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完年了,該清清腸胃了,對傷肝的幾個壞習慣 你中過招嗎?

過完年了,該清清腸胃了,對傷肝的幾個壞習慣 你中過招嗎?

嗨 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是初八了 基本算是年過去了,雖然還有個十五,但是一般的企事業單位還有個體都回歸新的一年工作狀態了,那你有沒有把狀態回歸啊,從大年三十到初八的這幾天很多人都是在酒精和大魚大肉,生猛海鮮,熬夜,打牌,抽煙中度過的,但是有沒有去注意下你的腸胃肝臟呢?你的腸胃工廠是不是已經爆倉了呢?你的肝臟是不是已經代謝不過來酒精了呢?今天就小編就來分享點健康知識給大家,也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回歸到2018年嶄新的工作狀態,如果對大家有幫助請幫上校轉發點贊讓更多的人了解健康並享受健康

2018年|春

應酬一個接一個,

聚會一場連一場,

每逢佳節胖三斤,

胖完三斤又三斤!

大大小小的聚餐,

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彈,

吃~吃~吃~

讓你我的腸胃負荷滿滿,

是時候清清腸胃啦~

陳偉,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 腸內腸外營養科常見疾病。

1995年畢業於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

隨著網路知識的爆髮式擴增,人們常常深陷於「健康信息」的多重漩渦之中,比如最近科學界和媒體都在熱議的腸道細菌問題,一會兒益生菌成了治病良方,似乎益生菌一來,百病全消;一會兒則像當年「喝牛奶有毒」的爭論一樣,與多種疾病有關。

其實這場爭端源於一些「已經公布結論的臨床研究」,可能對某個疾病狀態下的某個特定時期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大家在宣傳中卻以偏概全,擴展到整個人群。在各項研究中所應用的多數是藥物,但與食物本身則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既不能希望所有的藥品都無毒無害,也別指望通過食品達到省錢治病的神奇功效。心態放寬一點兒,安全健康生活即可。要弄清這些原則,需要了解一點益生菌的科學概念。

目前大家熟知的益生菌主要包括:雙岐桿菌、乳桿菌、腸球菌、枯草桿菌、擬桿菌等。這些細菌在食品和藥品中都可以添加,其菌株的數量和種類各有不同。尤其食品中多以雙岐桿菌、乳桿菌為主,已經證實對人體非常安全,大家無需自擾。

這些益生菌在人體的健康中發揮何種作用?

通過科學研究,其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功能:

維持生態平衡宿主、正常微生物群和外界環境構成了一個微生態系統。正常條件下,此系統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作為宿主體內的正常菌群成員的益生菌可以調整失調的菌群,使宿主恢復微生態平衡;

構建生物屏障:益生菌可參與腸道生物屏障的構成。正常腸道菌群代謝產物乙酸、乳酸可阻止外源性的致病菌在腸內定植或將其殺死;

增強免疫作用:益生菌通過細菌本身或其細胞壁成分刺激、激活宿主免疫細胞,使其激活,而促進機體的免疫功能;

改善營養作用:乳桿菌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能夠合成維生素B12等多種維生素,可促進機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即便對於不吃肉的人群,益生菌也會為他提供足夠的多種微量營養素,並促進機體對鈣、鐵、維生素 D的吸收。僅是已經發現的這些功能,已經足夠樹立益生菌的崇高地位。

尤其是近幾年人們在肥胖的防治中,尋找到肥胖與腸道菌群的關聯。人們發現,喜歡吃肉和喜歡吃素的人,腸道菌群有很大不同。通過進一步的科學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增加小腸上皮組織毛細血管密度,使得糖的吸收增加同時還能抑制脂肪代謝,增加脂肪堆積的作用,最終提高了宿主能量的攝入。

我國趙立平教授在臨床研究中發現一種可產生內毒素的條件致病菌-陰溝腸桿菌,在1 例體重高達175 kg的肥胖患者腸道內呈現過度增長,而對該患者進行經特殊的益生菌膳食干預4周後,該菌數量迅速下降;到了膳食干預23 周后,降至檢測不到的水平。同時患者體重下降了54 kg,並且他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癥狀也恢復至正常水平。這就為益生菌在肥胖的治療中帶來了新的思路,打開了一扇新門。

由此可以看出,益生菌是友非敵,大家不必過分恐慌,利用它做好健康守護吧!

