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譚家名人的精神值得學習

譚家名人的精神值得學習

譚姓的姓氏名望

歷代名人

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為巡撫。譚嗣同不僅飽讀經書,而且遍歷南北各省,足跡踏至新疆、台灣諸地。遊歷中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留連忘返倍加熱愛,對列強蹂躪奴役下的民眾災難倍感痛心疾首。

面對滿目瘡痍日趨衰落的中華民族,他冥思苦索著挽救良策,終於從西方自然科學與社會政治學說中找到了變法圖強的道路,形成了變法維新思想。這一思想自中法戰爭萌芽,至中日甲午戰爭後迅速發展。 甲午戰爭後,憤中國積弱不堪,在瀏陽倡立學社。

1896年入資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學》成稿。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等設立時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鐵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八月以徐致靖薦,被征入京,任四品銜軍機章京,參與戊戌變法。九月政變發生,與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同時遇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來到世上僅僅33個春秋,他用鮮血與生命去實現自己的抱負。時間雖短,但留給後人的東西卻十分豐富。一部《仁學》中留下了其深邃而又進步的哲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變法雖敗,但其不屈不撓以生命喚醒國民的精神永存。

譚延闓

譚延闓(1880年-1930年),字組庵,湖南茶陵縣人,中國國民政府主席 、第一任行政院院長。1880年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1904年中進士、他二十八歲點翰林,授翰林院編修,後與時偕行,支持立憲;辛亥鼎革,又贊成革命,追隨孫中山,後與汪精衛合作,又與蔣介石結盟,直至逝世。且廣交遊,有「葯中甘草」之譽;能治軍,曾多次領軍征討,有「翰林將軍」之稱;善書法,為民國顏體第一人,著有《祖盦詩集》、《慈衛室詩草》、《祖盦詩稿》等。

譚氏木魚石杯子定製

譚紹光

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軍、華爾洋槍隊,後又轉戰太倉、崑山,屢創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譚綸

明代抗倭名將,江西宜黃人,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制服,練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部隊,加強北方防務。他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餘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

府私藏 姓氏文化茶餅

譚元春

文學家,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與鍾惺同為「竟陵派」創始者。論文強調性靈,提倡幽深孤峭的風格。主有《譚有夏合集》。

譚夫吾

戰國時期人物,曾以無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譚氏文化竹簡定製

譚人鳳

譚人鳳(1860—1920),字石屏,名有時,號符善,晚年自號雪髯,人稱譚鬍子。漢族,湖南新化縣人。清咸豐年農曆八月初六(1860年9月20日)生於新化縣福田村(今隆回縣鴨田鎮南灣村)。譚人鳳是清末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同盟會早期會員和重要骨幹,在武昌首義為策反黎元洪起了重要作用。

氏姓氏文化酒定製

譚鍾麟

譚鍾麟(1822-1905),字雲覲,號文勤。譚延闓之父;光緒五年(1879)任浙江巡撫,加兵部尚書銜。他派人清查土地,核實漕平,更定厘稅,治浚河道,鼓勵商運,修築炮台,重建文瀾閣並珍藏乾隆帝賜予的「四庫全書」,名震一方。兩年後,調任陝甘總督。

為準備新疆建立行省,他於八年(1882)曾奏請在新疆南路設置丞倅牧令道員;十年(1884)新疆正式建省後,他為改變每年向新疆調運糧餉徵用大批民車的做法,專設官車局,減輕了百姓負擔。

為解決鹽販哄抬鹽價問題,他制訂就場征課法,使食鹽價格下降。還在蘭州創建求古書院,在甘州(今甘肅張掖)創建河西精舍,選拔文人學者著書講學。十一年(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他上奏朝廷,請求率軍迎敵,未允。

十四年(1888年)黃河決口,主動籌集60萬兩白銀援助河南修堤、賑災。任陝甘總督六年半,陝甘文化和經濟均有發展,庫儲銀百餘萬兩,各州縣積穀數百萬石,比他就任時增長十倍以上。十四年(1888)以目疾開缺回籍養病。

十七年(1891年)春奉旨入京,以尚書銜補吏部左侍郎,後歷任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四川總督等職。

二十年(1894年)加賞太子少保銜。二十一年(1895)春調任兩廣總督,曾力排眾議,禁賭查盜,維護治安,但終不能暢行其志。二十五年 (1899年)冬奉旨回京,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謚文勤。

聖軒文創以「讓世界愛上中國文化」為使命,以」探索姓氏文化,傳承名門家風「為核心業務,是國內目前家風家訓文化研究方面的領導者。現把姓氏文化,家風家訓等進行物化,推出一系列的姓氏文化產品,屬於私人訂製,商務用禮首選擇!

聖軒有話說

2月22日譚姓推文:

1.譚姓的發展過程

2.譚姓的姓氏名望

3.譚姓的文化產品

更多姓氏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軒文創 的精彩文章:

潘家真是人才輩出啊!
找我吧,我住「北京長安街一號院第二弄堂16層東戶1602」

TAG:聖軒文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