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小米不是亞馬遜?2000億美元?難!

為什麼說小米不是亞馬遜?2000億美元?難!

近期,小米要上市的消息漫天飛,而且其估值達到驚人的2000億美元。但這個並不太可能,畢竟小米現在的利潤就只有10億美元左右,就算是明年翻倍,也就只有20億美元。而2000億美元的市值,就意味著小米要超過100倍的PE,這無論是在美股還是在港股都極少有這麼高PE的企業存在。不過,亞馬遜就是高PE的代表。但小米,並不具備這家企業的特性。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亞馬遜的業務。


亞馬遜的自營B2C電商,應該是全球最大的自營B2C,除了在北美,在歐洲,東亞、東南亞、南亞和拉丁美洲地區都有業務,而且基本上都在當地排前三。這麼大的B2C,就給了市場足夠的多的想像空間。畢竟目前電商的在北美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滲透率還不算高,隨著滲透率的提升,那麼亞馬遜的營業額將進一步擴大,繼續把持全球最大的B2C企業的名頭,一切東西都好辦。

主要是依託於亞馬遜自營電商,可以說是亞馬遜自營電商的一種流量變現。在這一塊,亞馬遜遇到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的淘寶天貓。但由於中國企業的特性,亞馬遜這種平台特性在北美和歐洲的地位還是不可撼動。作為平台型企業,其變現的手段就多了去了,類似淘寶的鑽展、直通車等一系列廣告模式,還有互聯網金融的變現——平台上的企業經營狀況、銷售額、現金流情況,亞馬遜是一清二楚的。根據大數據分析(亞馬遜有這個技術能力),為需要資金的賣家提供資金支持,賺取利息費用。這個也是阿里巴巴在做的。


這個是亞馬遜另外一個重大的業務,支撐著亞馬遜超過一半的市值。亞馬遜的雲計算AWS,在該領域的全球範圍基本上可以說,沒有競爭對手。這個行業的第二到第十加起來的營收和市場份額都沒有亞馬遜一家高。雲計算作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以亞馬遜的市場地位以及發展的速度,給予極高的估值也是再正常不過了。而且,AWS是面向B端的,賺B端錢,比賺C端的錢更容易。


目前亞馬遜面向市場的AI主要是alexa語音助手以及基於此的echo智能音箱。Amazon Echo誕生於2014年11月6日,沒有發布會,也沒有高調宣傳,但至2017年8月,全球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3300萬部,以超過70%的市場份額統治智能音箱領域;更可怕的是,這款智能音箱不僅僅統治了智能音箱市場,還統治了中小型音箱市場!而這個音箱中,最重要的就是Alexa語音助手。通過Alexa,不僅僅可以控制燈泡,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都能控制,甚至一些無法直連的設備都可以通過Yonomi 或者 IFTTT 進行聯動,已經成為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但是,對於亞馬遜,賣音箱並非是他的目的——智能音箱,只是讓外界認識到Alexa語音助手的一種手段,把Alexa語音助手作為平台來賣,做Alexa生態系,把 Alexa 整合到更多產品中去,才是亞馬遜的真正目的。在2017年2月,Alexa語音助手已經有超過1萬種技能,而到了7月已經突破了1.5萬項技能,9月超過了2萬種,按照這種速度計算,目前已經超過了3萬種技能。正是這麼多種技能的存在,讓Alexa變成了一個平台。儘管亞馬遜不參加CES,但CES上到處是Alexa的存在,聯想的智能音箱,LG的智能冰箱等;亞馬遜也不曾參加德國柏林IFA2017,但哈曼卡頓Allure智能音箱、聯想Home Assistant Pack 、LG機器人、雅馬哈智能鋼琴、博世(BOSH)以及米勒烤箱、三星以及iRobot掃地機器人等出處體現了Alexa的存在,除此以外,飛利浦、三星、Philips,Samsung,貝爾金,戴森、GE、豐田等企業都有眾多基於Alexa的產品。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17年8月已經有近4萬多種硬體接入了Alexa。而亞馬遜Alexa推出AVS系統開發套件,更加推進了了Alexa向平台邁進——要做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安卓。


基於亞馬遜B2C的書籍業務,亞馬遜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出版物媒體,在美國處於絕對壟斷的位置。


這個服務或者很多中國消費者不知道,但亞馬遜卻事實上是全球第三大流媒體服務商。。


在我們分析過亞馬遜的業務之後,我們會發現其業務都是軟體類業務,並且在行業內都是出於領先位置!而且更重要的是,亞馬遜是做平台的!電商自營平台一起做,AWS也是一個平台,alexa也是一個一個平台,流媒體服務也是一個平台!正是基於眾多的平台屬性,以及其超快的發展速度,才有了近200倍的PE。

手機業務是小米的核心中的核心,2017年銷量超過9000萬部,為止排在全球第五,中國第四的位置,累計銷售3億部手機,存量使用約2億部。小米的收入的主要來源。

生態鏈硬體

包括了電視、盒子、智能路由器、筆記本、平板、智能手錶、移動電源、耳機、空氣凈化器、空調、平衡車、投影儀、智能床墊、智能門鎖、車載設備等硬體,超過89家企業,小米手環銷量在中國排在第一,在全球排在第二,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3000萬隻。空氣凈化器也位居國內市場第一。根據官方數據,小米拿了很多世界第一或者第二,中國第一超過十項。2016年營收超過150億人民幣。對外宣傳有4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智米、華米、紫米和納恩博),但華米的上市後,實際市值不到7億美元。

電商業務

號稱中國第三大電商平台。當然,這個是前幾年輝煌時期的數據了,現在已經被神奇的拼多多和蘇寧擠了下來了。對於小米這個號稱的電商平台,一直不太認同。只能說是通過線上賣自家的東西,並不能稱為電商企業。電商企業常見的變現方式和優點,小米這個平台都不具備。首先在變現方式上,電商平台常見的變現方式包括了