本該安眠的夜晚,捨不得睡覺的你,是否還在趕工作、打遊戲、刷朋友圈?你可知道,正默默支持你放縱、苦苦承受一切後果的肝臟,如今已是傷痕纍纍,再也傷不起!

那我們在來看看過年這八天我們的肝臟都中招了嗎?

肝臟,這個人體的「化工廠」,在人體中起著去除毒素、蛋白質代謝以及分解等功能。可以說,是人體內最繁忙的器官。

功能多、任務重,讓肝臟變成一個易「生病」的器官,不良的飲食習慣、濫用藥物等,更會加重肝臟的負擔。現代人因為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酗酒吸煙等不良習慣,在無形中傷害到肝臟,嚴重者還可能危及生命。快來和小葆一起看看,這些傷肝壞習慣,你中招了幾樣?

睡眠不足

很多人有在夜間工作或者娛樂的習慣,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經常熬夜既可導致睡眠不足,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功能。

早上起床後不及時排尿

體內排毒可以通過排尿、排汗、排便進行。早上起床之後儘快排尿,可以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

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會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關鍵作用是幫助人體對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凈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過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不吃早餐

吃早餐有助於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健康早餐還可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吃藥太多

絕大多數藥物需要經過肝臟代謝,亂吃藥會加重肝臟負擔,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傷,因此,服藥必須嚴格遵照醫囑。

加工食物攝入過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種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肝臟負擔,誘發肝臟損傷。

偏愛油炸食品

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堆積會導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會增加心臟病和肝病的危險。

吃半生不熟或燒焦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特別是肉食)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

過量飲酒

酒精對肝臟的影響是終生的,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另外,酗酒還易導致肝臟中毒,誘發肝炎。長期過量飲酒則易導致肝硬化。

愛肝養肝護肝,

快快行動起來!

肝臟喜歡綠色食物

中醫說:「青色入肝經」,綠色食物能有益肝氣循環、代謝,還能消除疲勞、舒緩肝鬱。研究發現,綠色、白色、淺藍色有利於減輕肝病患者的心理緊張和對疾病的恐懼感。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如油菜、菠菜、青蘋果等。

讓肝臟睡個好覺

臨床醫學證明,除去遺傳、傳染因素,大多數的肝臟疾病都是「熬」出來的。肝膽在晚上11點開始進行新陳代謝,這時進入夢鄉,能讓肝臟進行自我修復,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蛋白質能修復肝臟

雞蛋、豆腐、牛奶、魚、雞肉、芝麻、大豆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這些食物中豐富的蛋白質就像肝臟的「維修工」,能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給肝臟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肝臟是人體儲存維生素的「倉庫」。維生素A能保護肝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還能幫助化療病人降低癌症的複發率。番茄、胡蘿蔔、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製品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

飲食要粗細搭配,多用新鮮蔬菜、水果和藻類,要保證有足夠的膳食纖維,每日達到30g左右。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的供給可補充肝病時的缺乏,有利於代謝廢物的排除,對調節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作用。

要想肝臟強健,還要學會控制我們的小情緒,做到樂觀開朗,以使肝氣正常生髮、順調。

肝臟不是一天受損的,養肝護肝更是一個長期工程,春天來了,養肝的最佳時節,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均衡的營養,加上適量的運動,用更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愈能力面對疾病的挑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胃 的精彩文章:

蔥的香,蘿蔔的甜,幫助腸胃運動!
得了胃病,別瞎吃!這12種食物可多吃,輕鬆愛護您的腸胃!

TAG:腸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