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個娛樂圈都在用的眼膜,可帶妝多次用,陸毅家一次囤10盒!

半個娛樂圈都在用的眼膜,可帶妝多次用,陸毅家一次囤10盒!

很多美女對自己的臉十分上心,卻時常忽略眼睛。其實眼睛遠比臉重要,悄悄出現的黑眼圈、眼袋都在出賣著你的年齡。一遇眼紋老10歲,再美的顏都扛不住。

《大話西遊》裡面,紫霞仙子一雙靈動的眼睛眨一眨,讓至尊寶愛了一萬年,也成為了無數人青春回憶中的經典。

GIF

【半個娛樂圈都在用的眼膜

按理說明星們長期錄節目拍電影,再精緻的妝也擋不住碩大的黑眼圈和細干紋啊,可為什麼每次看到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明星們,眼睛都是那麼的有神迷人呢?

在時光君翻過了眾多明星們的微博後,我總算找到了答案,就是這款潘達眼部修護精華妝可貼眼膜

▲吳昕、杜海濤、維密天使、吳彥祖老婆Lisa、盛一倫……感覺半個娛樂圈都是潘達的真愛粉兒啊~

▲鮑蕾更是在雙十一一次性給陸毅囤了10盒,怪不得陸毅的顏值一直在線!

GIF

▲馬甲線女王袁珊珊,敷著眼膜也不耽誤搞怪,看起來很享受的樣子嘛~

▲還有男神吳彥祖的夫人、黃軒、鄒市明、王曉晨都是潘達眼膜的粉兒!

【「眼比臉先老十歲」

你知道你的眼睛在悄無聲息的...變老嗎?

「從1條動態細紋變2條,再變成靜態細紋,

從卧蠶變眼袋還垮到了下巴,

從眼神神采奕奕變成熊貓眼。」

稍微了解護膚知識的女生都知道,眼周狀態對視覺年齡影響最大。一有眼紋老10歲,再美的顏都扛不住考驗!

尤其是現在工作生活壓力這麼大,連20出頭的90後,都這麼「滄桑」,一有眼紋老10歲,再美的顏都扛不住考驗。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眼睛越大,越容易衰老。

(如圖,骨吸收會導致眼眶骨慢慢變大、下垂)

眼周厚度只有面部的1/4;每天需要眨動2萬次,極易疲勞缺水,甚至比臉部提早老化10年。

可是眼霜只能早晚用,用量不當還容易長脂肪粒。況且如果是職場女性,不是連軸轉的會議,就是動輒幾小時的飛行,根本不能好好護理。

GIF

【帶妝也能用的眼膜,就問你服不服!

「要是有即使帶妝,也隨時能貼的眼膜就好了」,長期加班熬夜,人稱「大眼妹」卻總是黑眼圈的Jessica說道。

對挑剔的處女座Jessica來說,市場上眼膜實在是性價比太低,不是因為買不起,而是有一個很大的bug:遇妝會溶

既然市面上找不到心水的,為何不自己研發一款呢?自己所在團隊又有豐富的研發護膚品的經驗,於是,Jessica決定帶領團隊親自開發一款不會花妝、隨時隨地能使用的眼膜。

到底什麼原理才能讓營養成分透過彩妝等因素干擾呢?苦思冥想之際,Jessica頸椎病又犯了,助理趕緊買了膏藥貼才暫時止住疼痛。

可謂無巧不成書, Jessica把目光轉向了從沒考慮到的傳統中醫——膏藥貼,中藥的皮外滲透技術,以引葯率領群葯,滲透入皮膚,達到消炎、消腫。

膏藥膏藥,最重要的就是那塊無紡布。不過在尋找適合材料的時候,Jessica團隊遇到了兩重困難:

1.國內的醫用膠布,觸感不佳,會幹癢,產生壓迫性敏感;

2.大部分醫用膠布都不能印刷,白白一塊兒,上臉很難看。

Jessica團隊輾轉打聽,終於在日本找到一家專做醫用無紡布的醫藥廠,但唯一的缺點:成本太高,必須一次性下單10萬份,廠家才願意做。Jessica力排眾議,她寧可高成本也一定要做出讓敏感肌也無憂的產品。

(日本工廠證明)

【貼完眼睛貼法令紋,可以循環使用的眼膜

我用過無數眼膜,全部都是一次性的,無一例外。第一次聽到潘達的眼膜是可以循環使用的,就被黑科技折服了!

潘達眼膜用的是高水分凝膠質地,讓眼部微循環SPA,8小時內可反覆使用。但是建議每次敷不過半小時,歇一歇再敷。這時候,付完眼睛之後放在法令紋處,順便淡化法令紋了~

(庫拉索蘆薈顆粒冰涼舒適)

【貼一貼,黑眼圈走開

黑眼圈絕對堪稱女人的一大殺手,潘達眼膜裡面含有甘油、維生素、蘆薈和煙醯胺。愛美的妞兒肯定都對煙醯胺不陌生,很多大牌護膚品中都有,主打美白。再加上甘油等成分,滋潤眼周肌膚,淡化很眼圈。

撕開膜布,裡面是像果凍一樣的凝膠質地,透明的,很親膚,貼在眼睛周圍涼涼的,也不會輕易掉落,特別舒服,迅速舒緩眼部疲勞。

內含藍綠色薄荷因子

使用前後對比

【「真實反饋:超高性價比眼膜」

@婷子Jess:我看到袁姍姍翻包記的視頻,種草了這款眼膜,最厲害的是妝後可貼,平時就急就能用得上了!Q彈果凍凝膠質地,不脫落!不油膩!不淌水!

@雪的獨舞:很多明星都在用的眼膜,肉眼可見的綠色蘆薈顆粒,感覺涼涼的。用完後明顯感覺緊緻了,眼周明顯亮了很多。

@是你的七妹:我的眼睛很敏感,但是這個眼膜的布不會幹癢,貼了不刺激。貼上去很冰涼,特別欣喜。

購買方式如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時光 的精彩文章:

TAG:慢時光 |