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交網路》:你需要一千個網上的好友還是一個現實中的摯友?

《社交網路》:你需要一千個網上的好友還是一個現實中的摯友?

這個片子是芬奇叔叔最新力作,沒有之一,逾越inception, avatar等等等等。沒有奪目的特技只要漂亮的鏡頭,最重要的是講了一個真實的好故事。這在我們這個年代太少見了……看電影之前我想這片子跟紀錄片似地有啥美觀的,開始結局不都知道了嗎,但是芬奇叔就是芬奇叔,故事講的懸念迭起好事多磨,實在是美觀極了。裡頭還有帥哥若干算是福利了……

影片中的馬克?扎克伯格首先是個電腦天才——課堂上那麼難應對的程序處理他心猿意馬地就三下五除二解決了,這世界上幾乎不存在能難倒他的問題。馬克的形象並不書獃子氣,但他語速極快,每句話都信息量巨大,不聚精會神底子無法跟上他的思想節奏。儘管電影一開端馬克就對女友不斷表達他對哈佛學生俱樂部的敬慕之情,盡心竭力想要成為其間一員,但在之後的正面交鋒中,他卻都能散發出一種不卑不亢的王者之風,有種渾然天成的自傲。

鏡頭從泰晤士河的前景俯視開端移動,跟著背景音樂節奏的加快,幾個逐漸加快的風景快切先調動視覺的振奮度,然後一個穩健的水平橫拉,緊接著一個冷靜的筆直下移,目光的焦點自然而然地便集合到了河面上的眾賽艇隊。此刻金屬質感的貝斯聲越來越重,序曲也總算激發了主音,哈佛賽艇隊從畫面右側向左駛入焦點,兩位首要人物——扎克伯格的校友兼商業敵人溫克沃思兄弟——也從前景變為特寫。之後,在遠、中、近與人物臉部及肢體特寫的重複切換中,音樂的主導作用被進一步加強,船槳全體划動的頻率、仇視兩邊奮力反擊的表情、飛濺的水花、緊繃的肌肉、破浪的船頭都在持續彌補一種緊迫感,直到最終的壓力迸發,管弦齊鳴,勝利者的狂歡替換比照失意人的懊喪,高潮在一波波的讚歎中平息,鏡頭再次從快速的切換轉為平拉,畫面由河面筆直向上移動變作天空,以暴雨將至前濃雲密布的前景收尾。

《社交網路》沒有著眼於展現主人公的傳奇閱歷,沒有走一般傳記片的勉勵道路,擺脫了大多傳記片先入為主地設定好態度、起點,以此褒貶主人公的方式,而是採用去中心或者叫無中心的敘事態度來展現主人公的進程——主人公扎克伯格的對錯善惡完全由觀眾來判別,影片不預設他的好壞。要知道,互聯網年代的特點之一就是無中心化,現在方興未已的雲計算、雲存貯也是基於這樣的特質開展而來的。

天才少年的創業史被搬上熒幕,Facebook的CEO的業績頓時變得家喻戶曉。儘管在此之前,這個患了交際冷感的年輕財主也和首富比爾。蓋茨相同,也經常出現在某報紙或某網站的新聞頭條,但沒有哪條新聞像《社交網路》這部八卦財主情操的電影相同給力了。馬克的真才實幹,兢兢業業,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一個出人意料的主意,馬克展現了自己共同的實幹精神。他把一個開始用來惡搞的網站,逐漸的建立成為了一個極受歡迎的交際網路,這其間沒有馬克的實幹精神是不行的。Facebook網站的一步步生長,一點點長大,都是馬克實幹精神的有力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劍江湖談情 的精彩文章:

《穿prada的女王》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有這幾個嗎?

TAG:論劍江湖談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