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不能好好重回「舌尖」?

能不能好好重回「舌尖」?

六年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食的回憶,那種種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的色、香、味,時光荏苒而餘韻留長。六年之後,《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選擇在大年初四隆重開播,可到目前為止,唯一被捧紅的只有一口章丘鐵鍋,據說在某寶上的銷量已經激增6000倍。

截至昨天晚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跌至6.2分,相比第一季9.3分的評分,絕對算得上望塵莫及,而且離口碑稍有不如的第二季8.4分的評分也相差甚遠。網友們津津樂道地找著影片里的硬傷:比如影片中把唐代在長安相當於國務院的尚書省拆了建成了回坊;再比如宣稱花鱸是「太湖魚中之冠」,不考慮太湖三白和松江四腮鱸也就算了,鏡頭一轉,漁民從太湖裡撈起來的「太湖魚中之冠」竟然是一條來自異國他鄉的美國大口黑鱸。

其實,即使有些歷史或者常識性錯誤,只要片子足夠精彩,相信觀眾也能諒解。「舌尖一」當年也被捉出過一些硬傷,但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它的追捧。但作為一部講述中華美食的紀錄片,我相信絕大多數觀眾,想要從影片中看到的是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是藏於身邊的或是未曾見識過的美食,對於我們記憶的勾動,和感官上的誘惑。可惜,在「舌尖三」里,食物彷彿退居到一個非常次要的地位。比如第一集里,我們看到了60歲的雲南怒江石匠黃有勝用來做粑粑的石板,然後是河南三門峽陝州的七孔穿山灶,再然後就是那口網紅鐵鍋,接著出鏡的還有竹編蒸籠、四川青堤的菜刀、江蘇泰興的銀杏砧板、四川泡菜老罈子、河北蔚縣的陶器、景德鎮瓷器,最後連中國人在德國法蘭克福開的陶瓷生活館都出來了,就是沒有給我們期待的美食多少個鏡頭。

儘管旁白仍然是沿用了李立宏老師那溫暖又低沉的聲音,但反覆出現的諸如「從深山老林到懸崖峭壁」、「多少道工序手工製作」、「古法」、「匠心」、「自然」、「罈子碟子碗充滿了生命」等等等等台詞,彷彿令人聽到了羅永浩老師改行推銷某種純天然紅罐涼茶的味道。

我相信陳曉卿導演在拍「舌尖一」的時候,想法是純粹的——從2002年開始策劃一直到2012年才拍完,他的初衷就是想告訴觀眾,我們中國天南地北的美食,到底有多美妙多好吃。即使在第一季大紅大紫之後,第二季稍稍有些自我陶醉的意味,卻仍舊是十分克制地沿著第一季的初心,沒有夾帶多少美食之外的私貨。但這種對美食純粹的熱愛與追求,與觀眾分享舌尖之美的衝動與慾望,很可惜,第三季放到現在,我仍然沒有看到。接手第三季總導演劉鴻彥在接受採訪時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創新」。劇組啟用了大量90後的年輕人,進行了許許多多的創新,比如在後期剪輯的時候運用韓劇最擅長使用的高亮白調色。這種調色在青春偶像劇里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抹去演員眼角額頭的皺紋,但放到「舌尖三」里,你把包子上的褶子都抹掉了這到底算什麼鬼?

「舌尖三」若想要創新,其實餘地很大,可劇組偏偏在某些地方鑽了牛角尖。比如舌尖的前兩季成功地營造了對自然、對傳統的尊敬,這當然沒有錯,但到了第三季,劇組想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把這一成功經驗運用到極致,於是我們看到了他們想回到上古的衝動,和對現代化社會的蔑視。知乎上有一條高贊回復這樣評價第三季的《宴》這一集:「所謂中國,即使是舌尖上的,也絕不僅僅存在於窮鄉僻壤的化外之地和雲山彼端的世外桃源,還應該有豪華酒店裡的觥籌交錯,沙縣小吃里的匆匆過客,樓下烤串攤子的煙火人聲……」是的,舌尖上的中國就應該是充滿煙火氣的,而不是用空洞的情懷包裝出來的一曲懷古詞。

所以創新不是拋棄舌尖系列最核心的食物本身,不是打著舌尖的旗號,讓劇組去進行功利性的自我表達。沒有對中國美食從本源出發的熱愛,哪怕重複念一百句「愛是最好的調味品」也無法令片子直達人心。

能不能讓舌尖系列好好重回「舌尖」,恐怕是舌尖品牌能否延續下去最至關重要的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到上海 的精彩文章:

春運期間機票上漲,繞出國玩一趟比直飛便宜
父母,並不是我們的唯一「來處」

TAG: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