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與《大學》

《道德經》與《大學》

《道德經》與《大學》的相同點在於,它們在對生命的本源以及對整個世界的認識,也就是對「道」的認識,是一致的。

不同點在於,《道德經》用了大量的文字闡釋「道」的存在時間、狀態、本質、現象、功能及其運作規律與運作方式,而在《大學》裡面只是提出了「道」的概念,但並沒有對「道」進行解釋和說明。

《道德經》既包含了悟道與行道,而《大學》的側重點只在於行道。因此,我們在學習這兩部經典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做出合適的選擇。

在我個人的觀念里,我並沒有儒釋道三家之分,我認可的學習原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他為我用,學以致用。

《大學》不但是《四書》之一,還是《四書》之首;《大學》不僅是《四書》之首,還是《五經》之一。《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即:《詩》、《書》、《禮》、《易》、《春秋》。

【《大學》著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係。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並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

其中「明明德」與「格物致知」講的就是「道」的部分,而什麼是明德,格物致知的內容是什麼,書中並沒有解釋。

《道德經》在「道」的部分則論述詳盡,下面僅列舉其中四章:

「1、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渾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4、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大學》中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在《道德經》中就是「以道立天下、以百姓心為心、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道德經》中就是「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人類的所有思想不過就是人生觀與方法論,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人生觀決定方法論。以道為體,以法為用,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頓悟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TAG:頓悟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