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軍情觀察:直20疑似投入小批量裝備
亞太日報評論員 石宏
近日,互聯網上出現了塗刷軍徽的直20直升機進行飛行的照片以及在試飛院地面停放的正面照片。與以往曝出的照片相比,近日出現的直20照片清晰度要高得多,細節展示更加明顯。這些情況說明直20正在揭去面紗,而且有可能已經開始裝備我軍。
從世界通用直升機的裝備發展情況看,10噸級是重點。中國在研製新一代直20通用直升機時,也將其定位在10噸級。不過,直20在設計上沒有借鑒運量和裝載靈活性都很大的俄制米-17/171,而是借鑒運量和裝載靈活性都比較小的美製「黑鷹」,主要原因是看中了「黑鷹」出色的高原和高溫環境適應性、空運能力和變型能力。
我國的地形環境很複雜,大部分是高溫高濕(如整個南方)或高原環境(其中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全部、四川西部、新疆南部及甘肅、雲南的一部分,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直升機在這些特殊環境飛行,需要強勁的動力和更大的升力、拉力,否則性能,特別是運載能力就會大幅下降。「黑鷹」的初始設計就要求優異的高溫和高原性能,動力傳動系統和旋翼匹配很好,機體尺寸和旋翼直徑小,在複雜地形條件下使用靈活。而且中國陸航使用「黑鷹」在高原地區飛行多年,對其出色的高原性能印象極為深刻。
直升機的航程、飛行速度都比固定翼飛機小得多,不適合長途飛行和快速機動,因此要進行遠程機動轉場部署,直升機需要用大中型運輸機來進行空運。「黑鷹」採用低尾梁設計,就是為了降低全機高度,便於裝進大中型運輸機的貨艙里。 變型方面,「黑鷹」極為出色,迄今已經發展出突擊運輸型、特種戰型、電子戰型、醫療救護型、搜救型、艦載型等多種衍生型號,能夠同時滿足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的不同需求,這就極大地減少了直升機型號、採購和使用成本、勤務負擔,裝備效益之高無與倫比。
中國直升機研發技術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因此在技術儲備和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選擇綜合性能好、技術起點更高,又有比較深入了解的「黑鷹」作為直20的設計參考原型,顯然比米-17/171更合適。
直20對提高中國陸軍的機動能力具有重大意義。中國陸軍長久以來的短板之一就是空中機動能力弱,這是因為中國的軍用直升機產業基礎薄弱,而且發展比較緩慢,導致中國在相當長時期內無法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發展直升機裝備,基本處於被動狀態,「能拿來什麼機型用什麼機型」。
中國陸航大量裝備的4噸級直9系列直升機是法國民用版「海豚」的底子,不僅運量小,而且高原和高溫環境適應性差。根據國外軍用直升機的裝備發展趨勢和效果看,軍用直升機就要有個軍用直升機的技術條件,用民用直升機轉軍用很難滿足實際的裝備要求。
從俄羅斯進口的10噸級米-17/171中型通用直升機雖然運輸能力不錯,例如大尺寸機艙內可裝載30-36名武裝步兵,數量要比「黑鷹」的11名高3倍。而且米-17/171直升機帶跳板的後艙門所提供的戰術價值就更加明顯——在採用可平放打開的後跳板時,乘員艙內的步兵在貼地懸停時即可下機,全機30-36人可在15秒內全部離開直升機,國內裝備大多數輕型車輛都可自行駛入機艙,也可單機運輸單兵防空和反坦克導彈的成套作戰班組。但是米-17/171也存在自重大、機體高度和長度大、旋翼直徑大(21.29米)、傳動系統性能低、機體壽命較短、機載設備比較落後、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較低等諸多不足,不但效費比較低,而且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適應性也比較低。而且對於中國陸航來說,如果大量採購和裝備米-17/171,還會帶來一個麻煩,就是受制於人。所以,米-17/171不可能成為中國陸航未來的中型通用直升機主力。 中國陸航裝備的直8/18則屬於13噸級直升機,不但造價較高,而且與米-17系列的功能還存在重疊,所以裝備數量不會太多。
相比之下,直20則會成為中國陸航未來的通用直升機主力,因為其運載武裝步兵的能力比直9大得多,也將超過「黑鷹」(直20的機身比「黑鷹」更加周正,顯然是為了增大貨艙空間而採取的設計措施),雖然比不上米-17/171,但是其弔掛運輸能力至少在4噸以上,可以彌補內部貨艙運輸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直20由我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在採購、使用等方面不用擔心受制於人。與直8/18相比,直20造價較低又便於空運。因此,直20對於中國陸軍來說是一款繼續而且能夠較好滿足需求的直升機。
從美國陸軍的直升裝備和使用情況看,「黑鷹」至今仍是無可替代的通用直升機主力,在歷次實戰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例如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就是藉助「黑鷹」以及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機將大量人員和裝備機動到伊軍後方,切斷了伊軍退路,為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圍殲伊軍立下了汗馬功勞。中國陸軍如果大規模裝備直20,也將會像美國陸軍那樣「飛起來」,使機動作戰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直20對於中國海軍的重要性也非常大。中國海軍現役的國產直9C/D載荷能力小、航程和作戰半徑小,進口的卡-28存在機載設備和武器系統落後的問題,國產直8/18則存在搭載平台受限制的問題,這就嚴重製約了中國海軍的航空作戰能力,尤其是航空反潛作戰能力。而如果在直20基礎上發展出艦載型,那麼就能搭載到驅逐艦、護衛艦、航母、船塢登陸艦、多用途登陸艦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兩棲攻擊艦上,取代目前的直9C/D和卡-28,大幅提高中國海軍的反潛、反艦、垂直登陸、垂直補給、海上搜救等多種航空任務能力。
直20對於提高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也有很大作用。雖然空軍是以固定翼飛機為主要裝備,但是空軍序列里還有空降兵。如果裝備較多的直20通用直升機,配合空降兵已經列裝的直10武裝直升機,那麼空降兵將會具備強大的機降突擊能力,與傳統的傘降作戰方式相結合,作戰靈活性將得到極大擴展,更能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此外,直20還能衍生出空軍專用的特種搜救型號,在戰時救援跳傘落地的飛行員。
作者簡介
石宏,亞太智庫研究員,資深軍事媒體編輯、撰稿人,深圳衛視特約軍事評論員,南方防務智庫顧問,曾在國內多家軍事雜誌發表過大量軍事裝備和防務類文章,著有《日本軍情》一書。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來源:亞太日報)
※亞太軍情觀察:鍛造現代化空中利劍!我空軍蘇35戰鬥機形成作戰能力
TAG:亞太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