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尤瓦爾·赫拉利

2018年2月19日,21:26

晚上好,童童。

陽光滿溢,夏天說來就來了。

繼續讀《人類簡史》。

「犬儒主義」光聽都不是個好詞,查了下,發現還挺有意思。

提出這個詞的人主張要「像狗一樣」活著,拋棄對物慾的追求,放棄個人的一切,金錢、地位、健康、家庭,統統不要。

無限地回返自然,有陽光,有空氣,就夠了。

赤條條來到這世界上,便赤條條活著。

慾望衍生痛苦,那麼, 是不是什麼都不需要,就不會再存在慾望無法滿足的痛苦,於是精神就能永遠浸泡在幸福的酒液里,人間即是永恆天堂。

我猜測,這個學說是沒法大面積擴散的。因為人類這個種族的終極目的是進化,而進化,具體到個人,就是做出種種行為,以此滿足自身的慾望。一個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已經在路上。

自動自發,不會休止。我們每個人,放不下的東西都太多了。儘管都是一無所有來到這世界上……

好像也不對,家境優渥的人,一生下來就會擁有很多東西了,建立在人類虛構想像之上的實體。

想要讓人在心理上確信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首先在物理層面要存在,僅僅被這個人擁有的東西。

比如說,在一個家裡,要有自己的一個房間,有一扇門,可以上鎖,別人想進來,必須敲門,或用別的方式告知一下房間的主人。

如果連最私密的個人生活都不得不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下,大概會無意識形成「必須在意別人眼光」的認知。

這麼說,大學宿舍,難道不是一種嚴重損壞「個體」的形式嗎?

住在一起,因此理所當然地侵入彼此的生命。如果碰巧遇上了氣味相投的人還好,一段加速關係進展的緣分,收穫一生摯友也不是不可能。

大多數情況,都是遇到了本來不會成為朋友的人吧?對事物的觀念相差太遠,是不願意還是根本無法理解對方呢,總之太近了,想爆發爭執格外容易。

集體住宿的時光,變成了一段討厭的經歷。還會受到些擺脫不掉的影響,拖拽接下來的人生,大概。

再比如說,從小父母就要給孩子一個獨立的賬戶,裡面的存款是孩子自己的,誰都不能動。

更具體一點的場景,給孩子買的玩具,應當歸屬為孩子的私有物,倘有客人上門,家長不可以罔顧孩子的想法,樂呵呵地把玩具送人。

父母當然愛孩子,可是,對私人財產的愛法,和對另一個獨立個體的愛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也必將導向迥異的結果。

最近常常看到各類貸款平台的廣告。

綜藝節目里有冠名,出門坐個地鐵有廣告牌,購物網站更不用說了,京東白條,淘寶花唄。銀行也在放寬信用卡的限制。

彷彿光花我們現在的錢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商家的胃口。還有未來的我們賺的錢,都已進入了市場的洪流,正被迫不及待地瓜分中。

有一種聲音在狂熱地嘶吼:「我們必須多多消費。」這樣,才是一個繁榮的社會。

赫拉利說到的內容令我畏縮,因為直到接受了他的提醒的此刻,我還是這麼認為的:生活,就是吃不同的美食,穿好看的新衣服,去風景各異的城市旅行,國外更是努力攢錢的目標。

難道不是嗎?

他說這是消費主義和浪漫主義聯手對我們的洗腦。這些看上去無比美好的生活體驗,其實本質和古埃及要造個大金字塔豪華下葬一樣。

看到金字塔,你什麼感覺?一面讚歎它的宏偉,一面暗自嘲諷古埃及人的愚昧,居然有人想變成木乃伊,製造過程簡直反人類。

那我們呢?

說到底,只是換了層皮的愚蠢啊。

然而現在,我還是想要這樣的愚蠢。

什麼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生活,童童?

22:38

晚安,童童。

題圖製作:雁行凜凜

使用軟體:畫圖

雁行凜凜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無物為真,萬事皆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行凜凜 的精彩文章:

TAG:雁行凜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