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瑜伽靈性修持秘要之一

瑜伽靈性修持秘要之一

文丨來自網路 圖丨作者臉譜

第一章瑜伽與吠陀經典

一、何謂瑜伽

瑜伽(yoga ) ,源於古印度,意指一體化,這是一種將修持者個體與宇宙至上本體聯結起來,將修持者小我與宇宙大我融合為一,即所謂人天合一的方法.

有各種不同的瑜伽。一般而言,瑜伽包括:1 .行動瑜伽(Karma yoga )又叫揭磨瑜伽或命運瑜伽。此法實行無我的勞動義務,不執著,不求報酬,達到修持者個體與宇宙本體融合為一,2 .虔敬瑜伽( Bhokti yoga )此法要求對宇宙至上本體絕對信仰,控制自己的心靈與精神,達到個體與宇宙本體合一;3 .知識瑜伽(Jnana yoga )此法從修持者大賦的知識,探求個體與宇宙本體合一;4 .專一瑜伽(Laya yoga )此法要求修持者斷絕一切意識,融入所攝的境界,身、心、氣皆調伏,達到個體與宇宙本體合一;5.勝王瑜伽(Raja yoga )此法要求修持者採取八個步驟,進行外在、內在、呼吸、感官的控制,進入三摩地(入定),達到個體與宇宙本體合一;6 . 軍荼利瑜伽(Kundalini yoga )此法要求修持者通過對身體氣脈七輪的鍛煉,喚醒正睡眠于海底輪之拙火,貫穿六輪至頭頂,與頂輪之『大自在」結合,實現天人合一;7 .哈達瑜伽(Hatha yoga )這是瀚伽體位之鍛煉方法。瑜伽種類繁多,以上亦只舉其大要。但當今最流行者為哈達瑜伽、軍荼利瑜伽和勝王瑜伽等。

瑜伽之最高目標與境界即為個體與宇宙本體的合一,只有通過靜坐、觀想與禪定才能達到。所以,印度《 薄伽梵歌》 中最高的蔑言說:「寧靜即是瑜伽」。印度帕坦加利(Patanjoli )所著《 瑜伽經》 (Yoga Sutra )一書中亦有裁言說;「瑜伽,即是以意識控制各種情緒及傾向。」很多人不了解瑜伽乃天人合一之術,誤認為瑜伽只有哈達瑜伽一種,只修習體位法、呼吸控制法、清潔凈化法等.其實,哈達瑜伽只是讓學者做好準備,使他們能接著修鍊勝王瑜伽,因為哈達瑜伽只是勝王瑜伽的一環,沒有勝王瑜伽的修鍊,哈達瑜伽無法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之境:若沒有哈達瑜伽的鍛煉,勝王瑜伽亦只是空中樓閣。瑜伽的修鍊應循序漸進,從一個層面超越另一層面。哈達瑜伽只是一個最低的層面,主要是屬於健身運動的層面。許多人修習瑜伽,可能只為健康、美容等,他們為今天在社會上流行的所謂「健康瑜伽」、「美容瑜伽」所吸引;有些人學練瑜伽可能只為得到某些超能力,即所謂「神通」,他們只想學到瑜伽術士所表演的睡釘床、過刀山火海的技能。這些人並不懂得瑜伽修鍊可以使個體與宇宙本體相融合,即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而僅滿足於瑜伽的最低層面。

此外,有些學者相信行動瑜伽最為殊勝:有些學者覺得虔敬瑜伽是最好的;有些人認為知識瑜伽最重要.實際上,綜合考察之,此三者構成瑜伽的要素,它們並不互相矛盾對立,而是相互協助,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不執著」。我們如把行動、虔敬和知識這三種波流融匯在一起,成為綜合瑜伽,就能使心靈、智慧、意識和自我得到最大最適當的發展,有助於達到瑜伽的最高層面一一個體與宇宙至上本體和諧的統一。瑜伽是一種靈性的修持.修持者擴展並使自己開悟的過程稱為靈性的修持。唯有經由靈性的修持,才能使自己有最大限度的發展,喚醒並展現我們內在沉睡的能量,達到瑜伽修持的最高目標。

