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期回家最多的不是陪老人,而是會同學會朋友玩手機

假期回家最多的不是陪老人,而是會同學會朋友玩手機

READ

2月21日,大年初六,年味尚未散盡,很多外地上班族就要離開溫柔鄉,踏上「離家出走」的旅途。

這一天,很多人叩別年邁的雙親,告別妻兒摯友,含淚揮手作別,開啟了遊子的征程。

雖然是短暫的作別,但不同年齡段的人表現出不同的分別方式。

一位老年人告訴記者:「孩子們回來並沒有多少時間陪我們,時間主要用在會朋友、會同學和玩手機上了。」

不管怎樣,假期一到,他們帶走的都是思念和鄉愁。

年輕人三分鐘熱情

王先生的兒子去年考上大學,出去半年了,放寒假是兒子第一次回家探親。

掐算著兒子回來的日子,王先生和愛人精心做了一番準備。

除了將兒子的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還將兒子愛吃的東西、兒子喜歡玩的東西準備得一應俱全。

甚至,連與兒子聊天的話題都準備好了,學業、生活、交友、戀愛……反正能想到的都準備了。

「半年多沒見兒子了,我們兩口子打算跟兒子好好親熱親熱,哪曾想,兒子回來就3分鐘熱血,第二天就不搭理我們了,忙著會同學去了。」王先生說這番話時顯得很無奈。

21日,王先生的兒子提前返校。

王先生和妻子將兒子送到火車站,夫妻倆對兒子說得最多的的話就是「沒錢了就打個電話說一聲。」

很多與王先生兒子一樣的孩子,回來後除了必要的走親戚外,基本上都是與小夥伴一起玩耍,根本沒顧及父母的感受。

70後李子剛在外地工作,是個公司負責人,一年中只能在春節期間回家與父母團聚。

李子剛大包小裹帶回了當地的土特產,除夕晚上還給父母送上了兩個大紅包作為壓歲錢。

做到這些,李子剛本以為父母會很高興的,但他從父母的臉上沒看出喜悅。

後來李子剛找到了原因,一周的時間,李子剛4天用在會同學會朋友上了,與父母沒在一起吃幾頓飯。

他告訴記者,自己工作小有成就,回來一趟同學朋友都要聚聚,拒絕人家顯得自己太清高,於是就挨個飯局跑,不僅喝得難受,還沒有時間陪父母多說說話。

中年人不忍心離開

張先生在大慶工作,他80歲的父母都在遼寧。

雖說路途並不算遠,由於單位比較忙,只有父母生日和春節張先生才能回家看望父母。

張先生告訴記者,其實父母並不需要向歌中唱的那樣「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什麼都不說,靜靜地陪著父母一起看電視,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幸福。

「每次滿懷欣喜的回家,又每次流著淚地離開,不是不想回家,實在是看不了走時那難捨難分的一幕啊。」張先生說。

張先生介紹,每次離開的時候,父母都要送到樓下,車開出很遠了,張先生回頭還能看見老兩口佇立在寒風中遠望。

一次,張先生執意沒讓父母下樓,待自己轉彎取了車開到兩個樓空之間,他看見父母趴在窗前張望,不得已,他在父母的視線內停了車,下車「檢查」車胎和機油,為的是讓父母多看一眼。

回程的路上,張先生的手機里一直播放著陸樹銘《一壺老酒》這首歌。

(網路圖片)

老年人灑熱淚送行

21日晚,記者在大慶東站看到了難捨難分的一幕。

很多人圍在進站口前,與自己的親人告別。

21日,很多人踏上歸程,家人們到車站送行,揮揮手,帶走思念和鄉愁。

一些中年人對自己的孩子說的是注意這個注意那個,在外面吃好喝好穿好,沒錢就吭聲。

記者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前來送站,出行的是一名50多歲的男人及一家人。

中年人的孩子圍在老人身邊,老人顯得依依不捨,雙方約定著下次相見的時間。

老人在不經意間,留下兩行熱淚。或許,這是臨別的感慨,或許是無聲的挽留。

這讓臨行的子女更加為難,走吧,不忍就這樣離別,不走吧又耽誤行程,而且再走的時候這一幕還會上演。

一名老人告訴記者「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子再大也是孩子,總是不放心。」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通過這一離別,帶走的是無限的思念,這一刻才真正體會到,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下次回來,一定啥也不幹,全心全意陪好父母。

編輯:筱菁 審核:程英華、代寶柱

原創不易,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致電本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慶晚報 的精彩文章:

TAG:大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