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茅衛東:人分三類,你屬哪撥?

茅衛東:人分三類,你屬哪撥?

A

這年,就算是過了,很多人開始上班。

又要忙碌,沒空思考,說中性點這是按部就班,說好聽點叫輕車熟路,不好聽的話或許就是隨波逐流。

很多人,其實已經不習慣思考。

甚至有人將順服當作勇敢,把從眾當作選擇,以集體扮丑為美。

圖片來自網路

我以為,人嘛,總該抽點時間思考,哪怕是胡思亂想,哪怕有些非分之想,永遠的循規蹈矩,真不是人該過的生活。

B

很多年前,我就把人分成了三大類。

第一類是確定標準的人。

他們的人數可能不多,卻對社會很有影響。

他們確定的標準可以是法律、制度等形式,但更有影響的是價值觀、道德原則這樣的東西。

確定標準的人可能遵守自己確定的標準,但也可能並不把它當做一回事。

第二類是依照標準行事的人。

他們佔了人類的絕大多數。

他們中也有人可能認為自己很有思想,很有見解,其實逃不出別人設定的框架。

說得更簡單些,生活就像是少數人設定遊戲規則,多數人按規則玩遊戲,好比下棋。

第三類人是懷疑論者。

由於他們的存在,遊戲規則不斷被改變,使遊戲越來越好玩,越來越精彩。

這類人有可能成為第一類人,但也可能被第一類人給宰了。

我想,知識分子應該是屬於這第三類人,但第三類人不只是知識分子。

用審視的目光看待歷史文化,用批判的態度對待現實政策,是第三類人最重要的行為特徵。

人民往往不了解的力量—— 圖片來自網路

C

人類的遠古祖先應該都是第二類人,不過他們那時遵守的不是別人制定的標準——因為那時還沒有進化出有能力制定標準的人。他們遵守的是自然法則,是人作為動物的本能在支配著他們。

由於直立行走、用火、吃熟食等原因,人類開始越來越聰明。等到人類聰明得可以發明語言、文字,記錄下他們的活動、思考並將這些記錄以各種方式傳給後人,人就離動物越來越遠了。

這就是所謂文化的開端、文明的開始。

最早人們記錄的是對大自然的恐懼和有關如何生存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同族、同部落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和完善起來的,是真正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為了幫助本族、本部落的人生存下去、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那時候的文化或者說歷史,沒有階級性可言。

D

階級分化使得這種記錄有了越來越明顯的階級性。

一般來說,歷史的記錄者,往往也是社會標準的確立者。階級分化之後,文化有了階級性,也就有了名正言順的虛偽性。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和「歷史是勝者書寫的」兩句話一直並存。

時間越長,一般人越難以分辨出哪些文化是有階級性(虛偽性),哪些文化是沒有階級性(普世性)的。而教育的洗腦功能,非常強大,強大到許多人越是淪落為走狗,越是勇猛無比;偶爾以人的身份思考,立即恐懼不已。

從另一個角度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本來是為了讓人們生活得更好,但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沿革,這些不斷沉澱、不斷生長的文化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尋找幸福的機會,甚至失去了對幸福的嚮往,每天行屍走肉般忙碌著,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又不知道哪裡不對勁。

這些不幸的人,除了人數相當龐大可觀的生活底層小人物,也包括鋼筋水泥裡面那些一臉矜持的白領們,甚至也包括權柄在握的大小人物。

比如,現在的老師們,據說還屬於自由職業者,可是很多人已經「除了教書什麼也不會了」,也就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只能每天「添磚加瓦」。

過去,人們發現,為了安全,修築城堡是一個好方法。被驅趕著為主人修城堡的奴僕們當然是不幸的,但主人從此不敢輕易離開城堡,如果我們把他們當作「人」來看待,他們是不是也是不幸呢?

是選擇,不是孤獨——圖片來自網路

E

有不少人已經意識到,人類擺脫了本能的驅使,卻被套上了文化的枷鎖。

而我更懷疑,說本能披上了文化的外衣是不是更恰當。

更有甚者,是文化傷害了本能。比如,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以前可以罵人是畜生,現如今,有時候罵人是畜生簡直是污辱了畜生,因為畜生都不會幹出某些人乾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實為短見,並非理性,可許多人在干。

聽從自己的內心,說白了就是跟著感覺走,這應該是本能,可許多人已經不會。

就如思考,本是人之為人的核心,可是現在孩子們背這背那都來不及,成年之後忙這忙那也顧不上。

多麼悲催的生活。

其實又何必呢?

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讓思維擺脫肉身的束縛,從高空中俯視包括自己在內的芸芸眾生,思考以下的問題: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究竟有沒有人生意義的存在?

我今天的選擇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我現在的選擇是唯一嗎?

……

因思想,棄恐懼,得自由,這樣的人生,才有尊嚴。

有困擾,找東哥聊天就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自由談 的精彩文章:

茅衛東:多少父母和兒女,相互欺騙過一生

TAG:教育自由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