人體內沉睡的能量主要指脊柱底端的靈能。當今印度瑜伽上師雪莉· 雪莉· 阿南達· 慕提吉所傳承的瑜伽特別重視此點.軍荼利瑜伽亦把此作為主要內容。人人都有此強大的精神能量,但在大多數人身中,它是睡著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感覺到它的力量。這種能量位於人體脊椎最低部的血管神經叢,即海底輪(在兩陰之間,相當於會陰穴),像一條盤蜷睡著的蛇。古印度瑜伽士稱它為軍荼利(Kundalini ) ,意為「能量之蛇」,又稱「拙火」。所有靈性修持的目的,就是喚醒這種靈性的宇宙能量,使之沿脊椎向上提升,直達腦部最高的神經血管叢,即位於頭頂的頂輪,並與之相結合。在此情況下,便可達到個體意識與宇宙絕對本體相結合,即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感受至上的喜悅和內在的平和。

這種精神能量或拙火的上升,必須逐一通過脊椎中七個神經血管叢(或叫能量中心,或稱為輪),它們是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間輪及頂輪。當拙火不斷上升時,修持者可體驗到意識上升,開始感覺環繞他四周的是永恆意識的一部分,他視任何事物為一體,而不是看到它們相異之處。當他體驗到這一點時,他就能更深入他的內心深處,而感受那愈來愈強烈的至上喜悅。當拙火到達心臟(心輪)時,他能感到無比的內在的平和與喜悅;當拙火升至喉部的能量中心(唯輪)時,他不再對外在世界有感覺,全神專註於他內在的喜悅。當拙火升至眉心輪時(有時稱此處為「第三眼」,或「覺醒之眼」) ,瑜伽修持者就達到了三摩地(Samadhi ,入定)境界,將個人的存在和心智融入宇宙意識中。這種境界是筆墨和語言所難以形容的。

二、《 奧義書》 的意義

吠陀經典為人類歷史上最早揭露靈性修持的典籍,可說是印度一切哲學傳承和靈性修持的本源。所謂靈性修持就是瑜伽。吠陀經典分為兩大部分:《 禱頌》 (Mantra )和《 婆羅門之書》 (Brahmana )。《 禱頌》 部分是主要的,而《 婆羅門之書》 則是附屬,作為《 禱頌》 的闡釋和說明。《 婆羅門之書》 又分為蘭部分:1 . ( (梵書》 (Brahmana ) ; 2 .《 森林書》 (Aranyakas ) ; 3 .《 奧義書》 (Upanishads )。《 梵書》 說的是祭典方法;《 森林書》 描述禮拜上天和靈性修持的各種不同方法;《 奧義書》 則揭示如何摧毀我們個體靈魂的無明,引導靈性修持者獲得最高的智慧和完美的成就,以及解脫我們對物質世界和世俗誘惑的執著,對肉體小我的執著。

《奧義書》 是印度吠陀經典的精華部分,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吠陀哲學,產生在公元前六七世紀。《 奧義書》 不是宗教性的經典,它沒有教條也沒有教理學說。它不屬於任何宗教,而是歷久彌新的人人皆宜的哲學。《 奧義書》 一詞來自梵文,含有「授課」的意思,亦即是把學生集合起來,坐在老師的身邊聆聽他的教誨。

據說現存的200 多種《 奧義書》中,對人們有裨益的超過100 種,但學者們最常引用的只有11 種,也是最廣為流傳的,《 奧義書》有許多不同的注釋,最古者而傳於今世的是印度大聖哲商卡拉(Sh ankara )的注釋。他是最出色最有才華的吠陀哲學家和絕對不二哲學的始祖,他選了11 種《 奧義書》 來做注釋,這些書被公認是特別傑出的.商卡拉把《 奧義書》 稱為「解脫經」或「明道經」,因為《 奧義書》 揭開和啟示了宇宙本體最高知識一一「道」,它是永恆的智慧寶庫。商卡拉和其他注釋者對《 奧義書》 的意義作了如下三項解釋:

1 .《 奧義書》 被認為是印度吠陀時期的先知在最清凈和超越的狀態下,即在三摩地(入定)的境界中,覺悟到的真理和啟示。他們把這些真理傳授給他們的弟子,經過世世代代的口授心傳,使它們被保存下來。

2 .《 奧義書》 教導宇宙和永恆的真理。此真理是獨一無二的.吠陀的先知以咒語一(Mantras )的方式來述說這些真理。咒語意指能把心靈從悲傷和痛苦中解脫出來的語言文字。

