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告訴父母自己是gay,不叫出櫃

只告訴父母自己是gay,不叫出櫃

願你成為想要做的人

理解爸媽,也是獲得他們理解我們的一把鑰匙。他們至少給了我們20年的基礎成長,我們也要至少給他們20年去獲得新知。

L先生拍於成都

文 四月 來源 先生與我(ID:xianshengyuwo)

emmmmm......今天Leon改簽搶到一張初十的火車票,準備繼續修掉積攢的年假,以應對L先生的「還不知道咋辦」。

L先生這幾天一直在北京和老爹聊婚姻制度,不像我與我爸試探的口吻我爸年輕時被掰過,沒彎,L先生自認為經過這麼多天的洗腦,爸媽了解同性婚姻制度的狀態比前幾天好得多。

但對於L先生老爹聽著聽著就睡著的狀態,我並不認為「他說的話真的讓爸媽聽到了心坎兒里」。

異地戀真他娘地毀人情,L先生說「父母現在的狀態不錯」,我真心覺得他自己高估自己的嘴炮能力。畢竟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盤子鋪的這麼大哪會全盤吸收???

要是我此刻和L先生在一起,絕對懟到他啞口無言。介於異地的緣故,我靠自愈的能力把所有的怒火都轉化為性慾,堅守異地不吵架,見面打起來都沒事兒的原則。

L先生鋪的框架究竟有多大?可以看看群友四月寫給L先生的一封信,是他倆對話所談的內容。雖然不長,但讀起來就像一本書。80、90後讀完興許猶如醍醐灌頂;但對於未來的00後以及過去的60後來說,還真的蠻需要時間消化的......

以下是四月寫給L先生的信:

從我們下午說起的事情到後來我開始敲字,你和家庭的關係已經在發生變化。於是我反覆回頭看微信里的內容時,有點猶豫是否還要按照之前的對話來寫。

原本下午說到你想體驗世界。

1、感知力和表達力是我近年非常看重的一個能力提升方向。

我們時常聽說誰誰誰的夢想是環遊世界。是,這也是我的夢想。你也提及體驗世界。就像很多人會看很多書一樣,我不愛看書,但是我愛去看身邊的世界。

這大概是我們活在另外一個意識形態下的原因。我們對自我的懷疑,對自我的認知過程,再到對自我的認定……往往不像傳統非同志群體一樣有具象成熟的認知體系被教化成長。

你要帶著Leon去亞特蘭蒂斯,去66號公路,去call me by ur name里的那個小鎮的規劃,是為了在創造一切可能性去重新看待這個似乎偏頗而狹窄的世界。是為了去驗證我們內心對一切存在皆合理的自我確定。

用其他陌生的文化體系,去感受差異化存在的合理性。找到我們自己的自信心。

就算全世界的國家都通過同性婚姻制度。但從生物學角度來講,終究是非常態的形式,永遠無法保證一個安全的社會意識形態。從宗教誕生開始,就一直伴隨著有對任何異類打擊與銷毀的事情發生。

那麼,我們盡最大努力創造機會去看待遊歷世界的最大內心需求,便是去感知這個世界,去尋找很多與我們原本不同社會文化下的「異類」存在土壤的共情心理。

表達力這裡暫時不談。

2、我們每個人的自我認知都是在社會結構中完成的。

所以當你提及家庭關係是一種永恆的疏離時,其實我蠻難過。但是我想此刻你應該獲得了一些改觀和來自家庭的力量了。

是,看世界,是因為我們家庭這個小世界太過於促狹。整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尚未徹底建立的時候,所有來自於農耕文明的意識形態,在整個中國還會延續很久。今天我們這個國家是一個在農耕文明,工業社會,消費社會,信息世界多元形態混搭中展開的魔幻主義現實。

然而我們的家庭,至少到目前為止,或者很多年以後中國大部分家庭依舊會保有傳統的生育觀、家庭觀,以及國家人口戰略需求下的社會意識形態主張。

於是,家庭將會是我們長期要面對的,也是第一個最基本的社會結構。

我們的自我認知基礎是同?

很不幸,在這個層級上,我們同樣還有個身份叫兒子,甚至可以外延到哥哥,弟弟。

化解與否,遺憾與否——我們重新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有機會了,就在你昨天晚上所說的,而非昨天下午。

我們所有人,都有可能找到一個方式去和家庭成員去做溝通。Leon在做和爺爺奶奶聊gay,你也在做(Leon註:截圖部分,我覺得他做的沒我好)。我們未必要用同樣的方式,說同樣的話。

如果我們認為我們的關係註定是和家庭對立的,那麼我想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我們太弱小了。我們無法尋找到一種姿態和力量,讓我們站到對等、平等的語境,去和我們的家庭成員溝通,我們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出櫃,是一種方式。(Leon註:我覺得要非常非常謹慎的去做規劃)

但,即便選擇出櫃,如何最大程度獲得祝福,那是我們要去爭取的。

大多數父母終究希望,我們是幸福的。這種幸福可能是他們內心固化的一個具體的方式。但幸福這個終點和原意從來都沒錯。

而我們所有人解題的唯一最好機會就是在這個詞語上。

告訴父母,做給父母看:我有獲得幸福的能力,請放心。

因為我們獲得幸福的能力,並不是一定要和某一個具象的人在一起才叫我們人生的幸福。都不用談及是否是和什麼性別,什麼物種。

我們每個人從中國現實社會的文化下慢慢成長起來,我們越發清晰地感受到需求的變化正在進入加速度級別的提升。

理法道科技經濟……任何一個領域都是我們解構幸福能力的來源。

3、經濟問題是基礎問題。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偏執的武器。

下午我們在談及《法官老爹》的時候我就說過,我們的社會角色,可以讓我們暫時放下我們是不是同志不談,去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收穫更多的社會利益。這種努力讓我們在很大程度上看上去獲得了更多的可選擇空間。

