其獨,可以有兩種說法
1,君子非常小心他一個人獨處。(因為獨處可能讓你有機會去「悟到」日常無法看到的精微處)
2,君子非常小心自己獨處(應該群聚分享,避免一個人看問題片面)
上述分析都是對的。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太糾結文字了,尤其是讀古典哲學文章,我建議是設身處地的「角色扮演」。而不是訓詁學。
慎獨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出於《大學》、《中庸》對於其含義,東漢鄭玄注《中庸》「慎獨」云:「慎其家居之所為。」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
另外出土於湖北沙洋的郭店楚簡儒家類的典籍《五行》各有二章特地議論「慎獨」簡本《五行》16~18云: 「淑人小人,其義一也」。能為一而後能為小人,小人慎其獨也。 「展望弗及,興高采烈」。能差池共羽而後能至哀,小人慎其獨也
一. 「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二.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
三. 怎麼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
四. 包含態度與方法。謹慎治學態度,推動」知行反「認識模式,以窮理盡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統知識,慎全獨一。
慎獨一詞,出自禮記中庸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上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這個道,不能離開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正道了。所以,君子就是在別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謹慎小心;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隱秘的事情,沒有不被人發現的;細微的事情,沒有不被顯露出來的,所以,君子在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慎警惕。
其實這句話沒玩,還有下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慎獨,說的就是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會言行合一,不管是群居還是獨處,所作所為是一樣的。在人前不趾高氣揚,也不卑賤下作,在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放浪形骸,率性而為。
這就是君子的作為啊。原文全篇所表達的思想就是清靜無為,行之有度。
我們都是凡人,這樣的氣節很難達到。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但出淤泥而不染,只要一心向善,敬畏生命,道法自然,做一個胸懷坦蕩的人,還是能達到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訴我們怎麼為人處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告訴我們不必太苛求完美。只要保持一顆初心,就能心存浩然之氣,無愧於心。
慎獨,是修養自己,不是要求別人,好好生活,工作,學習,就是慎獨。
最早見於《大學》、《中庸》。是指獨處無人察覺之時,仍需謹慎的讓自己的行為合乎一定的道德標準。這也是儒家傳統的道德修養要求。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解釋「慎獨」為:
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再講故事。
古代很多飽學之士都能夠堅守「慎獨」的要求,比如清代的曾國藩。大部分人都是能夠遵守「慎獨」要求的原意而已。
但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把「慎獨」原則貫徹到了世界觀層面的牛人——劉宗周。他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萬曆朝的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後因觸怒崇禎皇帝被罷官。後世聞名的黃宗羲,是他的學生。在當時還是很厲害的一個人。
「慎獨」在他的世界裡是個什麼地位呢?萬物之本!他說:
獨者,物之本也。……毒之外別無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獨,是萬物之本源,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稱之為「獨」,是因為唯一性與至上性。劉宗周本人稱之為「獨體」。
為使「獨體」不受外界干擾,就必須要「慎獨」。在這件事情上,他的要求比朱熹、陽明更進一步。朱熹陽明至少還說在惡念產生之時,就要用存理滅欲或者致良知的方法去消滅惡念。但劉宗周認為「獨體」是至善無惡的,根本不能等有了惡念再去檢查克服,那樣等於馬後炮。劉宗周認為要在惡念產生之前就以「慎獨」的功夫消滅之,防患於未然。他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處隨時體認去……
說到這裡,是不是大伙兒覺得這劉宗周的「慎獨」功夫有點怪?惡念未起,你拿什麼防患於未然?
實際上,劉宗周的這套「慎獨」理論,是針對當時王陽明心學盛行之時的一些弊端而去的。當時心學盛行,是因為它的修養功夫比較簡易,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但弊端就是,心學更注重體悟,疏於修養。
換句話說就是,我知道什麼是對,但我不那麼做。
當時很多人就是那樣,明末時期社會動蕩,很多士大夫都口頭擁護道德原則,而實際上各行其是,陽奉陰違者有之,敷衍應付者有之。劉宗周對這種風氣很是痛恨,所以才針對性的提出了慎獨的理論。
說回到「慎獨」這個詞本身,當今社會也存在著表面仁義道德,背後男盜女娼的現象。古代是因為這仁義道德是升官發財之路,你不尊仁義,不守道德,是會被抽筋剝皮的。
而現代社會正在朝著多元化價值取向發展,那些「人前人,背後鬼」的人,除了利益使然之外,最多的就是迷茫了吧。
而「慎獨」思想,是管不了利益驅動的「陽奉陰違」的,他能幫助的,主要是那些迷茫的人。
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只知道自己不喜歡現在的樣子的時候,你就需要慎獨的幫忙了。
現代的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你有很多的選擇權,不用必須遵循哪一個「應該」的道德準則。在這個提倡個性的時代,只要你不是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獨」,其實就是找到自己,而「慎獨」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