3 .《 奧義書》 認為,宇宙萬物雖各不同,以整體而言,卻具有獨一無二的本質.無知的人看不清事實的真相,追求物質享受,渾渾噩噩終其一生。《 奧義書》 明白指出:實行靈性修持是解脫的道路。

三、《奧義書》 知識的來源

《 奧義書》 所包含的根本真理,既非來自外界的感官的覺知,也不是靠思維所得,而是古聖先賢通過瑜伽的靈性修持,在最深沉的靜坐、觀想、禪定狀態下,也即是深沉的氣功態中,直接從直覺本源的內在而得到的。直覺的知識不證而自明,周遍圓滿,是最高明的知識;從其他層面而來的知識;只是真知的影子。所以,《 奧義書》 被稱為「所聞經」( Sruti ) ,這就是說,由聖哲和先知們在深沉的禪觀狀態下用他們的.倉耳所聽到的。《 奧義書》 里的咒語,被稱為「音訓」( Niruktan ) ,因為這些咒語的意義隱藏在最精細的聲音的震波的不同頻率中,這隻有在最深的意識層面才能體驗到。

當今印度瑜伽大師喇嘛尊者在其《 無神的開悟》 ( Enlightenment Wi thout God )一書中說:知識的來源有兩個途徑:直接的和間接的。直接的知識是超越卓絕的,是從本源體驗到並且不必經過證明即自然明白的。間接的知識是從心智及感覺而來,它是從外在世界得來的知識,也就是從清醒、作夢、深睡所得到的知識,它是經由感官和意識由人們的思維能力所理解到而覺察出來的,因此受到時間、空間和因果關係的限制。直接的知識不是經由感官和心智而覺察出來的,因為它是絕對本體的知識。它既不是客體也不是主體,而是個體的小我完全體驗到宇宙的大我.這種知識,不是從心智得來的知識,而是靠最深奧的了悟狀態所流灘的洞察力而得來的知識。」只有靈性修持達到開悟狀態,才能獲得直接知識.這種深奧的狀態,相當於超越清醒、作夢和深睡狀態的超意識狀態,即所謂的」圖力亞」( Turiya )狀態.開悟就是個體意識與至上意識(Brahman )即與宇宙意識(Univetsal Consciousness )的結合,亦即達到探刻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說,修持者擴展個體意識到宇宙意識時,就會自我了悟,就會了解意識的各種不同層而,了解生命的意義,了解天地萬物和人與宇宙的奧秘,了解宇宙意識的知識。

但是,印度古聖先賢在《 奧義書》中的這些揭示,雖然對研究人體生命科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數千年來並不為許多人所承認、理解和身體力行。因為通過入靜、觀想和禪定的靈性修持達到天人合一與開悟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光憑理論或智力是無法開悟的;僅是研究經典、傾聽老師的演講,或者整天麻木地反覆祈禱,也是無法開悟的。人們向來習慣於對外在的世界進行觀察、證明、判斷,卻不習慣去觀察內在,發掘內在,以了解生命內在的層而。而且,靈性修持者要想達到至上的目標,就要具備某些資格:首要的就是不執著,包括思想、慾望、感情等方面的不執著;其次,修持者對他的工作和行為的結果不要求任何回報。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這些是很難辦到的。儘管如此,《 奧義書》 的這些精髓,仍然對此後佛教的修持有著重大的影響,並為我們今天對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和氣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理論根據。

四、《 奧義書》 的主題

《 奧義書》 的共有主題,就是對至上意識(又稱宇宙意識、宇宙絕對本體)直接的體驗。何謂至上意識?《 曼都卡奧義書》 (Mandukya Upaniohad )說:「不論在此處、彼處和一切處,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至上意識的顯示。宇宙的大我、自性(Atman )就是至上意識,即宇宙絕對的本體。」由此可知,我就是至上意識;整個宇宙都是至上意識;一切都是至上意識。它是超出陰陽等等相對概念的本體;它是我們真正的大我的本性;它是萬物一體.形形式式的萬物內在都是相同的。這是一元論的觀點。

