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隆坡遊記之二:不一樣的伊斯蘭——聚恩君242

吉隆坡遊記之二:不一樣的伊斯蘭——聚恩君242

我的遊記,半是紀實,半是雜感。這篇亦如此。不一樣的伊斯蘭,既指與我們的文化、習俗、信仰迥異的伊斯蘭世界,又指輝煌的伊斯蘭文明和被蹂躪的伊斯蘭文明,還指平和、順從的伊斯蘭以及由原教旨主義而起的極端伊斯蘭。

如今這個世界,真的讓人看不懂,困惑多多,難題多多,其中「之最」莫過伊斯蘭。何為伊斯蘭(Islam)?伊斯蘭是一種宗教,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也稱回教、清真教,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紀初創立。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詞的本意為順從或安寧、平和。伊斯蘭教信奉安拉,視為唯一之神(中國的伊斯蘭教徒也稱安拉為「胡大」或「真主」)。何為穆斯林(Muslim)?穆斯林是對伊斯蘭教徒的統稱。順從安拉旨意的人,即「順從者」,阿拉伯語叫「穆斯林」。穆斯林信徒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類傳布伊斯蘭教的。

三大宗教中,伊斯蘭教創立最晚(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於公元1世紀),但其發展勢頭最猛。經1400餘年,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迄今已有50餘個以伊斯蘭為國教的國家,人口佔到全世界的大約四分之一。

伊斯蘭本是崇尚和平、崇尚科學、崇尚綠色的宗教,恰如伊斯蘭原本的詞義。穆斯林則平和而友善,「穆斯林四海皆兄弟」。無論種族、語言、膚色,只要皈依伊斯蘭,相互間都以兄弟相稱。我的洛陽空空導彈研究院的好友、同事、穆斯林馬承基就曾很具體地告訴我,只要是穆斯林,懂一些基本教義,會幾句交流語,即使身無分文,也敢遠行,一定會得到教徒兄弟的照應。

問題出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興起,以致在某種程度上,把伊斯蘭妖魔化,把伊斯蘭和恐怖主義連在了一起。原教旨主義(Fundamentalism)並非伊斯蘭教專屬,而是首先出現在基督教。它是這樣一種宗教現象:當感到傳統的、理應得到虔誠尊重的最高權威受到挑戰時,則要對這種挑戰毫不妥協地予以回擊,甚至不惜採用政治和軍事手段。故而,一切原教旨主義都具有極強的保守性、對抗性、排他性和戰鬥性。

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中世紀。近代以來,原教旨主義思潮在局部地區有所發展。上世紀20年代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開始形成較系統的理論學說,有了明確的政治目標、行動綱領和嚴密的組織形式。70年代後進入急速發展時期。蓋因阿拉伯國家在中東戰爭中蒙受了失地辱國的慘敗,大部分伊斯蘭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陷入困境,給原教旨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國際政治環境。

原教旨主義者們認為,伊斯蘭國家出現的危機,其根本原因是伊斯蘭社會的世俗化、西方化,擺脫逆境的唯一出路是「全面伊斯蘭化」,恢復伊斯蘭教「正道」。由此,各國原教旨主義派別崛起,成為一些國家政府的政治反對派和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推翻親美和世俗的巴列維王朝,更為原教旨主義思潮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契機,成為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樣板。

其影響之猛烈與強大,令人震驚,甚至有人說:21世紀將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世紀。似乎歷史在回應這種說法,剛剛進入21世紀,2001年就發生了9·11恐怖襲擊,成為這一波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洪潮巨浪的標誌性事件。西半球的另一個雙子塔,同樣一個地標性建築——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廈,在恐怖襲擊中被完全摧毀,三千民眾頃刻喪命。

至此,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恐怖主義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勢力,在9·11事件後發動的反恐戰爭,對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的打擊,不僅沒有平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影響,甚至助推了該政治勢力在世界範圍的蔓延和擴展。世界大亂,炮火連天,悲號動地,前景黯淡,人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略。

馬來西亞是一個伊斯蘭國家,我想利用此次機會,多看、多了解關於伊斯蘭的情況。我們用了一整天去看馬來西亞國家清真寺(National Mosque Malaysia),去看馬來西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Islamic Arts Museum Malaysia),以及在那裡舉辦的一個「被毀滅的伊斯蘭文明」的攝影展。這是一個巡迴展,名為「敘利亞、葉門、伊拉克——The Risk of Forever Being lost」,字面意思為「永遠失去的危險」,而我看到的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所揭示的,已經不是「危險」「風險」,而是在這三個災難深重的國家,永遠失去、無法挽回被毀文明的真實。

獨具特色的「馬來西亞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恢弘的國家清真寺

伊斯蘭的文明讓我震驚,伊斯蘭被毀滅的文明同樣讓我震驚。我盡量多拍了一些這些展品和攝影作品,也在此文里儘力多貼幾張。觀之、思之、對比之,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我想問,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想要得到的,得到了嗎?以反恐名義進行的、針對所謂集權伊斯蘭國家的討伐奏效了嗎?依我看,伊斯蘭世界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而歐美(尤其是歐洲)看似得勝,在把矛盾引向自身、難民蜂擁後,還真不知道自己的天下,未來屬何人!

我知道,不懂伊斯蘭就不懂今日世界政治,可當你知道一點之後,卻更不知所措,看不見前路,看不見希望。世界真能和諧共榮嗎?三大宗教的信徒之間以及與不信教的人們之間,能夠寬容地共生於這個人類唯一的、共同的家園——藍色的地球上嗎?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很懷疑。我真的很迷茫。

永遠失去的......(在敘利亞、葉門和伊拉克)——毀掉越多,仇恨越深

璀璨的伊斯蘭文明

高明的、高貴的政治家、宗教家們,請指點迷津、有所作為。按時下之政治邏輯,似乎解基於宗教的政治紛爭這個難題,只能有兩個辦法,一是無奈地讓歷史來回答,這歷史將很長很長,以世紀為計量單位;二是用戰爭或非戰爭軍事行動來解決,這種方式慘烈無比,且絕不可能一勞永逸。過往歷史上,文明的翻轉和曲折,前車之鑒,轍痕猶在。

鄙人以為,也許能夠奏效的只有兩計:一是政治家與宗教家聯手,建立世界新秩序,推崇和平主義;二是互相尊重,互相承認,既不強加西方文明,又不輸出伊斯蘭革命。我在我的群里圈裡,遇到不同意見的爭執時,總當和事佬,說:「君子之道,和而不同」。換兩個字,「世界之道」,也應該「和而不同」。難道還有別的道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之家 的精彩文章:

將從2萬米高空打下來的美機殘件,修復拼裝的「美國」發動機到最大轉速
北航教授親歷仿製被我空軍打下美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發動機

TAG:航空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