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素鏡:春秋戰國現身、秦漢絕跡、五代圓方融會、隋唐重現
文化
02-23
方形素鏡的出現僅次於圓形素鏡,在春秋戰國之前,即已現身。秦漢以後,至隋代,由於漢代人視圓為天,神聖不可侵犯,方形鏡絕跡,直至隋唐,方鏡才又出現於社會。
方鏡造型,除形體之外,還在於鏡鈕和鏡邊的裝飾。中國自古就有「智欲圓而行欲方」的說法。圓鏡和方鏡在客觀上應該說就體現了這個引人深思的哲理。
唐代:餅式委角弧方素鏡
方鏡在流行中不斷美化,其結果是在四角做文章,在晚唐出現了委角,但真正發掘到方形美的意蘊的則是五代。六朝以來,江寧就是人文精神薈萃之所,這裡儘管社會不安,政治動蕩,但歷史遺留的豐厚精神財富哺育了一代子民,五代鏡匠在圓鏡上設方,在方鏡上制圓,使圓、方、亞等形制在有限的銅鏡天地里發生了令人稱奇的變幻。
五代:亞形素鏡
我們可以稱五代銅鏡為亞字形時代。這一時期,銅鏡上的圓和方都融會於亞字形銅鏡,產生了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不同造型,為後人留下了十分寶貴的財富。
明代:方邊圓面素鏡
還應說明,歷史上方鏡的出現,與神器「方諸」有關。古人在祭祀時,以圓形的陽燧對日取火,以方形的方諸對月取水,形成了最早的方鏡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