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為何偏偏在宋代時興起
建盞的鼎盛時期是在宋朝,終南北兩宋之世,建盞一直是飲茶器具的極品,貴戚權門競相追逐,文人雅士吟詠把玩。但是建盞為今人所重視,卻是近十年以內的事。喜歡瓷器的朋友如果查閱明清以來的資料,關於建盞應該所得不多,有的也只是只鱗片爪,語焉不詳。
今天,古盞堂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建盞為何偏偏在宋代時興起?
1
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宋代的城市與唐代不同,唐代城市主要突出的是政治功能,而在宋代,大部分城市不設城牆,建在交通交匯處,以手工業或貿易促進人口聚集。這使得絲綢、茶葉、瓷器等這類奢侈品需求量大增,這種需求帶來的影響就是手工技藝不斷發展,瓷器種類增多,建盞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2
文官系統的發達
經歷唐末混戰,宋太祖又是黃袍加身,這樣造成的必然結果就是加強對手握兵權武將的防範。所以有宋一朝文官的權利得到了極大地強化,與此同時文人的社會地位也空前的提高。
3
審美心態趨向內斂
魏晉南北朝至唐,文人心態主張個性張揚,所以才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邁詩句。而到了唐末,文人善於填詞,其實就是寫歌詞由藝人來唱,這種審美心態一直延續到宋代。
從瓷器的發展來看,唐代的三彩瓷和秘色瓷釉色絢麗,而到宋代,單一釉色的瓷器更受歡迎,如龍泉窯的青釉、鈞窯的藍釉。建盞作為黑釉瓷的一種,也必然得到發展。
除了以上因素,建盞的興盛還有以下三點特殊的原因:
燒制技術的革新
我國陶瓷史上很早就生產黑釉瓷,但產量一直很小,原因是釉色單調死板缺少變化。建窯的窯工們為了突破這個局限,利用釉中所含氧化金屬能呈色以及窯溫火焰的機理,燒出富有變化的結晶釉和花釉。這一變革一發不可收拾,僅兔毫一種釉色就有金、銀、灰、黃等不同品類。
曜斑般若[編號 : 55509]
鬥茶之風的興起
鬥茶這種飲茶方式起源於唐代,到了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鬥茶是將茶餅碾成粉末連水帶茶一齊飲下,而在鬥茶過程比的就是湯色,建盞的黑更容易襯托湯色的白。建盞在口沿處會有一道「分水線」,鬥茶的一個環節是點湯,即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湯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也就是湯花能咬住「分水線」,這說明建盞在當時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於鬥茶。
宋徽宗的個人作用
宋徽宗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皇帝,但絕對是一個極有造詣的藝術家,有宋一代書法第一,又兼具文藝青年的各種喜好。宋徽宗寫了一本《大觀茶論》對建盞是這樣評價:」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這句話至今仍是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一句。
建盞失而復得,窯火重生,是建盞的幸運,也更是今人的幸運。無論是否懂得欣賞,建盞又回到我們的視野之中。至少在我們欣賞宋詞文章之時,可以捧一隻同樣精彩,同樣來自宋朝的建盞,啜一口清茶。文脈不絕,盞亦如是!
※平淡中一杯茶,簡單中擁有愛
※「醉茶」?茶葉也是不可以混著喝的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