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看太極拳的柔智慧

從《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看太極拳的柔智慧

【摘要】為分析《孫子兵法》與太極拳之間的內在聯繫,運用文獻法和邏輯分析法。《孫子兵法》中以巧取勝的「柔」思想與太極拳在技擊中蘊含的柔智慧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從創編目的角度分析,《孫子兵法》中守拙和儲備力量的思想與太極拳以健身為主要功能的動作演練形式無關。從技擊理論的角度分析,《孫子兵法》中防守為主、避其鋒芒和正面技擊等各種形式下蘊藏的 「柔」思想對太極拳的順從、轉移、克剛的「柔」技擊法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武術;「柔」智慧;孫子兵法;太極拳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Science of Sun Tzu and tai chi chuan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thought of 「soft」 embodied in Military Science of Sun Tzu and gentle wisdom contained in taijiquan have the same effect.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lait purpose, the thought of keeping a reserve force in Military Science of Sun Tzu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form of exercise a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movement exercises in tai chi.From the view of attack and theory analysis, the defensiveness, avoiding its sharpness and positive attack under various forms of obedience in Military Science of Sun Tzu have produced certain effect on the thought of 「soft」 in tai chi chuan.

【Key words】martial arts;「soft」 wisdom; Military Science of Sun Tzu; Tai chi chuan

引言

《孫子兵法》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兵書,不僅在世界軍事思想領域中擁有廣泛的影響,並且在武術技擊中也有著很高的運用效果。在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武術文化中,武術的任何拳種在技擊過程中都會使用一些戰術,這些戰術不可避免地會以兵法為理論依據,只是表現方式有所不同。作為武術拳種之一的注重內外兼修和以柔克剛的太極拳,其作戰藝術難免也會蘊含著許多與兵法相通的技擊理念。

《孫子兵法》追求以巧取勝的戰鬥而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的技擊,兩者之間有著相似的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隱藏著什麼樣的智慧?意義何在?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論證,探索其內在的聯繫,為更好地理解太極拳、認識太極拳和研究太極拳提供參考。

1《孫子兵法》與太極拳的關係

「從陳王廷所造拳套看,陳王廷受戚繼光影響很大,單是從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式中,就吸取了二十九式之多,因此有人說太極拳的編造,是以《拳經》三十二式為基礎的。」〔1〕戚繼光在《紀效新書》自序中說道:愚嘗讀孫武書,嘆曰:「兵法其武庫乎,用兵者其取諸庫之器乎;兵法其葯肆乎,用兵者其取諸肆之材乎!」「猶禪家所謂上乘之教也。」〔2〕按照傳承關係來看,《拳經》三十二式屬於軍事的一部分,按照戚繼光所言《孫子兵法》是軍事的最高理論,因此不可避免地被戚繼光運用於《拳經》三十二式之中,陳王廷又以《拳經》三十二式為基礎創編太極拳。那麼,太極拳的諸多思想也應該來源於《孫子兵法》。

2《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

2.1《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釋義

柔是軟、使變軟及溫和〔3〕540。思想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而產生的結果,也指想法〔3〕601。《孫子兵法》中的很多理念,在看似柔弱溫順的表象下能夠順應、營造或利用等不同態勢來通權達變,並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達到以巧勝拙的行為意識,這種行為意識可看做《孫子兵法》所表現出來的「柔」思想。例如,《孫子兵法》中以逸待勞、欲擒故縱等計謀都是其「柔」思想的完美體現。

2.2《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解析

《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能夠以巧勝拙,並能夠正視規律,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柔」思想在《孫子兵法》中具體表現在:第一,事前的充分準備。《孫子兵法》講究多方面觀察、考慮問題,爭取天時地利人和,而事前的準備工作也就是為戰時的以巧勝拙做鋪墊。第二,有取勝的把握再作戰。有把握的作戰可以省去許多無用功,同時還可以降低作戰的風險。第三,作戰時的詭詐。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通過詭詐的方法才能讓敵人琢磨不透,從而盡量避免受到敵人的妨礙,輕易達到目的。第四,戰鬥時的審時度勢。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智者往往追求隨機應變,「變」的永恆法則是奇正、虛實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遊刃有餘地戰鬥。第五,逆境時懂得迂迴之道。《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講究的取勝方法之一就是以迂為直地化解逆境,只有這樣才能巧妙作戰。

