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薩達姆打過一場最不划算的戰爭,直接負債700多億美元

薩達姆打過一場最不划算的戰爭,直接負債700多億美元

二戰完畢後,固然新的世界大戰沒有迸發,可是部分熱戰歷來沒有中止過,在二戰後有一場戰爭,兩個國力相當的國度死磕了八年,全世界人民跟著遭罪,最後的結果是雙方什麼也沒得到,傷亡上百萬人,被全世界訕笑為高科技武器打低程度戰爭的模範,這就是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

伊拉克和伊朗是鄰國,在邊境線南段是阿拉伯河,河兩邊是兩國的重要石油商業城市港口。如此重要的中央雙方自然是虎視眈眈,垂涎欲滴,誰都想佔為己有。因而,為了這塊寶地,伊朗和伊拉克停止了漫長的扯皮,矛盾不時。除了領土緣由外,兩伊還存在著教派紛爭,遜尼派和什葉派雙方勢同水火。指導者之間的個人恩怨也是惹起戰爭的原因。

1978年伊朗發作騷動,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趕出境。1979年2月,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執政。霍即鼓吹輸出「伊斯蘭反動」,並慫恿伊拉克的什葉派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上旬,伊拉克用武力收復了長期被伊朗控制的扎因高斯等地,隨後也宣布廢棄阿爾及爾協議,由此招致了兩伊戰爭的迸發。

1988年,在結合國調停下,兩國簽署休戰協約,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完畢。這是一場名不虛傳的「馬拉松」式的耗費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失相當、沒有成功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沉重,開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招致的經濟毀壞共計抵達6000多億美圓。

兩伊戰爭前,伊拉克是中東地域最為富有和繁榮的國度,具有百萬大軍和先進的軍事配備。而且伊拉克還是國際上主要的債權國,具有上千億美圓的外匯儲藏和債權。而伊朗也是數一數二的中東大國,剛剛閱歷伊斯蘭反動,可謂是欣欣向榮,一片活力。

但戰爭完畢後,伊拉克外債高達700多億美圓,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圓。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佔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戰爭使兩國經濟開展方案至少推延20至30年。

這場戰爭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程度戰爭」最典型範例,兩國都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一切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但同時兩國軍隊也還在大範圍運用人海戰術,伊朗青年軍綁著頭帶瘋了普通沖向雷場,為坦克開路。以至還呈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衝鋒的猖獗局面。

雙方有導彈,有三代機,卻運用導彈來攻擊對方城市和船隻,以殺傷民用目的為任務,戰爭中喪盡天良動用化學武器,使數十萬兵士遭到傷害,令全世界大跌眼鏡。從戰爭的結果來看,兩國的領土範圍還是恢復了原狀,跟沒發作一樣,但是,兩國卻用100萬人的生命換來了巨額的債務。

兩伊戰爭後,伊朗趕緊停下來養精蓄銳,但是薩達姆卻以為伊拉克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度與伊朗之間的緩衝地在兩伊戰爭中為一切阿拉伯國度做出了奉獻,因而科威特(欠科威特的債務高達140億美圓)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最後與科威特會談決裂。薩達姆決議發起入侵科威特之戰,不時將本人送上斷頭台,斷送了伊拉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灰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如何一夜之間換了天下?
小兵逆襲,成太平天國最後頂樑柱,最後投降清廷卻慘遭凌遲

TAG:煙灰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