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四處固疆,為何放棄囊中之物的朝鮮?只有一個原因
首先,清朝征服朝鮮在軍事上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明清時期的朝鮮 和 隋唐時的高句麗是兩碼事,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國家。雖然中國網民一般把他們混為一談。
我們先看看 隋唐與高句麗,明清與朝鮮的人口對比。
隋朝人口:5000萬 初唐:1235萬 (納稅人口數)
高句麗:350萬
明末清初:7000萬-8000萬(高王凌:《清代初期中國人口的估算問題》)
朝鮮:約200萬
從以上粗略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高句麗無論從相對實力,版圖,人口方面都強於後來的朝鮮王朝很多。這也是隋唐收拾高句麗要比 明清收拾朝鮮費力得多的原因-----高句麗是個人口經濟中心位於遼東的強大國家,國力遠遠勝過700年後的朝鮮王朝。
清朝以及其前身後金政權入侵朝鮮,歷史上至少有3次。
1627年,八旗侵入朝鮮,僅僅數萬軍隊。半個月內就佔領了朝鮮大半國土,朝鮮國王在倉皇中逃往江華島避難,在2個月後訂下城下之盟,八旗軍劫掠三天後撤軍。
1636年,因朝鮮不夠順從,八旗再次攻伐朝鮮,一個月後在南漢城包圍了朝鮮國王,圍而不攻,對勤王的各路朝鮮軍隊大肆殺戮,最後朝鮮國王下跪投降,正式成為清朝屬國。
第三次是袁世凱,1880年朝鮮發生兵變,執政的大院君在清日之間搖擺不定,吳長慶率領約300淮軍登陸朝鮮,在袁世凱主持下誘捕了大院君並帶回天津。這雖然沒動武,但能把對方最高統治者說抓就抓還能帶回來,可見朝鮮真是弱小。
所以清朝未征服朝鮮,還是因為政治上沒這個意願,而不是因為實力不夠。
其實國家擴張講求的是利益而非虛名。沒有好處的事情誰也不肯做,國家征服也是如此。
國家征服一般有兩個原因:
一,征服地區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例如,俄國征服西伯利亞,是貪圖毛皮,西伯利亞所產的毛皮能在歐洲賣出高價,一度佔到俄國財政收入的大塊,而其他強國如清朝對西伯利亞又沒有興趣。
二,征服地區可以成為本國腹地的屏障,即具有政治軍事價值:清朝從乾隆時代起正式平定新疆,是因為新疆本身雖然缺少經濟價值,但是不控制新疆,清朝卻極易遭到中亞的游牧民族侵襲。所以清朝願意花出大量精力平定經濟上沒什麼好處的西北。
那朝鮮的價值是什麼是什麼呢?
朝鮮在無論明清看來,都是非常窮的國家。
1590年日本侵略朝鮮時,朝鮮全國的稅收僅僅30多萬石糧食,而明朝初年的稅收則是:國初總計天下稅糧,共二千九百四十三萬餘石,浙江二百七十五萬二千餘石,蘇州二百八十萬九千餘石,松江一百二十萬九千餘石。浙當天下九分之一,蘇贏於浙,以一府視一省,天下之最重也。松半於蘇,蘇一州七縣,松才兩縣,較蘇之田四分處一,則天下之尤重者
朝鮮全國稅收不但不能和大明一個省相比,哪怕是跟一個府(地級市)相比,都比不上!
就連清末甲午戰爭時期,日軍從朝鮮攻入遼東,都在感慨,跨過鴨綠江,兩岸的貧富就完全不同。清朝從民間財富積累的角度看也遠遠高於當時的朝鮮。
所以朝鮮根本沒有多少經濟價值,可以吸引清朝佔領它。
另一方面,當時的朝鮮半島也沒有軍事政治價值,當時朝鮮唯一的價值,是作為日本入侵大陸的橋樑,而這個時代的日本實行鎖國政策,很少與外國交往,在200多年裡根本沒有對外擴張過。
所以在清朝看來,既無經濟,又無軍事政治價值的朝鮮,根本不值得佔領!
當然,在日本實行明治維新後,朝鮮又具有了政治軍事價值,清朝一度準備吞併它,但這時的清朝已經是力不從心。
※戰場繳獲大量黃金咋處理?美國大兵藏著掖著,國家幫忙「打掩護」
※明朝話本小說為何常有「淫尼」形象出現? 只有一個原因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