3《孫子兵法》中「柔」思想的表現與太極拳的柔智慧

3.1守拙與演練的「柔」

軍事戰爭的取勝必須謹慎,而謹慎的體現首要表現為外在。《孫子兵法》「柔」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外在的守拙。《孫子兵法》曰:「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4〕4其意思是講在好的謀略已經被採納的情況下,就該注重外部的表現形式,來輔佐其內部的謀略。《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4〕4守拙是作為高級軍事謀略的外在表現形式,守拙能讓自大的敵人掉以輕心,也能讓多疑的敵人琢磨不透,守拙更能靜觀敵人之缺點。   《孫子兵法》中守拙的「柔」思想與太極拳柔和的演練形式所展現的計謀原理相似。武諺曰:「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武禹襄有云:「內固精神,外示安逸。」〔5〕44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中說:「含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5〕56外觀下的太極拳虛靈頂勁,柔柔弱弱,似手無縛雞之力,運動下的太極拳如抬手、下按、抱球、邁步、撤步、抬腿、轉身,在眼隨手走中不急不躁、連綿不斷、輕靈圓活地展現自身獨特的柔和演練藝術,偶有發力、跳躍,但在行雲流水的動作演練中,與世無爭安然地享受著最自然狀態下天人合一的自我境界。然而,太極拳柔和的演練狀態下易誤導敵手錯覺於技擊性不強的養生運動,與《孫子兵法》中瞞天過海的計謀分外相似,更彰顯太極拳守靜而不妄動的品格。

3.2儲力與自然的「柔」

諺語有云:飽帶乾糧晴帶傘。同理,在軍事中或技擊中保存實力是兵家戰爭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孫子兵法「柔」思想的表現之一就是儲力。《作戰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4〕28《形篇》:「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4〕61《謀攻篇》:「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4〕42以上分別講述儲備力量可以從三方面下手:第一,善於用兵的人會節省一切能源,而合理地安排能量消耗也就是儲力的一方面。第二,戰爭時相對不用力的防守就是儲備力量,為更好地進攻做準備。第三,戰鬥過程的巧妙技擊也就是省力。這種巧妙技擊是指懂得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或以非凡智慧來戰勝敵人等。

以「柔」思想看太極拳會發現其獨特技擊方法正是兵法中儲力的再現。太極拳的儲力是以自然的「柔」為指導思想。自然也就是平常的態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常態的姿勢儲力。在世界上眾多博大精深的對抗項目中,同樣是技擊,太極拳在準備迎戰的狀態下採用非動員全身力量的做法,用柔軟的常態姿態迎戰對手。技擊比賽中最擔心體能的消耗,而柔和運動狀態的太極拳在最自然的情況下保存了交戰前的準備用力,省下體能以備後戰。其二,以防為守來儲力。在交戰時太極拳主張「後發制人」。在比賽開始時,任敵方在我方面前耀武揚威,出擊各種招法,我方不卑不亢。以防為主自然柔和的運動形式較之以非自然狀態下剛猛的運動形式是省力的。省力也就意味著儲力。其三,柔化衝擊力以儲力。《太極拳論》曰:「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5〕25作為一種技擊術,太極拳採取以軟化硬的省力技擊謀略,拒絕「雙重」,與兵家「柔」思想的高深作戰計謀來取勝有著相仿之處。也就是以圓活不滯的畫圓的方式柔化敵人洶湧澎湃的衝擊力,在耗力較少的柔和撥畫下敵人的拙力被轉移,從而達到其保存實力的兵家思想。

3.3防守與順從的「柔」

《孫子兵法》是一種縝密的軍事作戰計謀。作戰前的思想縝密為日後的省力做鋪墊,作戰時的慎重防守也屬於其以巧勝拙的「柔」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形篇》:「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4〕62《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4〕47《九地篇》:「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4〕193大意是說軍事作戰,在於假裝順從敵軍,瞄準機會可把全部兵力直指敵軍某一(薄弱)環節,從而可以千里殺將,這就是巧妙取勝的方法。歸納起來,兵法中的防守除了有前面提到的儲力作用外,還隱藏著以下幾個謀略:第一,慎重的防守是戰時增加取勝的把握之一。第二,防守的過程可以知己知彼。第三,順從的防守是為更好的技擊做準備。總之,也就是在看似被動的防守情況下,隱藏著《孫子兵法》中「柔」思想以迂為直的逆境計謀。