但是傳統定義下的社會成功往往會成為我們自己的心理暗示,甚至不惜發起對家庭的宣戰,以及社會職能化的家庭應對策略。

進而出現家庭對壘。

你看,我能賺錢了,你看我能養你們了,你看我成功了——可是這不代表你能獲得幸福了。

很可惜,我內心的底線是,我一日為子,他們終生為上。一切社會化的我們的意識武器都必須在這個原則下無條件繳械。

對於家庭,仔細想想,有時候我們太雙標。我們幾乎沒有讓我們自己和家庭成員處於平等的,獨立的個體去對話。

我們希望家庭能理解我們,一個新的社會文化下的機遇和生活空間。可是追溯到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父母們,他們又是在如何的一個形態下被灌輸成長的「人工智慧」呢?

既然我們渴望獲得尊重,那麼我們就似乎應該把他們平等來看。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給社會創造了更多元文化存在的土壤,以及道德空間。

但我們沒辦法把我們對於世界未來的趨勢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生活成本降低,當成我們與父母溝通的籌碼,進而不自覺地去對立於他們的成長年代。這是不公平的。

理解他們。也是獲得他們理解我們的一把鑰匙。我們自己看世界也帶他們去看世界。我們活在當下,也鼓勵他們活在當下。他們至少給了我們20年的基礎,我們也要至少給他們20年的新。

這是為人子,可以去做的,去努力的。

我們極力去創造一個同志的家庭。你看,我們還是在創造家庭。哪怕代孕。我們依舊是在完成當前最可選擇的社會結構去完成我們自己的人生。

那我們又真的是否只有一條對壘的路徑去完成我們自己那個家庭的構建嗎?封建禮教下我們可以說梁祝的凄慘,我們可以說朱麗葉與羅密歐的愛情故事。然而我們既然已經活在當下了,那麼也請幫助我們的父母一起活在當下。

除此之外,經濟,社會化位置,……以及一切我們努力創造的家庭之外的大結構自我坐標,都是來解決這個家庭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疏離,逃避,破壞……

嚴格來講,這對大多數人可能太難了。

那麼,重新看待自我認知這件事,我們是不是也進入了父母一樣的本位思考形態。「我只想獲得我自己的被認可」。這個潛意識,是我們所有人都有的,包括父母希望家庭形態的續存,也是他們對自我被認可的一種心態。

他們從物質匱乏中走來,他們無以為憑。只想兒孫滿堂。

4、強大是什麼?可能是我們感知世界後對自我內心感到充沛。

我內心最強大的時候是在感情任期內。我有時候開玩笑說,那個時候的我遇神殺神。那是一種無須顧忌的任性而為。我以為另外一半就是我此生最充沛的動力。

然而,這樣的關係終究坍塌。於是我的整個力量都出現分崩離析。

後來我去很多地方,不像遊客,不做攻略。用腳走,用眼睛看。

我開始讀很多書,社會學,經濟周期下的消費形態變化,心理學……

開始每年設定100部電影……瘋狂關注商業發展等等等等。

我去建立起和這個世界重新溝通的方法。

原本是化解分手後的注意力轉嫁。但我真正獲得的是,比更多人更多的感受力。這個世界原來這麼有趣。原來我還有很多方式和姿態可以探索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麼多位置沒人去坐而我可以去。

我後來試著把所有氣場都慢慢化解。我做得還不夠,還沒變的一個真正能溫柔以待的人。但我發現我不再暴走的時候,我才真正看到自己身上有很多種很多元的力量在遊走。而不再是單一的以強對強。

所以一個充沛的自我,可能才是最大的武器。

有時候想起一句話,叫「沒有霹靂手段,不壞菩薩心腸」。

我們自己弱小的時候,所有泛濫的感情只能是廉價的同情。毫無意義。

只有我們好像可以和這個世界多一點鏈接機會,多一點去表達正向的機會,多一點對世界溫柔以待的能力和心境,也許我們才真的可以從很多原本我們探討的局促的柜子里慢慢活出來。

這個世界道理太多了。你可以講經濟,他可以講政治,她可以講社會形態……都是合理的。都是為了證明合理性。而我們所有的急迫,都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認知還在一個與世界連接極其薄弱的時候。

時間的催促,導致我們所有人時常亂了陣腳。

然而重新理一理那口氣,順一順心。

既然做最壞的打算就是撕裂,破碎……這些準備都做好了,在我們採用最極端的方式之後。

那麼在此之前,我們不妨試試其他的。

從做一個充沛堅定的我們自己,開始。

就像你和Leon開始做得事情,對於這個群體,對於自己的家庭。

太棒了。

所以,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

就是開篇的扔在那裡沒管的問題。

我們到底該怎麼表達?以什麼姿態表達。我們自己,我們群體,我們與家庭的關係。該怎麼去表達,去溝通?

每個徘徊的自己,我們都需要對自己做出更好的表達……maybe……

後台與評論區是個樹洞,丟段文字會有回聲~

你的故事能幫助其他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對「吉列剃鬚刀」商業模式的思考
兩個人的「小確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