1、自營商品的收入。這個是自營B2C類電商平台的,天貓這種平台型沒有這種收入。主要是賺取差價。而這裡與小米的自營商品模式又有比較大的差異。這裡的自營商品,基本上都是壓供應商貨的,進貨一段時間後才會支付貨款給供應商,在這種貿易模式下,甚至不用動用自有資金就可以實現正向現金流,並利用支付的時間差,對沉澱的資金用來短期投資,獲取收益,在資金上的掌控更為主動。而小米自有商品的模式,相對更為重資產,對資金的壓力更大。如果銷售一旦出現問題,資金就會被壓在商品上,對現金流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2、第三方傭金。以平台型收取第三方賣家的傭金。天貓、亞馬遜都有這種傭金收入,而小米電商因為都是自家生態鏈產品,不具備這種收入。

3、第三方賣家進駐而產生的相關收入。包括了廣告(天貓、淘寶最重要的收入,其形式包括了直通車、鑽展、競價排名等;亞馬遜、京東在廣告這塊的收入也不少)、平台倉儲和物流使用費(京東、亞馬遜都有)。而小米平台沒有第三方進駐,也不具備這方面的收入。

4、雲服務,這個主要是面向B端的,而非C端,B端的錢更好賺。京東、亞馬遜、阿里都有這個服務。而恰好,小米早期就是在用亞馬遜AWS服務,後來亞馬遜因為合規原因退出了中國市場。

5、互聯網金融,更確切的說是供應鏈金融,利用大數據對進駐平台企業的電商信用進行分析與評估,根據不同的經營情況提供不同成本的融資。因為對進駐的平台企業的日常經營有很詳細的了解,所以貸款的風險相對會更低,壞賬率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而年化收益率也會更高。例如阿里網商貸的年化收益超過10%。而這也是小米電商所不具備。

因此,小米電商並不具備常見電商的變現模式,更像是自建的渠道。打電商牌,作用不大。

MIUI

依附於手機、平板,目前存量約2億部激活量,是小米生態鏈的核心。也是小米上市講故事的核心。因為要高PE,就一定不是能是硬體企業,一定是要互聯網公司。而這麼多業務中,就只有MIUI和電商業務可以劃分為互聯網業務,但電商業務估計忽悠不了幾個人,畢竟除了米粉,都是明白人,尤其是美國投資者。目前,小米的利潤來源也是基於MIUI,這個是最好講的故事。未來,小米的利潤情況,基本上來自MIUI,廣告、遊戲、內容分發、增值服務等,都將是是MIUI的重點。但這些行業的競爭極為激烈,競爭壓力鉅大;就目前而言,MIUI的這些業務難進業務五強。

業務模式

1、硬體作為入口,利用軟體賺錢。就目前來說,小米軟體服務方面的收益還不高,但也是小米重點的發展的部分。基本還是要通過硬體的入口作為保證,如果硬體入口出現問題,這部分的收益也將隨之下降。但就算再高,估計也很難超過目前軟硬結合最好的蘋果,根據蘋果公布的財報,其在2016財年年最後一個季度和2017財年三個財季,蘋果的軟體服務收入達278.04億美元,2017財年,預計收入將超過300億美元。營收遠遠高於小米全部營收。然而,就是這麼厲害的一個企業,其PE也才只有18倍。所以,如果在美國上市,小米這種模式並不會被美國投資者所看好。

2、智能家居。通過基於手機,通過miui連接一切,讓MIUI成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並通過路徑依賴,強化智能家居市場。

但這個業務模式與亞馬遜alexa的模式不一樣,亞馬遜模式是讓alexa成為所有廠商的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自己不生產硬體。而小米這個則是讓MIUI成為自家生態鏈生產的智能硬體的控制中心。因為只能控制自家的產品,那麼其適用範圍就受到了鉅大的限制,也嚴重限制了其擴張的速度:因為一旦用了小米作為控制中心,就只能繼續使用小米的產品,用其他的產品,就進入不了這個智能家居系統,這就嚴重製約了消費者的選擇,畢竟並非所有小米的產品都值得選擇。至少在個人觀點裡面,冰箱、空調等大件家居,小米與行業龍頭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如果小米開放了介面,這也會對其硬體銷售帶來不利影響,也極大影響了生態鏈企業的積極性。可以說,智能家居的空間很大,但小米智能家居的空間並不大。而發展空間和發展的速度,也極大影響著小米的估值。

對比結論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亞馬遜是一件純軟企業,其收入都是來自軟體和互聯網服務;小米目前號稱是互聯網企業,但其主要是來自手機以及智能硬體的銷售,很難讓投資人認為其是一家互聯網企業,而不是硬體企業;第二,亞馬遜做的是平台型業務,讓其他企業在自己平台上運作;小米做的是自家業務,自己組建自己的平台,並不對外開放,嚴重限制了其上限。

綜上所述,並不認為小米與亞馬遜有可比性,難有亞馬遜那麼高的PE。如果小米選擇在美國上市,華米是一個參照,雖然PE更會高一點,甚至高一倍,但最終小米的估值不會超過1000億美元;而在中概股相對更活躍的香港股市,小米的估值或許會更高,但最多也就預計1000億美元左右,而且這個還極度考驗小米在2018年的營收和利潤,稍有差錯,或者就是七八百億美元了。

本文為原創文章,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轉發、理性評論;關注我的企鵝號,獲取更多資訊與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亂彈君 的精彩文章:

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九大廠商失敗旗艦手機,你知道到多少?
新機消息:小米mix2s屏佔比或超95%,諾基亞10背後五顆攝像頭

TAG:亂彈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