能否把遍在和超越的至上意識了解為宗教信仰的上帝或神靈?喇嘛尊者在其《 無神的開悟》 一書中對此作了否定的答覆。他明確論證了《 奧義書》 的內容是哲理而不是宗教信仰。他說:「《 奧義書》 不可與東方宗教性的書籍混為一談,《 奧義書》 的哲理與世上任何其他宗教經典的傳教講道大有不同。」「《 奧義書》 的哲學不受單一的宗教及其創立者所限制,它適用於兒千年前,也適用於今天。只要人類存在一天,它就永遠地適用於人類。」他又說:「寧靜的心是開悟首要的條件。了悟的道上,必須控制感官和心念,但是並不一定要相信上帝。」

事實上宗教所傳播的上帝的概念,在《 奧義書》 中是找不到的。所有宗教都存在二元論的觀念,諸如人是上帝或神靈造的,宇宙是上帝或神靈造的,上帝或神靈主宰著人類,君臨於人類之上等等,而《 奧義書》 的哲理卻是一元論,不把上帝或神靈看做不同的生靈,而是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大我及其本質,即我們自己的大我就是宇宙至上意識。靈性修持者在靜坐和冥想的準備階段,可能體驗到二元論的對立,但這只是過渡到一元論的境界,是進步的表現,就絕對本體來說,是沒有兩樣的,因為修持的最後階段,仍是要達到一元論。

宗教信仰要求追隨先知,信奉外在高居於日、月、星辰之上的上帝或神靈,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恩寵與賜福,卻不相信內在心靈的體驗。《 奧義書》 則提供了自我訓練和自我開展的實用方法,引導修持者朝向生命的內在,擴展和探查人類的意識層面,幫助修持者從個體意識擴展到宇宙意識。喇嘛尊者說:《奧義書》 激勵人們首先了解自己,再來了解宇宙的大我。《 奧義書》 讓人們知道,每一個具有肉體的生靈都是至上意識活動的殿堂。內在殿堂會放射出知識、寧靜和幸福的無限光芒,《 奧義書》 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方法。」

五、喇嘛尊者的傳承

瑜伽在古印度源遠流長,早在佛教創立之前,就已相當發達.據傳在7000 年前,便有希瓦發明瑜伽,盛行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公元前3000 年到1500 年之間,居住在高加索北方的阿利安人入侵印度,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省定居,發展出獨特的阿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文明的主流。阿利安人在古印度留下最古老的文獻《 黎俱吠陀經》 (Rig).其後在公元前1000年到500 年之間,又留下《 要摩吠陀經》 (Sama )、《 夜柔吠陀經》 (Yaju和《 阿達婆吠陀經》 (Athar ) ,形成了古印度的吠陀時期。這些經典不但成為印度宗教哲學和文學的基礎,而且對密宗瑜伽的影響甚巨。吠陀經典(vedas )中包含了各種《 奧義書》 ,對瑜伽的理論和方法作出較為成熟和精要的解釋,是古瑜伽理論與實踐互根參證的法典。

當今印度著名瑜伽大師喇嘛尊者(Sri Swami Ram 的傳承了印度大聖哲商卡拉所創建的「絕對不二」( Advaita )的哲學學說,以他自己的真參實證體驗,根據《 奧義書》 的理義,來闡釋瑜伽和生命的奧秘,從而豐富了瑜伽的理論與實踐。

喇嘛尊者於1925 年出生於印度喜馬拉雅山一個婆羅門書香世家,他三歲時即獲喜馬拉雅山一位大聖者的啟蒙。年少時常雲遊於喜馬拉雅山叢山之間,參訪了120 多位印度密宗瑜伽大師、高人和隱士.他是設在美國的世界著名的喜馬拉雅山瑜伽科學與哲學學院的創辦人、校長和靈性修持上師,同時也是美國托普卡、肯薩斯等地明寧哲基金會的顧問,從事內在心靈世界的自動控制的研究。

世界上有許多瑜伽流派,但以喇嘛尊者的傳承較為突出並具有代表性。喇嘛尊者的最大成就是把瑜伽直接與遠古吠陀經典中的《 奧義書》 聯繫起來,用《 奧義書》 的真理揭示所有生命的奧秘.闡釋個人在宇宙中所處的地位,提出了靈性修持的明確道路與方法。本書主要就是介紹喇嘛尊者所傳承及發展的瑜伽理論與實踐。

摘錄:《瑜伽靈性修持秘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元愚舍 的精彩文章:

TAG:心元愚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