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轉痴呆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轉痴呆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轉痴呆

圖片來源:網路

這一研究由Cleveland診所Lerne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完成,為研發靶向BACE1的抗痴呆藥物提供了支撐。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轉痴呆

DOI: 10.1084/jem.20171831

β-澱粉樣蛋白裂解酶

β-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的過度累積是阿爾茲海默症典型的病理特徵,而BACE1酶是產生這一蛋白的關鍵酶(分解澱粉樣前體蛋白APP)。所以,BACE1酶被認為是阿爾茲海默症治療藥物的熱門靶點。

但是,考慮到BACE1參與多種蛋白的分子反應過程(除APP之外),所以科學家們擔憂這類藥物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早前,默沙東的Verubecestat曾是首個進入臨床Ⅲ期的BACE1抑製劑,但是在治療輕中度老年痴呆試驗中並未得到積極的臨床結果。

除了治療之外,BACE1也被認為是預測、診斷阿爾茲海默症發生、發展的重要標誌物,目前正處於研究中。

最新研究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轉痴呆

The brain of a 10-month-old mous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left) is full of amyloid plaques (red) surrounded by activated microglial cells (green). But these hallmark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re reversed in animals that have gradually lost the BACE1 enzyme (right). Credit: Hu et al., 2018

文章通訊作者Riqiang Yan帶領團隊發現,完全抑制BACE1會引發小鼠嚴重的神經發育缺陷。但是,伴隨著小鼠衰老,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有利於小鼠的健康。

當75天大的成年小鼠開始出現老年痴呆癥狀(大腦中檢測到澱粉樣蛋白病斑),它們的後代也會在這個年齡段發生相同的病症,即便它們體內BACE1酶活性比正常水平大約低5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小鼠繼續衰老、BACE1活性繼續降低時,大腦中的蛋白病斑開始消失,直至完成全沒有病斑存在(10個月大)。

抑制BACE1酶活性可以降低β-澱粉樣蛋白水平,逆轉痴呆的其他病症,例如小膠質細胞的激活、異常的神經衰退。而且,BACE1酶的沉默可以改善痴呆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

「我們的數據表明,成年小鼠逐步抑制BACE1活性後,能夠完全逆轉致病蛋白的沉積。這意味著,BACE1抑製劑具有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潛能,且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Riqiang Yan強調道。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最熱中國場!2018葯明康德全球論壇火爆召開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免費治療機會——抗VEGF靶向葯IBI305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