從《孫子兵法》的「柔」思想看太極拳「粘黏連隨」形式的防守,再一次印證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內涵。「粘黏連隨」在太極拳譜上是這樣解釋的:粘,在太極拳中是提上拔高之意;黏,留戀繾綣之意;連,舍己無離之意;隨,彼走此應之意。

太極拳的「粘黏連隨」意味著是順從敵人地長久接觸。在「粘黏連隨」的動作下蘊含著太極拳的柔智慧。這個智慧有三個遞進目標:一避盲目,保自身。《打手歌》有云:「?蜣奐釩蔥餚險媯?上下相隨人難進……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黏連隨不丟頂。」〔5〕37在與敵人搭手的那刻起,由於不清楚敵人實力,所以就要用「連」「隨」,以順從的柔弱來避免盲目的行動從而保護自己。二知敵手,想計謀。武禹襄云:「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5〕45如軍事技擊一樣,技擊貴在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才能避敵方之所長,攻敵方之所短。而太極拳的技擊從搭手的那一刻到「連」「隨」過程,再到有感而悟,在柔和順從的搭手下謹慎地獲悉敵手之能力,從而周密地思考解決途徑。三借人力,達主動。武禹襄在《太極拳解》有云:「機由己發,力從人借。」「能黏依,然後能靈活。」「粘黏連隨」是指在跟隨、粘連的基礎上會審時度勢地捧架或困住敵手。毛澤東說過:「軍隊行動的自由權,是用以區別於被迫處於不自由狀態的。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了這種自由,軍隊就接近於被打敗或被消滅。」〔6〕在偽裝的柔和順從的動作下,巧妙藉助敵人之力從而為己所用達到反客為主是「粘黏連隨」的終極目標。世間萬物的競爭中,凡是掌握了主動權也就拿到了勝利的金鑰匙。

綜上所述,以防守的角度來講,太極拳的柔智慧是指在柔和的「粘黏連隨」的狀態下,順從是假意,知己知彼是真意,反客為主是目的,與孫子兵法中的防守手段和目的如出一轍。

3.4避鋒與轉移的「柔」

《虛實篇》:「夫兵行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行,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4〕100《軍爭篇》:「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4〕118「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4〕114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展現之一就是避鋒。避鋒是一種承認客觀規律懂得進退之度的坦然,是處於劣勢時暫時的隱忍,同時更是一種深知以迂為直的取勝之道。

從避鋒的角度看,《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在太極拳中的展現不僅體現在避免「雙重」上,此外還與「化勁」的柔智慧之間存在著極大的雷同性。太極拳是種聰明的技擊,也就是寵辱不驚地面對敵人。說太極拳是「養生拳」也好,或說其「主防不主攻」也好,更或者說「老人拳」也好,這些都是對它片面的理解,太極拳的真正含義是「用意不用力」,也就是一種懂得在避鋒的情況下用意念引導動作從而消解敵方勁力,以期達到保全自身的目的。

前文提到太極拳在技擊中避免「雙重」不僅有儲力的作用,更有躲避敵人衝擊力和化解敵人衝擊力的作用,與孫子兵法中的避其鋒芒的思想相同。而太極拳的「化勁」籠統來講,指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以順從柔和的動作在不知不覺中轉移敵人剛力,最後使其化為烏有。李亦畲認為「化勁」重在「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內。」〔5〕65詳細來說太極拳的「化勁」是在意的引導下,同時具備「聽勁」和「懂勁」的基礎上,通過與敵人「粘黏連隨」的動作中以圓活不滯的畫圓方式來分解敵人勁力。值得一提的是太極拳中的「聽勁」和「懂勁」是耗時的過程,需年久才可練就,與《孫子兵法》內涵之一的事前充足的準備理念相吻合。

太極拳「化勁」的柔智慧與《孫子兵法》的「柔」思想相似有二:第一,遵循規律,才可以避免失利。太極拳深知衝勁的威力,所以順從地觸挨敵人之力,不予抵抗,不用拙力,以轉移的柔來巧避鋒芒。第二,把劣勢轉化為一種優勢。《孫子兵法》把以迂為直的「柔」思想變成一種取勝之道,而太極拳在「粘黏連隨」的基礎上,以意引導地轉化敵方勁力,最終以柔和的態勢把它消磨掉,這也就是其以迂為直的柔智慧之一。

