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面對「Chink」,不懟不是中國人

面對「Chink」,不懟不是中國人

本文2063字,讀完大約需要5分鐘

1

前幾天過春節,美國NBA官方發布了30位球員的新春祝福。其他球員都很正常友好,唯獨費城76人隊的雷迪克,卻說的是:「I wish all of the NBA chink fans of china very happy in Chinese new year!」

他口中的Chink,是一個極其辱華的單詞。Chink在英文中的字面意是「窄眼,小縫隙」,引申開來,指的是中國人或亞裔相對於西方人細長、眯縫的眼睛。這是種族歧視者將人種遺傳學上的差異故意放大,以此來顯示自身優越感的一個詞。

Chink一詞的含義若譯為對應的中文,基本就是中國佬甚至中國豬的惡意貶稱。而故意把眼角拉長,作成眯縫眼的模樣,就更是一種肢體語言上的侮辱了。

去年中超球隊河北華夏幸福俱樂部花費2500萬歐元巨款引進的阿根廷外援拉維奇,在拍攝定妝照時就堂而皇之地對著鏡頭來了一個拉眼角的動作。國內可能動靜不大,但國外媒體上幾乎全是一片嘩然。

在中國的土地上效力的外援,居然做這樣的辱華動作?在西方,這是最常用的用於歧視和嘲笑亞裔的動作,沒有任何借口可以為之開脫。

不僅是文化程度普遍有限的球員,連T台上的超模也會有意無意顯露自己的鄙視。2017年2月,維密超模Gigi Hadid在一段跟妹妹嬉鬧的視頻中,故意眯眼抿嘴,模仿亞洲臉孔的餅乾模樣。

這一舉動不僅在推特上引發大量網友非議,而且中國網友也開始群起抵制Gigi,抗議她即將來華參加維密在上海的現場秀。9月她在網上道歉之後,也跟著宣布退出維密上海秀。

Chink不是一個戲謔的詞,它的挑釁程度,跟面對黑人說Nigger(黑鬼)是一樣的。林書豪曾被ESPN的編輯稱為「Chink in the armor(穿盔甲的中國佬)」,而涉事編輯很快被開除。只是在英文里,類似的蔑稱並不止這一個。

2

如今英文里許多對於華人的蔑稱,大多來自美國十九世紀的排華法案。當時許多華人因為淘金熱到美國西部尋找機會,當地白人覺得這是邪惡的外來者在搶生意,就產生了許多羞辱和歧視華人的辭彙。政府甚至頒布了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美國歡迎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人——除了華人。

排華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終止,但許多侮辱性的辭彙卻存留至今,這些詞和華人在美國被歧視欺負的黑暗歷史有直接的關聯。也許這些詞表面上的含義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當它被用來指向華人和亞裔時,就是極其明顯的侮辱。

例如Ching Chong,這個詞來自於排華法案期間,美國人嘲笑中國人的英文口音不準。當美國人說這個詞的時候,他們的意思是中文是某種低能而愚蠢的語言。

當姚明剛剛進入NBA的時候,大鯊魚奧尼爾曾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說,「告訴姚明,『ching-chong-yang-wah-ah-soh』。」這句話沒有確切的字面意思,只是用Ching Chong來羞辱而已。此言一出,激起全美華裔乃至亞裔的強烈抗議,引發巨大爭議。奧尼爾只能道歉。

而姚明呢?姚明只能自嘲:「中文很難學,我剛學說話的時候也覺得很難。」如果姚明能在場上把奧尼爾按在地上摩擦,他完全沒有必要顯示這樣的大度——或是無奈。

還有Chinaman。表面上這個詞跟Frenchman(法國人)或Irishman(愛爾蘭人)一樣是中性無害的,但實際並非如此。Chinaman在排華法案期間被廣泛使用,用來貶低華人。今天使用這個詞的,都是在提醒人:華人不過就是一副低賤猥瑣的漫畫形象。

還有如果初次相識,外國人莫名其妙又或神秘兮兮地直接叫你Bruce Lee(李小龍英文名)、Jackie Chan(成龍英文名)、Jeremy Lin(林書豪英文名),都是在嘲笑你。他們的意思不是你像李小龍成龍林書豪一樣了不起,而是「哈哈哈看哪,這個亞洲佬。你們都長一樣,你和我們不一樣。」

而如果是稱呼你Ling Ling的,根本不是昵稱。在互聯網上跟LingLing這個名字相關的網路流行圖片,幾乎全是和亞裔食狗相關的。

還有Oriental一詞,如果用來形容物品是沒有問題的,例如Oriental flowers(東方花卉)。但如果來形容人,就意在暗示一個留著辮子、癱在鴉片館裡吸鴉片的人物形象。為此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將這個詞同「Negro」一起,從聯邦法律中移除了。

這些詞和類似拉眼角的動作,都是明確無誤的侮辱,而甚至還有中國人為外國人的言談舉止辯護,說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了,遇到這樣的行為不要太敏感,只要想成別人是在嫉妒你就好了,不然的話有損泱泱大國的風範氣度。

這樣的自我洗白和辯解,甚至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2017年4月,美國妹子Kat專門錄製了一段視頻,告訴中國人和亞裔哪些詞是包含特定的侮辱和歧視含義。

Kat認為,既然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人就應該更有信心去回應和反對這種歧視性語言和舉止,而不是忍氣吞聲保持沉默,仍然讓外國人留下中國人好欺負的印象。

「如果當別人對你做出這樣的行為、說出這樣的單詞你還不反擊的話,別人就會覺得既然你這麼溫順,那我就隨便說,不僅對你說,還要對你的朋友說,還要對今後遇到的任何一個中國人說。」

3

種族歧視的侮辱性稱呼,並不僅僅針對中國人。在英文里,Nigger是對黑人的蔑稱、Jap是專對日裔的蔑稱、Gook則被用來嘲笑韓裔。

而蔑稱也不僅僅出現在英文里,中文裡也同樣有一堆。例如「猩猩」一詞,就曾出現在解說柯凡針對黑人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的口中;對白人的貶稱是「白皮豬」;對韓國人稱「棒子」;對越南人稱「猴子」;對印度人稱「阿三」;對日本人及其他一切外國侵略者稱「鬼子」。而在今年的春晚上,扮演非洲大媽的演員旁邊居然出現了一隻猴子?若是在其他地區,立刻會引起軒然大波。

只要有人種和民族上的差異,蔑稱就是從古到今都存在的事實。古時中原地區的中國人稱邊遠的少數民族為蠻夷,稱北方的游牧民族為韃子,而自己後來也被蔑稱為南蠻。世界固然在進步,種族之間彼此尊重應該是人人遵守的公德公理。但弱肉強食、恃強凌弱的叢林法則仍然在某些地區和某些時間存在——而只要這樣的法則存在,蔑稱就難以消失。

會不會被人以侮辱性的言辭加諸於身,關鍵還是在於自身實力有多強悍。很簡單,幾乎沒有人敢在拳王泰森的面前叫他「Nigger」,除非他想自殺;同樣的道理,也幾乎沒有外國人敢居高臨下地當面說「Chink」或是拉眼角,假如他們面對的是蛟龍突擊隊。

尊重都是給強者的,沒人會把尊重給予一個不堪一擊逆來順受的可憐蟲。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有顏、有錢、還養「小狼狗」,山陰公主就是瑪麗蘇本人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