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陰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習俗的?

陰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習俗的?

原標題:陰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習俗的?


陰婚,也叫冥婚,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還有一種是,男女定親後,若婚前男子死亡,女子也要出嫁成親,拜堂時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和新娘舉行婚禮。新娘從此終身苦守空房,稱上門守節、未婚守孝。有的女子不願上門守寡,另嫁男人,但人們認為是第二次婚姻,是「斷線女子」。婚後年節要為她的「前夫」祭祀亡靈。老人們出於疼愛、想念兒女的心情,認為生前沒能為他(她)們擇偶,死後也要為他(她)們完婚,盡到做父母的責任。陰婚,被大家稱之為陋習。


陰婚從何時開始的呢?陰婚在很早之前就出現了,史上有很明確記載的,也是最知名的一次陰婚是曹操為自己的兒子曹沖操辦的。而《周禮》也曾記載:「禁遷葬與嫁殤者。」這點可以說明,陰婚的這種形式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


《三國志》記載了曹操為曹沖操辦陰婚的事情:「沖,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則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沖後。」大概的意思是說:曹沖十三歲的時候因病去世了。曹操很是悲痛。於是,曹操為曹沖聘了一名甄姓早死女子做媳婦。


關於陰婚在民間還有一說法:不給死去的未婚者「成親」,家中會鬧鬼,家人不寧。


史上歷朝歷代也都盛行陰婚。宋朝的《昨夢錄》記載: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說親,然後進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後,就各替鬼魂做冥衣,舉行合婚祭,將男、女併骨合葬。

當然,《昨夢錄》是一本筆記小說,可能不足以說明陰婚之風的盛行。但是,《元史》和《明史》也都有明確的記載。《元史》載:「子弟死而無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明史》載:楊死而其未婚妻殉;劉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後皆迎柩合葬。


陰婚的儀式是怎樣的呢?陰婚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形式,甚至同一個地域也都有不同的形式。陰婚也是要通過媒人介紹的,需要占卜是否適合「婚配」等。男方給女方的定禮大多是紙糊的。女方陪送的嫁妝,也基本上是紙糊的。


雖然是陰婚,但迎娶儀式是必不可少的。迎娶當日,宴請親友等。至於具體的儀式,這在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現在不少地方倒是有一套辦法。具體怎麼做就不多講了,多說就等於宣揚封建迷信了。


舉行了儀式之後,選個適宜破土的「黃道吉日」安葬。將「新娘」埋入男方墓穴,進行「夫妻」併骨合葬。之後,舉行合婚祭。此後,男、女兩方父母便當做親家來往。


因為這陰婚,還催生了一種犯罪。這種犯罪形式在古代就有,只是很少記載罷了。有的犯罪分子,通過盜取屍體給別人配陰婚牟利。有的甚至殺人,然後將死者屍體販賣。

2011年冬,延安一團伙盜竊女性屍體並對其進行清洗處理後,偽造屍體醫學檔案,高價出售給陝北和山西等地為男性死者配陰婚。2013年初,這一團伙的4名成員被延川縣法院判處2年4個月至2年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在亞洲其他國家也有陰婚,比如:2011年5月22日,韓國已故女星鄭多彬的母親為她及文在成舉行陰婚儀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劉徹皇位爭奪戰:五個女人演繹的一台歷史大戲
趙國的開國之君趙烈侯為什麼不傳位給親兒子?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