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的思考(5)——影響基礎教育的一些問題
影響基礎教育的一些問題
1.不良的傳統認識(或者傳統被曲解?)
之一:三綱五常,「父為子綱」。
「孩子小,沒有經驗」,所以一定要聽從我這做父母者的指揮,要按照父母安排好的道路走。
說實在的,目前關於教育和學習的認識,最直接的感受者是學生本人,他比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明白得很。
當教師的,反對自己的孩子接著做教師,覺得教師行業累;當醫生的,反對自己的孩子接著做醫生,覺得醫療行業不但累,還增添了危險性;某些行業的父母,覺得自己從事的行業好(出力少、掙錢多),於是想方設法把孩子留在本行業。這些,都是出於父母自己單方面的認知,沒有認真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
之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學而優則仕」,做「人上人」——不讀書、不做學問,人生就沒有了出路。
做藍領就不是人了?就不成材了?生活就不幸福了?
美國教育家加德納的「智能多元」說告訴我們,人在不同領域的智能是有差異的。有的人數理邏輯思維強,而有的人動作技能智能突出。比如外科醫生,就是有的人切的刀口小而准,有的人則做不了那麼漂亮(本人肯定就不行,用小刀子削鉛筆從來削得不圓潤,幸虧當初沒有進醫學院!)。而有的人音樂智能則十分發達。……
個人認為,在近些年我國引進的西方教育理論中,多元智能理論是最為優秀者之一。它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祖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積極認識。
2.「文革」後遺症
幾年前的情況是,父母輩的青春被文革這樣的時代耽誤了,於是把自己的高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實現夢想,甚至孩子成為父母唯一的精神支柱。一種情況是過高的壓力把學生壓垮了;再一種情況是孩子產生反叛情緒,成為「逆子」。
目前的部分情況是,父母堅持自己的文革思維,階級鬥爭思想頑固不化。毫無原則地對孩子「百般呵護」,不允許他在外面(包括學校里)「吃虧」。
孩子跟同學吵架,他不是教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是親自出面找對方的家長,不論事件起因,小事弄大,大事弄砸,最終讓自己的孩子在集體里被孤立了事;
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回家不開心,他就各種途徑地投訴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直接奔學校去質問、甚至直接上手打罵老師……今後老師還怎麼去教育你的孩子?須知,老師既是一項職業,也是需要尊重的生命個體啊!他今後面對你孩子時,感情上難道不會疙疙瘩瘩地嗎?
3.家長盲目跟風,給孩子的學校教育添亂
由於多年來的教育的積重難返,導致全社會性的「不思考」之風蔓延。
很多家長並不認真考察自己孩子的實際條件和發展需要,別人做什麼就讓自己孩子做什麼,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歡、是否擅長。別人家的小孩子學英語、也把自己小孩子送去學英語,別人家的小孩子學舞蹈、也把自己小孩子送去學舞蹈,別人家的小孩子學鋼琴、也把自己小孩子送去學鋼琴……耽誤了很多時間,影響到孩子的心情……
「聽說哪裡哪裡有一個北大博士,既能輔導數理化,又能輔導史地政……」,於是趨之若鶩,一個人能輔導六科我信,但能不能輔導得精細準確,就不好說啦!估計家長們考慮的主要還是「北大博士」這個頭銜。
「要讓我的孩子接受全北京最優秀老師的輔導」,於是四處打聽「名師」,串通幾個家長合夥、糾集幾個孩子攢一個小班,費事請老師來一起浪費孩子的時間、消耗大好青春年華……
本來基礎很好的學科,也要跟風去上「強化班」,「為保住一科優勢」,寧可犧牲一些周末的休息時間。殊不知,這背後的代價(損失)卻無形中形成了……
4.教育與自然生活的脫離
「死讀書」、「讀死書」和「讀書死」。
學生生活單調、精神空虛,學生學得毫無興趣,不知道學的東西有什麼用,甚至老師都不知道教的知識到底有什麼用。同時,文化課的學習因得到不到實際生活的調節,反而效率低下。
惟獨這點是可以解決的,且不需要費多大的事,就完全可以解決的。只是沒有人願意去承擔這樣的風險。那就是,解放思想、解放孩子的時間,給他更多自主安排的時間。
所看到的倒恰恰是相反的狀況,連農村學校都取消傳統的秋收、麥收假期,與城市學生「享受一樣的待遇」,其實是把他們特定的受教育的機會剝奪了。(我一直認為,麥假、秋收假是農村孩子不可多得的教育機會,這點是在城市裡的孩子望塵莫及的)
5.師生比例偏小
說是「窮國辦大教育」的緣故吧?好象還不完全是這個原因,按照國定的編製,很多學校教師還在「超編」。
原來真正優秀的教師並沒有超!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由於真教師數太少,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平均就不足,容易使他們的發展出現偏差。
相信這一點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教育投入的持續增加,加之全社會對基礎教育的日益重視,可以逐步得到好轉。
6.時間抓得過緊
有人把教育比喻成種莊稼(教育是「農業」——台灣教育家高震東語),有一些道理。
教育需要工夫,沒有捷徑可走,但教育本身就是因為社會發展到人們有了「閑暇」時才產生的,註定教育需要閑暇來調節。
「文武之道,一張一馳」啊!
你說教育需要時間,於是把教師和學生捆在學校里,綁在教室里的凳子上,他就能教得好,學得好嗎?!
農民鋤地,需要一鋤鋤下工夫是不錯的,但也沒有見過哪裡的農民連續不斷地、反覆去鋤一塊地啊!那樣做是會傷及作物的根的!
也有人說,看看凡是考得好的地方,沒有時間抓得不緊的!可我們是不是考察了人家時間以外的其他方面是不是科學呢?
只看時間抓得是不是緊,不去看到底緊在何處,亂抓一氣,永遠都不會在學習質量與教學成績方面見效益。
7. 家庭中不講原則地放縱孩子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文章論述了,比如講「寒門養貴子」的問題,比如隔代老人帶孩子的問題等。此處不再一一論述。
(未完待續)
TAG:家教策略與學習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