3.5技擊與克剛的「柔」

巧妙的技擊也是《孫子兵法》的「柔」思想表現形式之一。《勢篇》:「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4〕81「兵之所加,如以?V投卵者,虛實是也。」〔4〕77《九地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4〕185《孫子兵法》中「柔」思想之所以能夠以巧取勝地戰鬥,其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分清敵方虛實的情況下營造或是利用一種圓石從高山滾落的洶湧之勢,並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

從《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看太極拳的以柔克剛的技擊,會發現其計謀原理如此相似。太極拳之所以能夠四兩撥千斤地技擊,其柔智慧的方法有二:避實擊虛和借力打力。太極拳的以柔克剛是在掌握規律的情況下,如庖丁解牛般動作緩慢柔和卻刀刀切於牛的筋骨縫隙之中一樣。以此類推,太極拳的「柔」技擊關鍵在於摸清敵人虛實,省去許多無用功。《十三勢說略》曰:「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有此一虛實。」太極拳通過自身營造或利用態勢來摸清敵人的虛實從而進攻,典型的如「引進落空」或「捨己從人」。「引進落空」的技擊法則是用柔和的勁力把敵方的力架空,然後採用「曲中求直,蓄而後發」的方法攻其薄弱。「捨己從人」的技擊法則是在與敵人搭手的過程中順隨對方的動作而動,從而更敏銳地察覺和利用敵人的態勢來見機行事地採用攻其無備的技擊。

太極拳的另一種「柔」技擊也就是「借力打力」下蘊藏的柔智慧。李亦畲曰:「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趁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這種看準事態,借其向前的衝力並配之自身的同方向作用點的力使敵人跌倒,達到以柔克剛。太極拳的「捋」就是一例,對手沖拳,太極拳者順勢抓其臂向衝勁的方向繼續拉之,在增大其衝力後敵人因重心不穩而因慣性朝前方跌出,從而達到以最柔和的力量攻擊敵人最兇猛的力量之完美技擊。

4《孫子兵法》中的「柔」思想和太極拳柔智慧辨析

陳王廷遺下的長短句《續懷》中說道:「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王宗岳在《十三勢歌》中說道: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證明太極拳的創編目的是以健身為主,技擊為輔。因此上文中說到的演練的「柔」和自然的「柔」與兵法中蘊含的守拙和儲力思想無關。

但是,凡是武術必有技擊的功能,太極拳只不過在社會等背景下為了健身、傳播等多種原因弱化了技擊的地位,但其技擊思想不會改變。就像《中國武術思想概論》中說道:「中國武術技擊思想是一門來自古代軍事戰爭實踐的產物,雖然民間武術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從社會生活,民間武技、雜耍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但是最基本的屬性還是由於古代豐富的兵法思想及軍事實踐為冷兵器時代的武術技能、技法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理論依據。民間武術有別于軍事武技,它結合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加了新的內容,拓寬了在體用、藝用等方面的思想的外延。」作為技擊方法的太極拳在順從的「柔」、轉移的「柔」和克剛的「柔」中體現的智慧與《孫子兵法》中「柔」思想的相同絕非巧合,而是太極拳創編人陳王廷在大量軍事理念和實踐當中升華為技擊智謀的結晶。

5結論

研究發現:太極拳在後發制人的基礎上,通過與敵人的柔和搭手來了解情況,在不利的條件下用自身獨特的方式以迂為直地化解,並在合適的時機用積澱的柔勁來攻其薄弱或借力打力,達到省力而事半功倍的以柔克剛的目的,折射出《孫子兵法》中以巧取勝的「柔」思想。從而得出:從創編目的的角度分析,《孫子兵法》中守拙和儲備力量的思想與太極拳以健身為主要功能的動作演練形式無關。從技擊理論的角度分析,《孫子兵法》中防守為主、避其鋒芒和正面技擊等各種形式下蘊藏的「柔」思想對太極拳的順從、轉移、克剛的「柔」技擊法則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邱丕相.中國武術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133.

〔2〕戚繼光.戚繼光兵法〔M〕范中義注釋.北京:時事出版社,1997(12):1.

〔3〕張建國.新編學生現代漢語詞典〔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0.

〔4〕孫武.孫子兵法〔M〕.魯建榮注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5〕沈壽.太極拳譜〔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7-4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微學堂 一招太極治療糖尿病——掤勢太極,你會做嗎?
她比皇太極小21歲,奠定了大清朝的繁榮昌盛!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