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灞橋臊子面,有什麼特點,你了解嗎!

灞橋臊子面,有什麼特點,你了解嗎!

有一種「臊子面」,叫做「灞橋臊子面」。這種麵食不同於傳統的「臊子面」和「岐山臊子面」!就是連西安本地人也知之很少,只有住在「新築」一帶的人才熟悉這種味道。

有人在西安市內也開了店,專賣這種臊子面。取個名字叫做「灞橋糊湯臊子面」!

所謂「糊」是說灞橋臊子面的「湯」即「臊子」與別處不同,西府及長安縣周戶等地的臊子均為清湯尤其西府的臊子以酸著稱,一般吃面不喝湯或很少喝湯(如乾州、扶風的「涎水面」即如此),而灞橋地區則為打了粉芡(澱粉)的糊湯臊子,不以吃面為主以喝湯為主,湯多面少,面成了陪襯,如外地人說的「糊辣湯澆面」連吃帶喝,節省糧食。

灞河兩岸的百姓家中每遇紅白喜事都以該面待客,在節省糧食的同時,還希望能有貴人光顧為家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榮耀。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形成了如今灞橋臊子面「薄筋光、煎糊汪、五光十色醇鮮香,既吃面來又喝湯,打著飽嗝吼秦腔」的鮮明特色。灞橋臊子面已然成為陝西飲食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形成了「薄筋光、煎糊汪、五光十色醇鮮香,不僅吃面更喝湯」的顯著特色。

臊子湯一般用肉湯,燒開后里面下上過油的豆腐丁什麼的,再勾芡,注意,一定要勾芡,這是不同於其他臊子的地方,然後倒進炒好的臊子頭,這裡面有肉丁、黃花、木耳、胡蘿蔔等,最後撒上菠菜、韭菜等浮菜,這樣臊子就做好了。這種臊子講究的是下有沉底的,中有懸浮的,上有漂浮的,盛到碗里,晶瑩透亮,香氣撲鼻。看似簡單,但一般人還真的做不來,這種臊子色香味形俱佳,看著賞目,吃著爽口,好多人不吃面,專喝臊子。

許多外地人喝過灞橋臊子湯後,大都和糊辣湯感覺差不多。灞橋的臊子湯里會勾粉芡,外地人可能會覺得不中看,但是只有當地人才懂這碗麵條的真正含義。

灞橋的臊子面和相鄰的藍田長安做法基本相似,幾乎是以白鹿原為中心方圓約二十公里的地界,包括現在的灞橋區全部行政區域,藍田的華胥,安村,長安的炮里,鳴犢等地。估計還有臨潼高陵的部分地方(這兩地的沒吃過)

大概的範圍

如果說特點的話,首先西安的臊子通常都是以醇厚香濃為主,以肉湯打底,臊子要炒制,以豆腐黃花木耳(過紅白事必須有)、蘿蔔東瓜(選其一)、過油肉切丁作為主料,炒好後加入肉湯煮開撒上一把韭菜碎

各地小區域有勾芡的也有不勾芡的,但是有一個特點是相同的:就是不會給臊子子放醋和辣椒。這就是不同於岐山哨子面的最大的特點,口味咸鮮油香,加上油潑辣子泡饃是一絕,好多人好這一口甚於吃面。

一般過紅白喜事用的都是壓麵條,家裡做的話,勤快的就會用手擀麵,細細地切成韭葉長條,那就更美了,臊子多面少,麵筋道臊子香,不愛吃面的人都可以吃好幾碗。

這也是第二個特點,用機制面,岐山面是大刀切的手工面。

在西安東郊白鹿原這一片區域,婚喪嫁娶小孩滿月等紅白喜事,正式過事的那一天早上是必須用臊子面招待鄉黨和親朋好友的,中午是流水席,簡稱早面午席。主家的人氣旺不旺,就看早上這頓面了,我自己是寧可不吃中午的宴席也不會錯過臊子面的!

有個段子這樣說:在陝西,有一種美食叫做臊子面,出生做一鍋,結婚做一鍋,死了做一鍋。

掐指一算,自己就剩一鍋了。而且這一鍋還吃不上。好好珍惜吧,別總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捨不得的時候想想你只剩一鍋臊子面了,你就覺得啥都捨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秦城事 的精彩文章:

TAG:三秦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